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无线电条例为新兴产业破障 助推5G北斗民航等多个产业发展

  11月28日,工信部针对新修订的《无线电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专项解读。据工信部介绍,新修订的《条例》将根据国务院部署,于12月1日正式施行,加大了对利用“伪基站”等开展通信信息诈骗等违法活动的惩戒力度,还增加了无线电频率管理、台站管理、发射设备管理等新内容,为进一步分配无线电频谱资源提供了法规依据。

  业内人士表示,《条例》的出台,适应了目前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在确保创建健康信息消费环境的基础上,将为5G、北斗导航卫星、民用航空等多个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扫除技术和政策障碍。

  修订行业法规进一步完善

  由于我国尚未出台电信法,《条例》一直被电信、互联网等行业视为行业重要法规。此外,民航、卫星等多个重要产业也涉及无线电频率的使用,所以新修订的《条例》备受关注。

  据国务院法制办介绍,《条例》最早于1993年颁布并实施,在促进无线电频率合理开发利用、维护空中电波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各类业务发展和管理的实际需要。为此,工信部、原总参谋部2008年起草了《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送审稿》,报请国务院、中央军委审议。

  近年来,《条例》的修订一直被列为国务院重点立法工作计划。为此,工信部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开展了大量调研论证、意见征求、草案完善、立法协调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国务院法制办形成了《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近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公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工信部方面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条例》完善了无线电频率开发利用、无线电台站管理、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无线电监测和电波秩序维护、法律责任等制度,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依靠法律手段加大对设置、使用“伪基站”“黑广播”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惩戒力度,将为进一步促进无线电频谱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保障无线电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促进无线电管理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业内人士表示,《条例》一直扮演着行业法规的角色,修订后的《条例》将更加完善,会对利用无线电的相关产业产生积极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无线电频率资源的使用对电信、互联网、民航、卫星等众多产业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同时还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修订后的《条例》作为行业法规对打击违法犯罪、创建良好产业环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将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严惩剑指“伪基站”等电信诈骗

  近年来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为消费者提供了诸多便利,与此同时,“伪基站”等电信诈骗也层出不穷,不但严重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还对营造健康的信息消费环境造成了重创。针对上述问题,新《条例》加大了对利用“伪基站”等开展通信信息诈骗等违法活动的惩戒力度。

  针对不法分子利用“黑广播”“伪基站”从事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修订后的《条例》规定,对这些非法的无线电发射活动,无线电管理机构可以暂扣无线电发射设备或者查封无线电台站,必要时可以采取技术性阻断措施;无线电管理机构在无线电监测、检查工作中发现涉嫌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及时通报公安机关并配合调查处理。对于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从事诈骗等违法活动,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在没收从事违法活动的设备和违法所得的基础上加重处罚,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目前,“伪基站”电信诈骗已成我国信息安全重灾区。据公安部门、三大运营商以及多家互联网公司的不完全统计,去年我国遭受“伪基站”电信诈骗而遭受财物损失的受害者超过10万人,被诈骗金额超过100亿元。今年上半年,“伪基站”电信诈骗有愈演愈烈之势,受害者数量和被诈骗金额相较去年同期都有显著提升。

  三大运营商和360等互联网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新《条例》的施行,对“伪基站”等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对“伪基站”不仅没收并且重罚等措施,将对不法分子产生巨大的震慑作用。此外,新《条例》还要求对相关台、站设备进行备案和管理,将在源头封堵“伪基站”的流出,有望进一步遏制“伪基站”等电信诈骗行为。

  “打击‘伪基站’等电信诈骗,不单是维护消费者权益,更是创建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对未来信息产业发展大有裨益。”电信及互联网产业资深分析师王一江向表示,电信业目前是我国信息产业重要的“出口”,直接接触消费者。新《条例》的出台,将使信息消费环境大大好转,会促进互联网、物联网等产业的综合发展。

  保障为多个信息产业发展清除障碍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战略的加快实施,智能制造、下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无线电已广泛融入经济发展中。但随着新技术和应用的不断涌现,无线电频谱资源却日益紧张。为此,新《条例》对相关产业发展所依赖的无线电频谱资源做出了管理要求,将为5G、北斗导航卫星、民用航空等多个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扫除技术和政策障碍。

  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谢存介绍,新《条例》关于频谱资源管理的规定,紧紧围绕有效开发利用频谱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来进行。《条例》首先确立了指派、招标、拍卖共存的制度;二是进一步规范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制度;三是规定频率回收制度;四是新增卫星无线电频率管理制度。通过对多个行业的无线电频率使用,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定,新《条例》在确保相关领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了稀缺的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新《条例》还通过指派、招标、拍卖的多种方式,来保障未来新兴信息技术对无线电频谱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各类信息技术产业跨越技术障碍,快速进入发展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认为,修订后的《条例》从科学配置频谱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入手,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调研员万美贞则表示,新《条例》将成为确保民航飞行安全、提升行业经济效益、保持行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多位运营商人士还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尽管5G尚未商用,但新《条例》已经给5G频谱分配提供了解决方案。依照新《条例》,运营商可以通过竞标等方式,如期获得频谱资源,这将确保5G于2020年顺利商用,并会对之后的车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应用和产业发展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