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二维码支付市场格局生变? 安全性或成银行系最好切入点

       导读:江苏千米网金融支付总监吴仁敏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此举对社会支付成本的降低和支付效率的提升将是重大利好。

       如今,大到百货商场,小到街边小吃,能接受二维码支付的商家越来越多。消费者再也不用为忘带钱包或没有零钱而烦恼,有手机、有网,就能顺利完成交易。可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监管层曾一度叫停二维码支付业务。

       不过,最近,监管层的态度出现了转变。据媒体报道称,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已经向支付机构下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对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做出了明确指示。

       从2014年被央行叫停,到如今以二维码为代表的条码将被确立正式地位,二维码支付市场会上演风云变幻吗?随着银行系开始布局二维码业务,银行系又该如何“杀”出血路?

       市场所向的二维码支付

       从某种层面上来看,二维码支付业务从被央行叫停到如今的重新开闸,市场的作用呼之欲出。

       近日,根据央行通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已向支付机构下发了《条码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据相关专家介绍,这表明,监管部门对于条码支付的态度已经逐步发生转变,不仅明确了其“作为银行卡支付有效补充”的支付定位,可以预见在业务规范制度完全出台之后,二维码等条码支付技术也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

       江苏千米网金融支付总监吴仁敏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此举对社会支付成本的降低和支付效率的提升将是重大利好。

       实际上,随着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陆续引入二维码技术,方便快捷的特点确实让扫码支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

       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显示,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由于巨头的补贴和APP的活跃,在线上增长相对缓和后,各大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扩展线下,如餐馆、超市、商场等,使其线下消费场景的业务得到增长。其中,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总规模达9.31万亿元,同比增长57.3%。

       由此来看,消费场景的拓展和庞大的市场支持或许是监管层发生态度转变的重要原因。

       至于2014年央行缘何叫停二维码支付业务,央行支付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前推出的二维码支付业务,实际上缺乏规范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标准。如果经大范围推广,很可能面临着客户的信息泄露甚至资金损失的问题。

       出于上述考量,此次的《征求意见稿》中把安全和监管作为了重中之重。

       比如:在条码生成和受理方面,《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会员单位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应符合监管部门的移动支付技术安全标准,可以组合选用下列三种要素,对客户条码支付交易进行验证:仅客户本人知悉的要素,如静态密码等;仅客户本人持有并特有的,不可复制或者不可重复利用的要素,如经过安全认证的数字证书、电子签名,以及通过安全渠道生成和传输的一次性密码等;客户本人生理特征要素,如指纹等。会员单位应当确保采用的要素相互独立,部分要素的损坏或者泄露不应导致其他要素损坏或者泄露。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14年叫停了相关业务,但央行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停止对扫码支付的继续探索。这从近两年消费者依然能使用二维码支付并且使用范围和频次不断扩大、上升可以推测出来。

       二维码支付市场格局生变?

       《征求意见稿》在二维码等条码支付业务的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上做出了大量要求,无疑有利于其长远的健康发展,而随着二维码等条码支付的不断规范,也将促进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

       同时,中研普华研究员陈菲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随着二维码的正式地位被确立,也将会影响二维码支付市场的竞争格局。”

       在业内人士看来,二维码支付市场存在巨大商机。一旦其地位被正式确立,二维码支付的市场规模会更加扩大,传统的刷卡、闪付也可能向新型支付、生物特征支付等方面发展。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二维码支付从诞生之时,就对终端的业务模式形成了巨大挑战,“迫使”第三方支付机构、甚至银行业也开始开展二维码支付业务。

       据零壹财经此前报道,二维码支付开闸在即,市场格局可能将为之一变。目前来看,支付宝和微信已经跑在了前头,银联也做好了准备。

       事实上,今年七月,中国工商银行就正式推出了二维码支付产品——工银二维码支付。除此,有媒体披露,邮储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早已支持二维码转账;中国银联也在与部分商业银行开展合作,拟把二维码充实到“云闪付”产品中等。

       “央行后续会整体提升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的在线支付运营能力,特别是银行的支付能力。”吴仁敏对记者表示。

       二维码支付作为数字货币的代表之一,银行系借此为纽带,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深度挖掘中小商户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提供信贷融资、存款理财、电子银行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可以预计,此后随着银行系加大对二维码支付市场的布局,可能将对现有的以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大的格局带来一定影响。

       安全性或成银行系最好切入点

       不过,银行系想要撼动支付宝、财付通等在近两年布局的市场地位,现在似乎还言之尚早。

       据上述《报告》显示,在2015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支付宝以72.9%的份额居首,财付通(微信+手机QQ)以17.4%位居第二,拉卡拉、百度钱包、易宝支付的市场份额均在1%以上,分别为3%、2.2%、1.5%。

       深圳金斧子滚雪球事业部产品总监陈立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认为,银行系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大的支付市场地位,更对银行系的线下营销能力提出了质疑。

       以支付宝和工银二维码产品为例。支付宝背靠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公司,早两年就开始布局二维码支付市场,又通过近两年来补贴等各类营销手段,对消费者支付习惯的形成已经造成了很大影响。反观工行此次推出的工银二维码,线下营销经验能力还有待观察,也缺少应用场景。大部分的消费者还没有使用工行客户端的习惯,用户粘性不敌支付宝。

       那么,银行系想要抢滩二维码支付市场,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有业内专家分析表示,央行对二维码支付看重的是业务规范、风控能力等,在这些方面银行作为金融业的核心支柱,优势突出,应负担更大的社会责任。随着银行系进入扫码支付领域,扫码的安全性可能会大幅提高,这也将是最好的切入点。

       另一方面,此前微汇金融副总裁、微钱包及支付业务负责人李鹏,在2016中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上就“新支付、新生态”主题发表演讲时曾表示,银行系可以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合作,通过形成一个标准的P2P行业的银行存管解决方案来促进以银行、支付机构、甚至P2P的共同发展。

       此前,零壹财经发布的《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16)》中也表示,银行等传统金融与P2P等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在未来将进一步加深。

       李鹏进一步指出,传统银行可以一端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接,形成标准化的统计接口;而支付机构的另一端则可以与P2P等互金平台对接,在符合监管的条件下帮助更多P2P平台接入银行,从而通过借力支付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来布局新支付市场。

       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中的,陈菲补充表示,一切都还有待于观察。但无论怎样,今后的二维码支付市场竞争格局,依然会取决于技术垄断和市场份额。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一季度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稳中向好 数字化与创新驱动成破局关键

2025年一季度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稳中向好 数字化与创新驱动成破局关键

4月29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2025年一季度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稳中向好,综合景气指数为100.4,环比微升,继续位于景气线(100)以上。分项指数除竞争指数仍维持在高位外,成本指数、营收指数、发展潜力指数、风险指数等均维持正常水平。

2025年05月06日
京东外卖日单量突破1000万单 上线不足两月实现爆发式增长

京东外卖日单量突破1000万单 上线不足两月实现爆发式增长

4月22日,京东集团宣布,旗下京东外卖业务日订单量已突破1000万单,业务覆盖全国166个城市。这一里程碑式的成绩,标志着京东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年04月27日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