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银行信贷投放冷热不均

  在11月23日,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直言,近两年中国的银行信贷结构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蜂拥至各级政府放贷,房地产也成为信贷的主力军,实体企业融资却非常困难。

  信贷总量增幅巨大,为何中小企业仍然感觉贷款难?天量信贷究竟流向何方?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直言,近两年中国的银行信贷结构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蜂拥至各级政府放贷,房地产也成为信贷的主力军,实体企业融资却非常困难。

  于学军表示,自2015年下半年之后,地方政府融了很多资金,手头变得很宽裕。究其来源,一是银行正常的放贷行为,现在无论是政策性银行还是商业银行,蜂拥而至要给各级政府放贷,甚至在一些地区银行要对政府进行公关。除此以外,另外两项资金也十分突出,一是所谓的债务置换,二是专项重点建设基金,此外,还有其他渠道的各类社会融资等。

  今年以来房地产贷款突进情况也尤为显著。于学军表示,房地产贷款成为最大主力军,至8月末全国地产业的贷款大概是24.8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占比达到24.1%,以房地产做抵押的贷款占整个贷款的比重超过15%,两项合计应该在39%以上。央行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个人住房贷款增加3.63万亿元,同比多增1.8万亿元。其中,9月新增4759亿元,同比多增2055亿元。而在10月,这一数据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占比,10月新增个人住房贷款达到4891亿元,占比为75%左右。与房贷快速增长相依相伴的则是房价的水涨船高。“全国有这样一个特点,基本上哪里城市房价上涨得高,哪里房地产贷款就多;或者反过来,哪个城市房地产类的贷款增加得多,哪个城市房地产的价格就上涨得高。”据于学军透露,截至9月末,江苏省房地产相关贷款占该省今年新增贷款比重达到55%,其中南京、苏州占比达到70%以上,且有部分地区占比超过100%。“这不是个例,也带有一定普遍性。”于学军说,这意味着其他贷款实际上在下降。

  房地产贷款、地方政府融资火热,与之相反的则是“实体企业融资困难,新增贷款对实体企业的放贷极不乐观”。于学军举例说,在东部地区的一些经济大省,甚至制造业新增的贷款到现在累计都是下降的。实体企业中融资状况的分化趋势也十分明显,一部分央企、少部分行业龙头企业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优势企业,融资占有一定的优势,而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甚至包括一些陷入产能过剩行业的大型企业,不仅新增贷款困难,就连保住原有的贷款也很难。

  事实上,银行信贷结构的转向症结在于“资产荒”。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更大,坏账风险提升,银行出于自身发展、盈利、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考量,选择疏远部分实体企业,导致决策部门制定的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被大打折扣,无法执行到位,最终使大量中小微企业陷入了融资难、融资贵怪圈而无法解套。

  对此,监管层已经开始着手解决。10月末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在此之前,监管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干预信贷流向。一方面,有关部门约谈主要商业银行,对信贷投放结构进行窗口指导。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出台政策,严禁信贷、理财资金违规流入房市,并加大了对违规银行的处罚力度。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楼市调控新政实施后,购房门槛的提高和银行信贷的收紧将使热点城市的楼市需求进入观望期,加之基数效应,热点城市楼市成交同比增速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他表示,从过去一段时间信贷高速增长结构来看,基建等一些大型项目以及房地产带来的信贷投入很大程度上对于上游的建材等多个产业起到带动作用,既有益于钢铁、水泥等行业去产能、去库存,也有利于稳住经济增速。但这种结构分化明显的信贷投放结构是不可持续的。随着经济逐步企稳、部分制造业开始复苏以及新兴产业的加快成长,信贷投向结构必定将优化改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结构转型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58万亿元,租赁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0.24%,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8月15日,在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亚马逊全球开店正式发布《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首次揭晓“2025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榜单,深度解读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2025年08月18日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8月14日,京东集团(JD.O;9618.HK)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京东二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并创下近三年来收入增速的新高。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的迅猛发展。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