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银行信贷投放冷热不均

  在11月23日,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直言,近两年中国的银行信贷结构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蜂拥至各级政府放贷,房地产也成为信贷的主力军,实体企业融资却非常困难。

  信贷总量增幅巨大,为何中小企业仍然感觉贷款难?天量信贷究竟流向何方?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直言,近两年中国的银行信贷结构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蜂拥至各级政府放贷,房地产也成为信贷的主力军,实体企业融资却非常困难。

  于学军表示,自2015年下半年之后,地方政府融了很多资金,手头变得很宽裕。究其来源,一是银行正常的放贷行为,现在无论是政策性银行还是商业银行,蜂拥而至要给各级政府放贷,甚至在一些地区银行要对政府进行公关。除此以外,另外两项资金也十分突出,一是所谓的债务置换,二是专项重点建设基金,此外,还有其他渠道的各类社会融资等。

  今年以来房地产贷款突进情况也尤为显著。于学军表示,房地产贷款成为最大主力军,至8月末全国地产业的贷款大概是24.8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占比达到24.1%,以房地产做抵押的贷款占整个贷款的比重超过15%,两项合计应该在39%以上。央行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个人住房贷款增加3.63万亿元,同比多增1.8万亿元。其中,9月新增4759亿元,同比多增2055亿元。而在10月,这一数据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占比,10月新增个人住房贷款达到4891亿元,占比为75%左右。与房贷快速增长相依相伴的则是房价的水涨船高。“全国有这样一个特点,基本上哪里城市房价上涨得高,哪里房地产贷款就多;或者反过来,哪个城市房地产类的贷款增加得多,哪个城市房地产的价格就上涨得高。”据于学军透露,截至9月末,江苏省房地产相关贷款占该省今年新增贷款比重达到55%,其中南京、苏州占比达到70%以上,且有部分地区占比超过100%。“这不是个例,也带有一定普遍性。”于学军说,这意味着其他贷款实际上在下降。

  房地产贷款、地方政府融资火热,与之相反的则是“实体企业融资困难,新增贷款对实体企业的放贷极不乐观”。于学军举例说,在东部地区的一些经济大省,甚至制造业新增的贷款到现在累计都是下降的。实体企业中融资状况的分化趋势也十分明显,一部分央企、少部分行业龙头企业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优势企业,融资占有一定的优势,而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甚至包括一些陷入产能过剩行业的大型企业,不仅新增贷款困难,就连保住原有的贷款也很难。

  事实上,银行信贷结构的转向症结在于“资产荒”。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更大,坏账风险提升,银行出于自身发展、盈利、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考量,选择疏远部分实体企业,导致决策部门制定的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被大打折扣,无法执行到位,最终使大量中小微企业陷入了融资难、融资贵怪圈而无法解套。

  对此,监管层已经开始着手解决。10月末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在此之前,监管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干预信贷流向。一方面,有关部门约谈主要商业银行,对信贷投放结构进行窗口指导。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出台政策,严禁信贷、理财资金违规流入房市,并加大了对违规银行的处罚力度。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楼市调控新政实施后,购房门槛的提高和银行信贷的收紧将使热点城市的楼市需求进入观望期,加之基数效应,热点城市楼市成交同比增速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他表示,从过去一段时间信贷高速增长结构来看,基建等一些大型项目以及房地产带来的信贷投入很大程度上对于上游的建材等多个产业起到带动作用,既有益于钢铁、水泥等行业去产能、去库存,也有利于稳住经济增速。但这种结构分化明显的信贷投放结构是不可持续的。随着经济逐步企稳、部分制造业开始复苏以及新兴产业的加快成长,信贷投向结构必定将优化改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 货币基金成为规模增长“主力”

我国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 货币基金成为规模增长“主力”

5月23日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0.78万亿元。

2024年05月29日
对外贸易:2024年1-4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7%  其中一般贸易增长5.3%

对外贸易:2024年1-4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7% 其中一般贸易增长5.3%

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出口7.81万亿元,增长4.9%;进口6万亿元,增长6.8%。贸易顺差1.81万亿元,收窄0.7%。

2024年05月13日
5月我国零售行业景气度上升 商品经营类企业较活跃 电商经营类企业稳扎稳打

5月我国零售行业景气度上升 商品经营类企业较活跃 电商经营类企业稳扎稳打

近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 5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CRPI)为50.9%,较上月微升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持续保持稳健上升态势。数据显示,“五一”假日消费拉动作用明显,商品经营类企业比较活跃,租赁经营类企业景气指数持续增长,电商经营类企业稳扎稳打。

2024年05月11日
泰国对华永久免签后新加坡、古巴免签政策纷至沓来 我国出境游行业迎来利好

泰国对华永久免签后新加坡、古巴免签政策纷至沓来 我国出境游行业迎来利好

2024年1月2日泰国总理赛塔在曼谷表示,泰国将自2024年3月1日起对中国公民实施永久免签政策。他表示,这一措施不仅将对泰国旅游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体现出两国友好关系的进一步提升。

2024年05月09日
“宰客”事件接踵而来 我国旅游行业持续回暖之时市场乱象仍待整治

“宰客”事件接踵而来 我国旅游行业持续回暖之时市场乱象仍待整治

2024年国内旅游业整体恢复态势良好,消费潜力逐步释放。2024年4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4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4.19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03亿,同比增长16.7%。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5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22万亿元,同比增长17.0%。其中,城镇居民国内出游人次10.

2024年05月06日
绿色甲醇海运领域需求正显现 未来两年国内绿醇产能有望加速释放

绿色甲醇海运领域需求正显现 未来两年国内绿醇产能有望加速释放

当前,在全球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色甲醇被认为是未来较具潜力的脱碳燃料。就其应用来看,在海运领域,绿色甲醇因不含硫、低氮氧化物,可以替代传统的高碳船用燃料;在道路交通领域,绿色甲醇可与汽油混合或直接用于传统内燃机汽车,也可用于混合动力与燃料电池汽车;在航空领域,绿色甲醇更是可以通过转化为喷气燃料,作为一种可持续航

2024年04月19日
国产邮轮崭露头角 国际邮轮相继回归 2024年中国邮轮旅游市场将走俏

国产邮轮崭露头角 国际邮轮相继回归 2024年中国邮轮旅游市场将走俏

后疫情时代,邮轮旅游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强劲恢复性增长态势。据国际邮轮协会预测,2023年邮轮旅游达到2019年水平的106%,约有3150万游客出行;2024年将有3570万人次乘坐邮轮。

2024年03月22日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这些行业或迎利好(附最新行动方案图解)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这些行业或迎利好(附最新行动方案图解)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03月13日我国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通知。

2024年03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