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地方2017供给侧改革 除了去产能去杠杆还有什么新亮点

  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全局性谋划了今年全年供给侧改革的任务、目标。

  中国证券网记者梳理发现,供给侧改革仍是今年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一。从具体政策来看,为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2017年全国各地布局了一些新的行动。

  比如,在去产能方面,除了明确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的具体数字外,多地今年将去产能重点瞄向清理“僵尸企业”、严格清理查处“地条钢”等方面;在去杠杆方面,各地都提到,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

  此外,农业供给侧改革和振兴实体经济成为多地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新亮点。比如,甘肃、陕西等省均明确将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

  去产能关键词:清理“僵尸企业”、严处“地条钢”

  随着钢铁、煤炭价格上涨,企业盈利状况好转,今年去产能压力加大。但从相关省份公布的去产能目标来看,去产能力度仍在加强。

  与去年相比,多地今年钢铁煤炭去产能具体目标都未减少。比如,山西表示,关闭退出煤炭产能2000万吨左右;陕西的目标是,退出煤炭产能2934万吨,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湖北则明确表态,煤炭生产企业两年内全部关闭。

  河北提出,年内压减炼钢产能1562万吨、炼铁1624万吨,这一目标与去年相差不大。尽管江苏、山东尚未公布今年去产能目标,但业内人士认为,这两个钢铁大省今年去产能目标有望加码。

  除了制定具体目标外,清理“僵尸企业”、严格清理查处“地条钢”等成为各地今年去产能工作关键内容。

  比如,河北提出,在钢铁去产能方面,今年要完成4家“僵尸企业”出清;北京表示,开展亏损企业专项治理,支持分类处置50户以上“僵尸企业”。

  广西称,要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出台处置方案,做好职工转岗分流,加快关停企业出清,建立非国有“僵尸企业”处置机制;湖北则表示,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研究对火电等产能过剩领域的去产能,对“地条钢”严格清理查处、坚决关停。

  “我的钢铁”网分析师徐向春在接受中国证券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从上到下,从政府到企业,可能都会把清理‘地条钢’、清理非法的落后的产能作为去产能、整顿市场环境的重要内容。”

  去年全国钢铁去产能的目标是4500万吨,徐向春认为,今年去产能目标不会低于去年,尤其是各地抓住“地条钢”这个突破口,会加大去产能力度。

  去杠杆关键词:债转股、股权融资

  从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与去年相比,今年关于去杠杆的内容明显增多。中国证券网记者梳理发现,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等成为各地今年去杠杆政策重点。

  重庆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详细阐述: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进债务、资产、企业重组,实现出表、出清、出效,降低工商实体企业杠杆率。有序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支持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打包转让不良资产,鼓励渝康等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企业低效资产盘活重组和风险资产收购处置。加强企业资金集中管理,运用资产证券化、股权投资基金等创新融资工具,帮助企业置换高成本债务,优化债务结构,减轻企业负担。

  广西也提到,做好重点企业债券风险防控,出台企业债权转股权实施方案。天津表示,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规范政府性融资平台举债行为。山西则提出,稳妥推进企业债务重组。加大股权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建立企业债务重组和不良资产处置协调机制。

  不少地方还提到地方债务置换。比如,吉林提出,今年积极稳妥去杠杆,推动政府债务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争取国家置换债券653.5亿元;广西强调,健全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加大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力度。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此表示,“目前来看,企业去杠杆的过程大体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因此今年去杠杆还是集中在地方政府。”

  他分析说,受经济增速下滑、房地产调控导致相关税收和收入下降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收入依然面临较大困难,但债务到期还本付息压力不减,而且今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也需要地方政府配合。因此,只有处理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和新增债务的问题,才能兼顾防范金融风险和稳增长。

  新亮点:农业供给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网记者在梳理各地公开信息时还发现,除了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外,农业供给侧改革和振兴实体经济也成为地方经济政策的新亮点。

  各地均将农业供给侧改革列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具体政策上则重点突出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深化农村改革。

  河北提到,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和质量安全监管。吉林则表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整省推进试点任务,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搞好农垦改革。

  此外,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振兴实体经济。甘肃、陕西等省更明确将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就具体政策而言,地方工作重点主要围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两个方面展开。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