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解读行政处罚新规

       导读: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解读行政处罚新规。负责人:此次修订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将依法行政、职权法定、权责统一、正当程序、高效便民、公开透明等现代法治原则和精神及时转化为依法监管的具体制度和行动指南,更好地规范和指导行政处罚工作,进一步提高依法监管水平。
参考:《
中国私人银行服务市场运营态势及未来五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为切实提升行政处罚工作质效,银监会近日修订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形成修订征求意见稿。
  2004年,银监会颁布了《办法》,并于2006年进行过小幅修改,对规范和提升行政处罚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为什么要再次修订《办法》?修订版《办法》有哪些重要变化?就上述问题,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办法》修订的背景和主要思路是什么?修订后的《办法》提出“查处分离”工作机制,主要变化有哪些?
  负责人:此次修订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将依法行政、职权法定、权责统一、正当程序、高效便民、公开透明等现代法治原则和精神及时转化为依法监管的具体制度和行动指南,更好地规范和指导行政处罚工作,进一步提高依法监管水平。
  《办法》在修订过程中既注重与上位法、相关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衔接,又突出银行业监管行政处罚的行业特点,有效落实“三严”即“严格要求,严肃执法,严控风险”的修订思路。
  “查处分离”既是权力运行分工制约的客观规律,也是《行政处罚法》提出的明确要求。修订后的《办法》在总结银监会多年监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监管架构改革和监管业务实际,设计并建立“调查、审理、决定”相分离的行政处罚工作机制。在这个程序设计过程中,最主要体现并强调了审理的制度模式,进一步发挥法律部门在处罚工作中的专业优势。
  修订后的《办法》对处罚职责分工作出调整,将处罚职责适当分解,调查工作由监督检查部门负责,审理及文书制作等处理工作由法律部门负责。通过职责分工调整,既可以提升监督检查部门发现问题的能力,又能发挥法律部门专业优势。
  记者:为什么要强调行政处罚“双处”原则?为何将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作为行政处罚的种类进行规制?
  负责人:强调行政处罚“双处”原则,主要是为了加大对违法责任人的监管问责力度。纪律处分与行政处罚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责任,纪律处分是一种团体内部责任,行政处罚是一种国家责任,两者不能混淆。实践中,存在忽略或放松了对个人的行政处罚,以纪律处分代替行政处罚的情况。
  为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严肃市场纪律、培养行业合规意识,修订后的《办法》对行政处罚“双处”原则作了进一步明确与强调,规定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时,要查清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依法对其实施行政处罚。
  《银监法》赋予了银监会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这一监管措施,但并没有明确其法律性质。此次修改将其作为行政处罚的一种类型加以规定,主要考虑是: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在性质上与取消高管任职资格相同,但在严厉程度上要超过取消高管任职资格。由于这种惩戒措施关系到相对人的重大人身和财产权益,将其纳入行政处罚种类,通过严格的行政处罚程序,可以给予当事人较好的保护和救济,更能体现人权保护精神。
  记者:如何从源头上加强行政处罚工作?建立行政处罚委员会工作机制,其功能与定位如何?
  负责人:立案是启动处罚程序的起点和关键环节,不立案就不能实施处罚,抓好立案工作,有助于从源头上规范和推进处罚工作。修订后的《办法》加强了对立案环节的管理与监督,从立案标准、立案责任、销案程序、立案监督等方面作了全面规范。
  从推进依法行政角度看,完善立案程序具有重要法律意义:一是通过“立案”程序,明确规范监督检查部门及时作为的期限,督促监督检查部门积极履职;二是通过“立案”程序,便于明确和固定调查人员及其职责,防止调查人员之间推诿;三是通过“立案”程序,加强对调查活动的监督。调查人员要对立案以后的调查活动负责,对是否存在违法行为以及是否给予行政处罚作出充分说明,通过立案约束提高依法处罚意识。四是建立不立案说明理由制度,强化监督约束,可以有效防止执法人员滥用裁量权,督促执法人员公平公正执法,提高监管执法的公信力。
  《行政处罚法》规定处罚由行政机关集体讨论决定。由于行政处罚涉及大量法律问题,专业性很强,为提高行政处罚的科学性,降低法律风险,修订后的《办法》新设了行政处罚委员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