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呼伦贝尔市全力打造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示范区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始终坚持美丽发展,严守生态底线,通过实施以呼伦湖为重点的林田草山水湖综合保护治理,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和林区深化改革,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保护好生态,努力实现绿色与发展的内在统一。

  呼伦湖草丰水美鸟欢鸣

  作为内蒙古第一大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呼伦湖一直是我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持碳循环、养护草原、防止荒漠化及维系周边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等重要生态功能,其生态状况与呼伦贝尔草原及其周边亿万生灵息息相关。

  2016年入夏以来,尽管其周边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少,但呼伦湖面积较去年同期仍有小幅增长,生态治理效果初步显现。今年夏季,市气象局利用卫星资料对呼伦湖水体进行面积监测,显示呼伦湖水面面积约为2061.9平方公里,水位大幅上升。

  为有效补充水生生物种群和渔业资源,2016年8月,呼伦湖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小河口举行,2万余公斤鲢鳙鱼种在呼伦湖“安家”。

  2016年10月1日,酝酿多年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正式颁布施行。明确了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并对呼伦湖保护的各个关键环节作出了规定。《条例》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呼伦湖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保护、管理和执法职能,为维护保护区生态功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呼伦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对呼伦湖的生态保护、环境恢复、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为遏制不法分子的私捕滥捞活动,2016年入秋以来,保护区各管护站、综合执法局、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及水上巡逻艇大队不定期开展水上和陆地巡护工作,严厉打击私捕乱捞人员,并多次开展水上清理网具工作。

  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

  呼伦贝尔素有“天堂草原”之称,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始终是呼伦贝尔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书记秦义在市第四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五年呼伦贝尔市要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全面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沙地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建立完善的草畜平衡管理制度。

  让退化的草原重披“绿衣”,让辛勤的牧民多得实惠。据悉,呼伦贝尔市从2011年实施草原补奖机制以来,补奖面积总任务近1.04亿亩,其中,禁牧面积2850.5万亩,草畜平衡面积7508.26万亩。牧民生产资料补贴户数1.8万户,实施牧草良种补贴面积每年在200万亩左右。禁牧、草畜平衡和牧民生产资料补贴累计发放资金近23.2亿元,12.26万户35.69万农牧民从草原补奖政策中受益,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原的放牧压力,草原生态持续好转。

  “十三五”规划期间,呼伦贝尔市将实行新一轮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补奖总面积达10358万亩,其中,禁牧面积1687万亩,草畜平衡面积8671万亩。补奖总资金62941万元,其中禁牧补助资金23197.24万元,草蓄平衡补助资金38743.76万元。

  为全面落实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保护草原资源,强化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2016年7月18日,市政府印发《呼伦贝尔市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在全市所有草原实行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在禁牧区执行严格的禁牧政策,鼓励牧民合作经营,开展规模化集中舍饲养殖。

  大森林万顷青山腾绿浪

  呼伦贝尔市林地面积1620万公顷,森林面积1300万公顷,活立木蓄积11.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1.4%。森林生态系统维系着呼伦贝尔大草原和东北平原的生态平衡,在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2016年呼伦贝尔市超额完成国土绿化任务,截至2016年10月底,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面积4301.89万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806.04万亩。全年完成造林78.6万亩,全年义务植树470万株。

  美丽富饶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被誉为“北疆的绿色长城”,是我国四大重点国有林区之一。自2015年4月1日起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以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林区因木材停伐形成富余职工近1.7万人,目前,已有1.3万余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其余3464人将在贮木场库存木材销售完毕后,结合专业服务队伍组建统一进行安置。

  在国有林区改革的大背景下,2016年5月,根河林业局森林经营处正式挂牌成立,下设18个营林工队共288人,全部由原从事木材生产的职工组成,森林经营工作不仅是工作性质的转变,也意味着职工真正从“砍树人”转变为“种树人”。

  坚持绿色发展,坚守生态底线。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祖国北疆生态文明亮丽风景线,建设生态保护示范区,是全市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5月26日,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在政策支持和老龄化加速的双重推动下,中国适老化产品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2.87万种,同比增长255.2%,展现出银发经济的强劲潜力。截至4月底,全国消费品品种总量为21860.4万种,其中适老化产品总量21.6万种,涉及近1万家企业。

2025年05月28日
2025年1-4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 数字消费与产业电商双轮驱动

2025年1-4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 数字消费与产业电商双轮驱动

5月23日,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2025年1-4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我国电子商务充分发挥内外贸一体化优势,持续优化全球产供链布局,在促进国内消费升级、深化国际合作、畅通双循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05月24日
4月我国外贸保持平稳增长 进出口增速超预期 出口持续向好

4月我国外贸保持平稳增长 进出口增速超预期 出口持续向好

数据显示,2025年1-4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4月单月表现尤为亮眼,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5.6%,其中出口增长9.3%,延续较快增长态势。

2025年05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