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今年去哪找工作?31省份释放就业预期“硬指标”

  今年,将创历史新高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去产能之后的职工安置任务与依然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合力推升着我国就业工作的难度系数。百姓、政府与企业三方关切的交汇处——就业、招工“两难”如何化解,料将再度成为全国两会的焦点话题之一。

  2016年就业任务超额完成,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新形势,从中央到地方正积极谋划,以夯实就业这一民生之本。有分析认为,结合“十三五”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的总目标与各省份相关部署,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有望继续保持在以1000万计的规模。

  决策共鸣 粤苏鲁豫目标各110万人

  近日,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能力、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能力、重点人群就业保障能力、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能力、就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确保完成今年就业目标任务。

  “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我们系统的重点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举全系统之力,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确保完成就业目标任务,确保就业局势稳定。这是我们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在近期举行的全国人社工作会议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提出这样的要求。

  而伴随着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日前出炉,我国31个省份在地方两会披露了关于就业领域的任务目标详见图表、工作安排。

  在两会公布今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的28个省份中,有21个将目标数定在了40万人以上包括40万;广东、江苏、山东与河南的目标最高,各有110万人;浙江和四川紧随其后,分别为80万人;北京的目标是36万人,天津的是48万人,上海的是50万人。这些省份预期目标的总和,超过1000万人。

  同时,大多数省份宣布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红线”,高低有别,但没有一个超过4.5%。

  北京、西藏分别提出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广东划定在3.5%以内,由此成为设定上限预期目标最低的省份三甲。

  一些资源大省去年GDP增速放缓,且肩负着去产能攻坚重任,却对今年的就业工作没有丝毫松懈,比如山西定下的失业率目标是4.2%以内,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的都是4.5%以内。

  政策共振 多方关注重点群体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连续四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连续四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而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今年预计达到795万人,已经较2013年增加了近100万人,谁都不愿成为校园“毕剩客”。

  “青年就业是世界性的难题,对我国来说尤其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卢爱红表示,“人社部门将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进一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针对新情况采取新的措施,研究制定新的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近日,《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出台,要求加快构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基层职称评审制度,逐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为其在基层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今年可能在高校毕业生创业、“三支一扶”计划等方面进一步出台细化政策,加大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对接。今后大学生的就业将进一步实现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

  “从结构上看,就业结构性矛盾更突出,体现在招工难和就业难的情况并存,区域、行业、企业就业情况的分化趋势也在凸显。特别是这两年过剩产能加速出清,职工安置的任务非常繁重。”卢爱红分析。

  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下称蓝皮书认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对就业影响的滞后性不容忽视;国际经济复苏动能不足,通过外贸间接影响我国就业;多数传统加工制造业和能源企业招工需求持续低迷,去产能是“稳就业”的最大变数。

  对此,《蓝皮书》提出四项政策建议:一是深化就业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二是加大力度扶持创业创新活动;三是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四是强化职业培训,提升就业技能。

  细看各省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的任务部署,可发现其在新形势下,对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展开针对性调度。

  ——河北省《报告》列出重点办好10件民生实事,首当其冲的就是扩大就业创业规模,要求“积极做好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开展就业援助专项行动”。

  ——山西省《报告》要求统筹中央奖补资金、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使用,做好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报告》提出了实施就业惠民工程,要求“坚持就业第一,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创业平台,提高就业能力,扩大就业容量”。

  ——广东省《报告》明确了要扎实做好就业托底工作,搭建就业创业线上线下对接服务平台。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全国两会进入倒计时,就业任务在两会将由民意关切上升为国家意志。着眼于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既高度重视总量问题,也从区域、行业等分化的实情出发,加强上下联动,压实各方责任,就能在求职者与工作岗位之间架起更多桥梁,纾解结构性矛盾,最大限度缓冲就业压力。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5月26日,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在政策支持和老龄化加速的双重推动下,中国适老化产品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2.87万种,同比增长255.2%,展现出银发经济的强劲潜力。截至4月底,全国消费品品种总量为21860.4万种,其中适老化产品总量21.6万种,涉及近1万家企业。

2025年05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