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广发银行上市再搁浅 IPO辅导状态为“暂时中止”

筹备六年,广发银行上市再搁浅。目前,广发银行IPO辅导状态为“暂时中止”。在分析人士看来,目前监管的大环境以及广发银行自身经营层面的问题都阻碍了上市进程。此外,中国人寿的入主,对广发银行上市来讲,也需辩证看待。

  IPO辅导状态为“暂时中止”

  7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广东证监局发布的最新一期《广东辖区已报备拟上市公司辅导工作进度表》显示,由中信证券辅导IPO的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状态为“暂时中止”,进度时间为2017年4月26日。

  据了解,广发银行于2011年正式启动了IPO事宜,据广东证监局的进度表显示,广发银行的备案时间为2011年5月31日。2013年4月,广发银行股东大会正式授权董事会及高管层启动上市计划;2013年12月初,广发银行决定暂搁A股上市计划,全力挺进H股,争取2014年6-8月完成IPO上市。

  在2015年年报中,广发银行表达了IPO上市的愿望。中国人寿成为广发银行单一最大股东后的第一份年报(2016年年报),却未提上市计划。

  对于广发银行IPO推进,广发银行前董事长董建岳在告别信中写道,“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外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更主要的我个人能力所限,有一些工作的成效尚未达到我预期的目标,有些工作存在疏漏,还有很多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特别是IPO,几经努力,使出洪荒之力,也未达成”。

  对于暂停中止IPO审核,广发银行在回复北京商报记者发去的采访函件时表示,“本行自2011年启动上市项目、2013年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相关议案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各项准备工作,总体接近可申报状态。2016年,本行发生中国人寿受让花旗集团与IBM信贷所持股权的重大股权变更,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组织架构和业务经营均在相应优化调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指导意见,本行在有条不紊继续推进上市准备的同时,暂未继续进行上市辅导。本行也留意到,监管机构发布的表格中,本行状态为‘暂时中止’而非‘终止’”。

  不良率连续四年“双升”

  在经营层面,广发银行不良率连升四年、资本充足率下降等也影响了上市进程。

  在资产质量方面,广发银行2016年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55.88亿元,较年初增长25.98%;不良贷款率1.59%,较年初上升0.16个百分点。自2013年起,广发银行的不良贷款已经连续四年“双升”。

  广发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导致不良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不良率的居高不下,截至去年末,制造业的贷款余额是1514.4亿元,占比34.05%,不良率为1.99%。批发和零售业的贷款余额为883.66亿元,不良率高达4.13%,较上一年提升1.65个百分点。

  此外,资本充足率指标也较2015年有所下滑。年报显示,2016年广发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0.5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及一级资本充足率为7.75%,这两项指标均较上一年度有所下滑。2015年,广发银行资本充足率11.4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及一级资本充足率8.02%。

  对此,广发银行方面回复,目前,广发银行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为进一步拓宽资本补充渠道,今年已启动规模300亿元的增资扩股工作,进一步夯实资本基础。

  在谈及目前阻碍银行上市进程的因素时,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表示,除了之前的四大行,新银行上市出现问题一般是行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同时也是阶段性问题。比如,银行前期由于资产规模扩张过快,导致资本充足率出现问题;由于过剩产能的调整,导致相关企业出现债务问题,从而导致银行出现坏账;银行前期风控不严导致风险隐患,出现兑付问题等。这些问题被监管予以关注,如果短期不能解决的话,影响上市进程,特别是现在的监管理念为不能待定上市,对银行等类金融企业上市都有影响。

  中国人寿入主的AB面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广发银行已步入“国寿时代”。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人寿入主后,广发银行上市进程将加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初,广发银行发布2017年度股份增发公告,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300亿元。当时被市场认为是冲击IPO的前奏。

  也有市场人士指出,筹备上市期间,大股东易主、高层变动对上市推进也有影响。

  对于广发银行来说,在广东证监局上市备案时间是2011年,在这个阶段中,广发银行大股东更换,此外,伴随股东更换广发银行原董事长董建岳、原行长利明献、出身花旗的两位副行长罗杰和周卫华一起离职。

  可以对比的是盛京银行的案例,盛京银行今年3月底主动撤回A股IPO申请,撤回原因是“董事会核心成员及股权结构出现变动”,4月17日证监会终止对盛京银行的IPO审查。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中小商业银行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具备稳健经营的能力是公司上市成为公众公司的前提,股权结构不稳定、重要高管离职,这些都将对公司持续稳健经营的能力形成影响,并进而影响公司上市进程。

  此外,控股股东对广发银行上市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上市进程。王剑辉指出,普遍来看,旗下子公司是否上市跟控股股东的战略安排有关,有些大股东出于监管层面的考虑,减少潜在的不确定性,可能会调整下属公司的安排。具体还要看大股东的总体布局。

  “中国人寿控股广发银行并不会对IPO形成法律障碍,不过由于中国人寿自身就是上市公司,中国人寿并不迫切需要广发银行完成IPO,这也许是原因之一。”王智斌表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结构转型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58万亿元,租赁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0.24%,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8月15日,在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亚马逊全球开店正式发布《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首次揭晓“2025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榜单,深度解读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2025年08月18日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8月14日,京东集团(JD.O;9618.HK)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京东二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并创下近三年来收入增速的新高。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的迅猛发展。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