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地方2017供给侧改革 除了去产能去杠杆还有什么新亮点

  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全局性谋划了今年全年供给侧改革的任务、目标。

  中国证券网记者梳理发现,供给侧改革仍是今年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一。从具体政策来看,为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2017年全国各地布局了一些新的行动。

  比如,在去产能方面,除了明确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的具体数字外,多地今年将去产能重点瞄向清理“僵尸企业”、严格清理查处“地条钢”等方面;在去杠杆方面,各地都提到,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

  此外,农业供给侧改革和振兴实体经济成为多地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新亮点。比如,甘肃、陕西等省均明确将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

  去产能关键词:清理“僵尸企业”、严处“地条钢”

  随着钢铁、煤炭价格上涨,企业盈利状况好转,今年去产能压力加大。但从相关省份公布的去产能目标来看,去产能力度仍在加强。

  与去年相比,多地今年钢铁煤炭去产能具体目标都未减少。比如,山西表示,关闭退出煤炭产能2000万吨左右;陕西的目标是,退出煤炭产能2934万吨,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湖北则明确表态,煤炭生产企业两年内全部关闭。

  河北提出,年内压减炼钢产能1562万吨、炼铁1624万吨,这一目标与去年相差不大。尽管江苏、山东尚未公布今年去产能目标,但业内人士认为,这两个钢铁大省今年去产能目标有望加码。

  除了制定具体目标外,清理“僵尸企业”、严格清理查处“地条钢”等成为各地今年去产能工作关键内容。

  比如,河北提出,在钢铁去产能方面,今年要完成4家“僵尸企业”出清;北京表示,开展亏损企业专项治理,支持分类处置50户以上“僵尸企业”。

  广西称,要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出台处置方案,做好职工转岗分流,加快关停企业出清,建立非国有“僵尸企业”处置机制;湖北则表示,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研究对火电等产能过剩领域的去产能,对“地条钢”严格清理查处、坚决关停。

  “我的钢铁”网分析师徐向春在接受中国证券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从上到下,从政府到企业,可能都会把清理‘地条钢’、清理非法的落后的产能作为去产能、整顿市场环境的重要内容。”

  去年全国钢铁去产能的目标是4500万吨,徐向春认为,今年去产能目标不会低于去年,尤其是各地抓住“地条钢”这个突破口,会加大去产能力度。

  去杠杆关键词:债转股、股权融资

  从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与去年相比,今年关于去杠杆的内容明显增多。中国证券网记者梳理发现,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等成为各地今年去杠杆政策重点。

  重庆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详细阐述: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进债务、资产、企业重组,实现出表、出清、出效,降低工商实体企业杠杆率。有序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支持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打包转让不良资产,鼓励渝康等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企业低效资产盘活重组和风险资产收购处置。加强企业资金集中管理,运用资产证券化、股权投资基金等创新融资工具,帮助企业置换高成本债务,优化债务结构,减轻企业负担。

  广西也提到,做好重点企业债券风险防控,出台企业债权转股权实施方案。天津表示,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规范政府性融资平台举债行为。山西则提出,稳妥推进企业债务重组。加大股权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建立企业债务重组和不良资产处置协调机制。

  不少地方还提到地方债务置换。比如,吉林提出,今年积极稳妥去杠杆,推动政府债务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争取国家置换债券653.5亿元;广西强调,健全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加大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力度。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此表示,“目前来看,企业去杠杆的过程大体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因此今年去杠杆还是集中在地方政府。”

  他分析说,受经济增速下滑、房地产调控导致相关税收和收入下降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收入依然面临较大困难,但债务到期还本付息压力不减,而且今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也需要地方政府配合。因此,只有处理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和新增债务的问题,才能兼顾防范金融风险和稳增长。

  新亮点:农业供给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网记者在梳理各地公开信息时还发现,除了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外,农业供给侧改革和振兴实体经济也成为地方经济政策的新亮点。

  各地均将农业供给侧改革列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具体政策上则重点突出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深化农村改革。

  河北提到,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和质量安全监管。吉林则表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整省推进试点任务,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搞好农垦改革。

  此外,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振兴实体经济。甘肃、陕西等省更明确将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就具体政策而言,地方工作重点主要围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两个方面展开。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5月26日,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在政策支持和老龄化加速的双重推动下,中国适老化产品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2.87万种,同比增长255.2%,展现出银发经济的强劲潜力。截至4月底,全国消费品品种总量为21860.4万种,其中适老化产品总量21.6万种,涉及近1万家企业。

2025年05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