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环保部:33个国家级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剧烈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境保护部5日向媒体通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情况。2016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部对全国所有4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织开展了2013-2015年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分析得出4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人类活动现状及2013-2015年变化。

  遥感监测发现,2015年,4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共156061处,总面积28546平方公里,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2.95%。人类活动以对生态保护影响较小的居民点和农业用地为主,数量分别为73602处和47608处,面积分别为2195平方公里和23194平方公里,共约占人类活动总数的78%和人类活动总面积的89%。40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39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人类活动分别有38459处和23976处,面积分别为6800平方公里和6082平方公里。

  2013-2015年期间,共有29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增包括范围扩大人类活动3780处,新增面积2339平方公里;其中对生态保护影响较大的有采石场104处、工矿用地318处、能源设施335处、交通设施39处、旅游设施86处、养殖场114处、其他人工设施1433处。特别是核心区和缓冲区新增活动1466处,其中采石场、工矿用地、能源设施、旅游设施、交通设施、养殖场及其他人工设施等开发建设活动320处。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程立峰表示,虽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主要是农业用地和居民点等历史遗留问题,人类活动强度远远小于自然保护区外,但是遥感监测发现的采石、工矿建设、能源资源开发、违法无序旅游开发以及其它人工设施建设等已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根据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类型和面积、人类活动所在的功能区等,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33个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剧烈,89个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明显,一些自然保护区的价值和功能受到损害,个别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已经大幅减少甚至消失。针对此次遥感监测发现的问题线索,各地对遥感监测结果组织了实地核查。其中先期核查的8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已查实存在采石、工矿等违法违规活动580余处,必须严肃查处。

  根据本次遥感监测实地核查情况,结合自然保护区日常管理工作,环境保护部决定对问题突出的吉林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甘肃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予以通报。这些自然保护区中,有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有采石、工矿、养殖等违法违规问题,有的近两年新增违法违规活动较多,对生态环境影响严重。

  程立峰说,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结果等已及时应用于对8省区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及7部门联合开展的2016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等工作中,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已将60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违法违规问题或进行公开通报,并作为生态环境损害问题移交地方处理问责;或向地方反馈,明确整改要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部分省区已经对656个处违法违规项目活动进行了查处整改,一批责任单位和88个责任人受到处理。2016年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工作也会将此次遥感监测和核查结果作为重要工作线索或依据。

  对本次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等工作中发现问题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部要求各地严肃处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限期整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同时要求各地将有关遥感和核查报告以及查处情况适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对于本次公开通报的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要求相关地方对其进行公开重点督办,严肃查处,限期整改,并在1个月和6个月内分别将整改方案和整改结果报环境保护部。

  程立峰表示,环境保护部将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遥感监测2次,并下沉一级,对省级自然保护区每年遥感监测1次。目前,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第二次遥感监测工作和对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第一次遥感监测工作正在进行中。将进一步加强与自然保护区相关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通过遥感监测、联合监督检查和管理评估等手段,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发现,及时发现和移交问题线索,共同协调督促各地区对自然保护区内各类违法违规活动“早动手、早发现、早解决”,全面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对违法违规问题突出典型的自然保护区进行重点督办或直接查处,并联合有关部门,适时对各地的实地核查工作和违法违规问题查处工作进行抽查,对不认真组织核查、弄虚作假、查处不严的地区和相关人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