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今年去哪找工作?31省份释放就业预期“硬指标”

  今年,将创历史新高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去产能之后的职工安置任务与依然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合力推升着我国就业工作的难度系数。百姓、政府与企业三方关切的交汇处——就业、招工“两难”如何化解,料将再度成为全国两会的焦点话题之一。

  2016年就业任务超额完成,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新形势,从中央到地方正积极谋划,以夯实就业这一民生之本。有分析认为,结合“十三五”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的总目标与各省份相关部署,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有望继续保持在以1000万计的规模。

  决策共鸣 粤苏鲁豫目标各110万人

  近日,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能力、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能力、重点人群就业保障能力、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能力、就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确保完成今年就业目标任务。

  “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我们系统的重点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举全系统之力,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确保完成就业目标任务,确保就业局势稳定。这是我们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在近期举行的全国人社工作会议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提出这样的要求。

  而伴随着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日前出炉,我国31个省份在地方两会披露了关于就业领域的任务目标详见图表、工作安排。

  在两会公布今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的28个省份中,有21个将目标数定在了40万人以上包括40万;广东、江苏、山东与河南的目标最高,各有110万人;浙江和四川紧随其后,分别为80万人;北京的目标是36万人,天津的是48万人,上海的是50万人。这些省份预期目标的总和,超过1000万人。

  同时,大多数省份宣布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红线”,高低有别,但没有一个超过4.5%。

  北京、西藏分别提出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广东划定在3.5%以内,由此成为设定上限预期目标最低的省份三甲。

  一些资源大省去年GDP增速放缓,且肩负着去产能攻坚重任,却对今年的就业工作没有丝毫松懈,比如山西定下的失业率目标是4.2%以内,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的都是4.5%以内。

  政策共振 多方关注重点群体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连续四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连续四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而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今年预计达到795万人,已经较2013年增加了近100万人,谁都不愿成为校园“毕剩客”。

  “青年就业是世界性的难题,对我国来说尤其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卢爱红表示,“人社部门将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进一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针对新情况采取新的措施,研究制定新的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近日,《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出台,要求加快构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基层职称评审制度,逐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为其在基层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今年可能在高校毕业生创业、“三支一扶”计划等方面进一步出台细化政策,加大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对接。今后大学生的就业将进一步实现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

  “从结构上看,就业结构性矛盾更突出,体现在招工难和就业难的情况并存,区域、行业、企业就业情况的分化趋势也在凸显。特别是这两年过剩产能加速出清,职工安置的任务非常繁重。”卢爱红分析。

  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下称蓝皮书认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对就业影响的滞后性不容忽视;国际经济复苏动能不足,通过外贸间接影响我国就业;多数传统加工制造业和能源企业招工需求持续低迷,去产能是“稳就业”的最大变数。

  对此,《蓝皮书》提出四项政策建议:一是深化就业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二是加大力度扶持创业创新活动;三是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四是强化职业培训,提升就业技能。

  细看各省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的任务部署,可发现其在新形势下,对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展开针对性调度。

  ——河北省《报告》列出重点办好10件民生实事,首当其冲的就是扩大就业创业规模,要求“积极做好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开展就业援助专项行动”。

  ——山西省《报告》要求统筹中央奖补资金、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使用,做好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报告》提出了实施就业惠民工程,要求“坚持就业第一,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创业平台,提高就业能力,扩大就业容量”。

  ——广东省《报告》明确了要扎实做好就业托底工作,搭建就业创业线上线下对接服务平台。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全国两会进入倒计时,就业任务在两会将由民意关切上升为国家意志。着眼于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既高度重视总量问题,也从区域、行业等分化的实情出发,加强上下联动,压实各方责任,就能在求职者与工作岗位之间架起更多桥梁,纾解结构性矛盾,最大限度缓冲就业压力。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