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治霾仍需努力:空气监测待完善 减排仍有空间

  据环保部通报,预计在新年之交,自2016年12月29日至2017年1月5日前后,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等地区将发生一次持续4天以上的重污染天气过程。这将是2016年12月以来的第三次重污染天气。

  雾霾似乎已经成了我国冬天的必然“伴生”现象。距离“大气十条”规定的5年时限就快到了,治理是否能够达到“大气十条”的预期呢?

  自2013年“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以来,官方通报,雾霾治理已经取得一定进展。环保部发布的数据显示,PM2.5浓度是逐年下降的。

  然而,每到秋冬,雾霾仍然不缺席。为何群众感受和治理成效不匹配?中央环保督察组的督察结果显示,一些企业偷排严重,甚至在督察组走后继续超标排放。即使是按照现有的监测数据,仍有专家认为,要完全达到“大气十条”的治理目标仍然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空气治理目标

  据科学界分析,雾霾中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细颗粒物。PM2.5浓度也是空气治理标准中主要因素之一。

  2016年12月29日,环保部发布了一份《2013年~2016年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变化趋势分析》,其中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27日,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3%下降8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下降34.6%下降37微克/立方米;74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9%下降6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下降31.9%下降23微克/立方米.

  该分析表示,截止到2016年12月27日,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下降8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下降20.0%下降18微克/立方米;天津市PM2.5平均浓度为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下降1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下降29.2%下降28微克/立方米;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2%下降7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下降36.7%下降40微克/立方米.

  “大气十条”提出,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2.5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为了治理雾霾,中央环保督察、约谈地方主要领导、停产、停工、限行等组合拳不断打出。然而,这些措施是否能够达成“大气十条”的目标?

  “我认为实现降幅的目标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有些地区已经达到了降幅的目标。”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贺克斌表示,但是,要达到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还要付出巨大努力。

  2016年夏天,中国工程院组织了50余位相关领域院士和专家对“大气十条”的实施进行了中期评估,评估结果也认为:“多数省份PM2.5或PM10年均浓度下降幅度达到或超过《大气十条》规定的中期目标要求,可望实现2017年的考核目标。个别省份PM10年均浓度有所上升,北京市完成2017年终期目标需要付出努力。”

  空气监测待完善

  尽管监测数据显示,空气污染治理效果正在向好。然而,日常生活中的感受似乎并不明显。

  环保部机动车污染防治中心副主任丁焰认为,我国现在设置的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有问题,“你把所有的这些监测点位放在山上去可以看到什么,你为什么不敢放在马路边上,为什么不敢放在港口?”

  环保部已经完成的第一批北京、上海、广州等9个城市空气中颗粒物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机动车、工业生产、燃煤、扬尘等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主要污染来源,约占85%~90%。其中北京、杭州、广州、深圳首要污染来源是机动车。

  2016年10月中旬,北京发生空气重污染的时候,环保部督察发现,机动车污染严重,其中运行里程超过30万公里的出租汽车排放超标率达到80%~90%,一半以上进京或过境外地重型车辆无法达到绿标车排放水平。

  “所有的机动车排放占了全国20%的氮氧化物,16%的VOC,以及14%的一氧化碳。”贺克斌介绍。

  船舶、港口排放是空气污染另一大主要来源。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彭传圣介绍,2002年到2014年,我国内河和沿海货物运输完成周转量和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的增长幅度是全社会石油消耗量增长幅度的3倍和2倍。

  “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对于交通体系的环境质量监测和港口的质量监测都没有要求,没有要求就无从谈起达标率。”丁焰表示,这是需要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客观地评价污染源。

  减排仍有空间

  为了减轻雾霾,石家庄等地甚至全市企业停产。然而,这些应急措施,在不少专家看来,并不是可持续的。

  贺克斌认为,目前我国在燃煤、工业、机动车三个方面仍有很大的减排空间。

  “目前我国燃煤火电厂可以做到全世界最低的排放水平,但是全世界消耗的煤有一半在中国烧的,其中不到50%是用于火电厂的,其余用于工业锅炉、窑炉以及民用散烧,做饭、取暖等等。”贺克斌认为,民用散煤清洁化、燃煤小锅炉和“散小乱污”企业的淘汰治理是重点工作,治理好才能把京津冀区域冬季采暖期间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下来。

  机动车是专家们认为的另一个具有非常大的减排潜力的领域,尤其是在大部分交通运输工具、水运工具大量使用柴油发动机的情况下。

  据NGO组织“好空气保卫侠”的调查报告,每天有2万辆为北京运输各种生活物资,包括蔬菜水果,这种车进京要走绿色通道,免高速费,在尾气检查方面一路绿灯,成为监管盲区。北京的公交车中约60%是柴油公交车。此外,假国4标准的柴油车也屡见不鲜。丁焰认为,应该尽快提高柴油标准,推广清洁柴油计划。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5月26日,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在政策支持和老龄化加速的双重推动下,中国适老化产品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2.87万种,同比增长255.2%,展现出银发经济的强劲潜力。截至4月底,全国消费品品种总量为21860.4万种,其中适老化产品总量21.6万种,涉及近1万家企业。

2025年05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