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家发改委就《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答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就《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及有关指标体系答记者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办法》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制定印发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提供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就此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请问中央为什么要制定《办法》,这个《办法》的出台有什么重要意义?

  张勇: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制约,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明显“短板”。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15〕25号,“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资源环境约束性目标,增加了很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质量指标。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如何,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目标任务有没有实现,老百姓在生态环境改善上有没有获得感,需要一把尺子来衡量、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16年中央将《办法》列入了改革工作要点和党内法规制定计划,说明这项工作十分重要,也十分紧迫。《办法》的出台:

  一是有利于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的情况反映出来,有利于加快构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地衡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发展的绿色化水平。

  二是有利于引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形成正确的政绩观。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就是要进一步引导和督促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改变“重发展、轻保护”或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倾向和现象。

  三是有利于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约束和导向,可加快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地,为确保实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记者:《办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张勇:《办法》主要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进行制度规范,在指标设置上突出人民群众获得感,在结果应用上体现严的要求,具体来看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围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的方式、主体、对象、内容、时间及结果应用、组织协调、能力保障等进行制度规范,作出6个方面、共21条具体规定,发挥评价考核“指挥棒”作用,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生态文明建设责任。

  二是采取评价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重在约束、评价重在引导,可以各有侧重地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目标任务。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在指标设计中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程度等反映人民群众获得感指标的权重,引导地方党委和政府把绿色惠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是强化结果应用,将考核结果作为省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体现“奖惩并举”。

  记者: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评价考核工作将如何开展?

  张勇:《办法》规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行党政同责,采取年度评价和五年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最严格耕地保护等现有专项考核的基础上综合开展。

  年度评价按照《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主要评估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展的总体情况,引导各地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每年开展一次。

  五年考核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实施,主要考核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以及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强化省级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每个五年规划期结束后开展一次。

  记者: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制定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您能否能就这两个体系作一介绍?在设计上主要有哪些考虑?

  张勇: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分别作为年度评价和五年考核的依据。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包含考核目标体系中的主要目标,增加有关措施性、过程性的指标,包括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7个方面,共56项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生成绿色发展指数,衡量地方每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态进展,侧重于工作引导。同时五年规划期内年度评价的综合结果也将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

  考核目标体系,以“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目标为主,体现少而精、避免目标泛化,使考核工作更加聚焦。在目标设计上,按照涵盖重点领域和目标不重复、可分解、有数据支撑的原则,包括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年度评价结果、公众满意程度、生态环境事件等5个方面,共23项考核目标;在目标赋分上,对环境质量等体现人民获得感的目标赋予较高的分值,对约束性、部署性等目标依据其重要程度,分别赋予相应的分值;在目标得分上,体现“奖罚分明”、“适度偏严”,对超额完成目标的地区按照超额比例进行加分,对3项约束性目标未完成的地区考核等级直接确定为不合格。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考核目标体系主要是针对“十三五”时期,今后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及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记者: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实行五年一考核,为什么不采取每年一考核?

  张勇:采取五年考核而不是年度考核,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一是考核目标主要是规划《纲要》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目标,目标期限为五年,考核时间与目标期限保持一致;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是一个较长的累进过程,以五年为期进行考核,能够更加科学客观地衡量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三是考核在五年规划期结束后次年开展,与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换届时间比较接近,也有利于考核结果应用。

  记者: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是综合性的考核,可否替代现有的专项考核?

  张勇: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在现有专项考核的基础上综合开展,目前不替代专项考核,主要考虑:

  一是现有资源环境专项考核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开展方式、方法、时间等差异较大,一时还难以通过综合性的考核完全替代;

  二是党中央、国务院之前已对有关专项考核均有明确规定,继续开展专项考核有利于保持相关工作的深入推进,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形成有力的支撑;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采用有关专项考核认定的数据,不进行现场考核,以减轻地方负担。

  记者:我国各地区的情况不一、差异很大,评价考核工作对此是怎么考虑的?

  张勇:《办法》在强调各地区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的同时,也对差异化考核进行了考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目标分解上,《办法》要求有关部门要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禀赋等因素,将考核目标科学合理分解到各省、区、市;

  二是在结果应用上,今后将考核结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时,会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区位特点和发展定位,予以差别对待。

  记者:对《办法》的贯彻实施有哪些考虑,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效果?

  张勇: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是一项新的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很强,评价考核牵头部门将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各地区的协调配合,按照“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精神,抓好办法的落实。

  一是科学分解目标。“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文件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各有关部门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和差异,已经或正在将考核目标分解下去,使各地区既有压力、又有动力,通过努力来实现“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二是抓好组织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会同统计局等部门将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跟踪《办法》推进落实情况,提出考核等级划分建议,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考核目标体系。

  三是强化结果应用。评价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能不能得到发挥,关键在结果应用。考核结果将作为各省、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在结果应用上体现“奖惩并举”。

  前不久,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张高丽副总理出席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并讲话,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指明方向。我委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将联合有关部门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引导和约束各地区自觉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