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福建海事为福建“工业血脉”的安全畅通服务

  石化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支持材料工业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交通运输提供动力,为千家万户送去源源不断的温暖和光明……。可以说,石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难以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海上运输是大宗石化产品运输的主要方式,曲折绵长的福建海岸线上大小化学品码头星罗棋布。随着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的实施,湄洲湾石化产业基地与漳州古雷石化产业基地蓬勃发展,福州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初具规模,石化产业已成为我省经济重要增长极。一艘艘“巨无霸”石化产品运输船,一个个原油、液化气码头,一条条管线,共同构成了福建经济社会的“工业血脉”。2015年11月,福建省政府专题研究出台的支持海事工作促进港航经济发展六条措施,对保障石化产业安全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护航警戒永远在路上:保障安全

  依托湄洲湾,泉港石化工业基地以其天然良港优势,已建企业包括福建炼化公司、湄洲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等,重点发展油品、有机化工、三大合成材料、原油储运产业,近年来进出福建辖区的危险品船舶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危险品船舶的安全运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更是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福建海事局积极探索创新监管,靠前服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专业优势,保障重点船舶进出港及石化港口安全,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里是泉州海事局指挥中心,再过半小时引航员就可以登轮,收到请回复。”

  “明白,收到。”

  11月5日上午11时许,泉州海事局指挥中心值班员张文生通过甚高频与一艘油轮船长通话,对方是来自马绍尔群岛名为“雷文特”的超大型油轮,正在湄洲湾口准备进港。

  在指挥中心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大屏幕上,记者看到了密集穿梭的航道和准备进出港口的船只。“我们通过这个管理系统可以更直观便捷地监控辖区船舶的动态。”值班员张文生如是说。

  10月22日,受“海马”台风影响,湄洲湾内浪高风急,为保障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凯隆轮”进港安全,当天上午6时许,泉州泉港海事处工作人员冯荣松和同事陈健等乘坐海巡艇,冒着大风大浪,前往湄洲湾为其护航。

  “当天的风浪很大,我们执法船海巡艇船体轻、吃水小,在大风浪中颠簸得很厉害。”冯荣松说,站在船上都站不稳,船体很晃,有的同志还出现了呕吐。

  “每次警戒护航都要两个小时以上,通过喊话、鸣警笛等方式对试图违章进入航道影响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航行的船舶进行警告、劝离,保障它的安全进港靠泊。”泉州泉港海事处处长周文庆对记者说。“运输这些危险化学品大型油船进出港期间,海事部门要派出执法人员乘海事执法船艇为其进行警戒护航,并要加强石化港区危险品船舶安全监管。”

  “安全是港口发展的最大环境,港口和航运的发展是海事发展的基础。”福建海事局副局长李恩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福建海事部门将工作有机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海事安全监管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全力服务港口建设、船舶运输和船员产业发展,为煤电油气等关系社会民生的重点运输船舶开辟绿色通道、保驾护航,全力保障大型油船、LNG(液化天然气)船舶等重点船舶进出港安全,维护福建“工业血脉”安全畅通。

  一面锦旗背后的故事:主动服务

  “在福建海事局、泉州海事局、泉州泉港海事处等多方协调努力、帮助支持下,去年公司3#、10#原油泊位顺利通过了省级口岸开放验收手续,今年6月公司4#、5#、6#泊位也顺利通过了上述验收。”11月4日,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经营计划部总经理姜新宇对记者说。

  “服务企业出口促进外贸发展”的牌匾在泉州海事局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显眼,这是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今年初专程送来并表示感谢。

  据介绍,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地处湄洲湾口附近水域,风浪较大,附近水域通航密度较大、参与施工作业船舶较多等实际情况给施工作业带来了极大难度,对施工作业通航安全保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过往船舶通航安全,福建海事部门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就码头施工期间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意见、建议和要求,职能部门坚持对该重点石化项目企业的码头安全生产、船舶靠泊作业、口岸查验配套设施、防污应急设施设备及原油海底管线安全进行检查,保障施工安全和过往船舶通航安全。

  今年9月15日,超强台风“莫兰蒂”在厦门登陆,裹挟着狂风暴雨正面袭击福建。受台风影响,一艘装载28万吨原油、名为“波的”的沙特籍超大型原油船停靠在湄洲湾未能进港。“由于我们企业当时用油很紧张,急需船上的原油,耽误一天企业就损失很大。”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经营计划部业务经理黄剑锋对记者说,当时泉州泉港海事处也是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处里领导加班加点研制方案,想对策。“第二天,台风警报一解除,他们就通知我们,并马上派人、派执法艇进行警戒护航,为企业生产经营赢得宝贵的时间。”黄剑锋说道。

  省重点工程中海油(漳州)LNG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漳州海事局对于项目建设给予了极大帮助,联合相关部门深入现场检查指导码头口岸配套设施建设,及时跟进项目报批进展情况,积极参与项目各项评估论证,根据项目所在海域风急浪大的海况特点,充分发挥海事专业优势,从航道、锚地和VTS等港区基础设施,码头经营资质,拖轮引航船配置,查验机构设置以及配套办公生活设施等方面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还督促我们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施工区安全监管,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将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李恩东告诉记者,近年来福建海事局认真研究港口一体化的形势发展,调整海事监管模式,支持、服务地方港口和航运经济发展。在福建打造湄洲湾、漳州古雷石化园区、宁德石化工业等海西石化产业基地中,主动跟进,对“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中沿海的水上重点工程,主动介入,超前服务,在通航安全评估,施工作业许可中坚持便民利民,效率服务,保障辖区重点工程也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建立完善船舶污染应急预案体系:防患未然

  随着福建省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莆田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湄洲湾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湄洲湾石油深加工项目、漳州古雷“海西临港重化产业基地”和宁德溪南半岛石化工业基地等相继落户福建,催生了一个又一个石化新城,其中湄洲湾内就有青兰山30万吨原油码头、黄干岛30万吨码头,每个月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进出港约12艘次。莆田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是目前国内储存能力最大,上、中、下游产业链最完整的LNG项目,进口LNG达到308万立方。船舶数量、石化运输量的上升,也意味着发生污染事故的风险加大。

  2014年4月,散装化学品船“云翔58”轮载运700多吨丙烯酸正丁酯,在平潭海域触礁翻扣沉没,福建海事局迅速做出应急部署。情况十分危急,当时参与处置的福建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事部门组织力量立即布设多道围油栏预防货物及燃油泄漏,连夜调集全省危化应急设施设备前往事故现场,召集危化专家和相关单位根据货物特性迅速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成立指挥机构,开展沉船打捞和货物过驳等工作,经过各方努力,事故没有造成货物和燃油泄漏污染海洋环境。”上述负责人说道。

  2012年3月,大型集装箱班轮“BARELI”轮在江阴港附近水域触礁进水沉没,导致船载危险货物2000多吨的101个集装箱急需处置状态和200多吨燃用油泄漏入海。福建海事部门积极组织辖区装卸、打捞和清污等力量,展开危化品和油污染应急抢险,经过应急处置,完成了危化品集装箱安全装卸、打捞和油污染清除、回收等工作,没有造成重大污染。

  多年来,福建海事部门在总结危险品管理和防污染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及时纠正、发现大型油轮、LNG船舶运输中存在的隐患,有效防止危险船舶载运风险,恰当处理各种险情,避免了海上污染事故的发生。

  据福建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副处长陈武祥介绍,散化危险品船舶运输是一种动态危险源,在运输过程中它容易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做好福建重点石化港区危险品船舶的安全管理,是政府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特别是海事部门的主要职责。在福建海事局积极推动下,福建海域船舶污染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国家已在福建投资建设了泉州中型和厦门小型国家溢油应急设备库以及建设了6个船舶溢油应急物资配备点;同时,福建海事局引导建立了由社会投资建设的19家专业船舶污染清除单位按规范标准要求配备了溢油应急设备器材,以及辖区125个码头企业或联防体的溢油应急设备配备等。

  陈武祥介绍,2015年,针对辖区海上危化品船舶事故风险不断增加而危化品事故应对能力薄弱的实际情况,在福建海事局的积极推动下,省政府出台了《福建省海上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方案》,以事故预防为目标,加强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及现场监督检查,提高执法人员及经营人素质,创新现代水运安全监管的新机制,保障散化危险品船舶运输的安全通畅。

  李恩东表示,由于福建港口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安全与防污染设施历史欠账多、基础薄弱,除溢油应急设施设备建设及处置已取得一定成效外,海上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完备性、反应的快速性、培训的实效性、设备的完整性、队伍的专业性、力量的多样性方面还有欠缺,与福建沿海危化品运输现状和发展趋势还不相适应,仅能应对个别品种的危化品小型泄漏事故,尚不具备处理海上大规模泄漏事故的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目前福建海事局正配合省政府开展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建设工作、组织编制海上危化品应急处置预案、推进危化品应急能力建设项目落实,进一步提升福建海上船舶污染应急能力。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