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6家上市银行揭秘:平均付息负债成本今年将破3%.对利息收入占据“大头”的商业银行而言,活期存款无疑是成本最低的优质资金来源。然而,过去两年内商业银行陷入了活期存款加速流失、付息成本普遍上升的尴尬困境。
“在具体经营策略的倚重上,现阶段各家银行仍有较大差异。”一股份行副行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有些银行负债成本控制较为理想;有些银行通过资产端的高定价覆盖其负债成本,沿袭‘收益覆盖风险’的思路;更有甚者直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存贷业务的占比。”
在连续降息周期中,“存款负增长”、“净息差收窄十余个基点”、“商业银行经营承压”、“部分银行利润或降至零增速”的说法甚嚣尘上。工行、中行、建行、农行的一季报显示,四大行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仅为1.39%、1.49%、1.05%和1.86%。
建设银行副行长杨文升日前亦公开表示,“数轮降息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中利差的收窄在加速,传统银行的盈利模式撑不住了。”诚然,负债端资金成本日益趋升,商业银行如何重塑其资产负债表,如何优化负债成本和期限的匹配、如何对资产端予以合理等价等,均显得尤为关键。
“在具体经营策略的倚重上,现阶段各家银行仍有较大差异。”一股份行副行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有些银行负债成本控制较为理想;有些银行通过资产端的高定价覆盖其负债成本,沿袭‘收益覆盖风险’的思路;更有甚者直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存贷业务的占比。”
翻阅年报和季报数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试图还原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一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和广发银行详细的存款结构、存款成本等,以窥探在利率市场化全面放开前夕,一众商业银行吸纳不同期限、成本各异的各大类存款时的偏好与策略。
活期存款加速流失
对利息收入占据“大头”的商业银行而言,活期存款无疑是成本最低的优质资金来源。然而,过去两年内商业银行陷入了活期存款加速流失、付息成本普遍上升的尴尬困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五大行中,除交通银行去年存款负增长外,其余四大行2014年存款均保持5%-7%的增速;但随着2015年“股债双牛”局面的出现,加上各类高收益理财产品对居民存款、企业存款的分流,过去商业银行存款动辄20%增速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
数据显示,中行、农行、工行、建行活期存款占比分别从2013年的43%、55%、49%、55%下降至2014年末的40%、52%、48%和50%;
“在企业活期存款方面,无论是增速或存款总量都在下降,除去外部因素,其中一重要原因在于四大行的企业客户存款结构中,不少属于大企业的项目存款,工程一旦结束后便缺乏新的增长动力。”一国有行中层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相较于国有大行动辄45%以上的活期存款占比,11家上市股份行、城商行的活期存款占比集中于35%-40%的水平,其中招行的活期存款占比以50%位居首位,北京银行、兴业银行分别以45.7%、40.2%紧随其后。
对标2013年末,去年浦发、民生、兴业、中信等股份行活期存款占比均呈小幅下滑的迹象;活期存款比例同比下降近5个百分点的包括平安银行、华夏银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留意到,2014年平安银行活期存款占比仅为26.4%,在股份行、城商行中垫底;但该行保证金存款高达3210亿元,在存款余额中占比高达21%。
类似的是,华夏银行活期存款占比为36%,同比下滑5个百分点,但其报表中占比达19.3%的“其他存款”项下并未言明详细。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保证金存款余额逾3000亿的还包括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两者保证金存款分别为4181亿和3638亿。
对比2014年末与2015年一季度末的数据发现,大部分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占比均较去年末有所下降,活期存款流失的困局仍在继续发酵。
截至3月末,工、农、建、交的活期存款占比较2014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不等;股份行中兴业银行活期存款占比下滑幅度最大,达7个百分点,平安、浦发、南京银行等均有2-4个百分点不等的下滑。
据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邱冠华预测,随着货币基金产品“类现金”功能的完善,预计我国银行企业及个人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可能在3至5年后加速下滑至30%以下。
“过去,业内一度高举‘存款立行’、‘时点考核’的方针,冲存款的情况严重,日均值偏离过多,2013-2014年期间,多家银行重新定义以日均存款考核为主,并开始主动维护与建设客户关系系统。”沪上一股份行的分行行长称。
在前述资产负债管理部人士看来,维护客户关系并非为了降低资金成本,而是保持存量客户对于银行利率定价调整的弹性和适应性。“目的在于,只要利率定价不出现重大失误,资金的稳定程度便得以保障,这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首要保障手段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留意到,2014年多家银行通过吸纳“同业存放”或“同业拆入”的资金,进一步扩张其负债结构。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除平安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外,其余13家银行“付息负债”项下的“同业存放及拆入款项”均呈现同比迅猛增长的态势,进一步扩张了其负债规模。
四大行中,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2014年的同业存放及拆入款项余额分别为2.5万亿、1.2万亿、1.1万亿、1.5万亿和1.3万亿,同比增长达24%、19%、28%、72%、17%。
股份行中,招行的“同业存放及拆入款项”从2013年的5826亿元猛增至2014年的9605亿元,增幅达65%;中信、广发银行“同业存放”余额的同比增幅亦在20%以上。
存款付息率普涨16BP
本轮“5•11”降息中,尽管央行将存款利率上浮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30家银行所有期限存款尚无“一浮到顶”,即便是存款定价最高的城商行汉口银行,其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基准利率的1.44倍。
此外,工、农、中、建、交、招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维持在2.5%水平,为基准利率的1.1倍;中信、光大、民生、兴业、浦发、平安等股份行与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浙商银行等城商行,其1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集中于2.7%的水平,为基准利率的1.2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除并未更新存款利率定价的重庆银行、南京银行、包商银行外,本轮降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仍维持于3%或以上(基准利率的1.33倍)的,仅剩宁波银行、徽商银行、杭州银行、汉口银行、江苏银行。
“从实际情况来看,本轮降息实际上已经推开了存款利率上限的大门,目前各家商业银行的存款定价已接近市场利率定价。”一股份行的支行行长认为。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存款利率定价范围继续扩大,一年期定存最高浮动可至3.3%-3.4%,但实体经济下行,可匹配的高收益资产供给收缩,银行寻找高成本负债来源动力不强,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的意愿并不大。
但不可否认的是,商业银行负债端资金成本普遍上涨的局面已然难以逆转。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16家上市银行2014年平均付息负债成本为2.9%,同比上升23个BP,预计今年将突破3%。
如图表数据显示,国有行队列中,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2014年的存款付息率分别为2.02%、1.85%、2.04%、1.92%和2.35%,分别同比上升0.15、0.11、0.06、0.03、0.21个百分点。
股份行中,招商银行2014年的存款付息率仅略高于四大行,为2.1%,同比2013年的存款付息率1.88%上升22个基点;对公存款利率同比增30个基点至2.34%。
“其主要原因是新任行长田惠宇上任后对公司条线予以整改,上半年6个月内新增逾4500亿元的公司存款,付息利率上涨幅度在预期内,可以理解。”招行一对公条线人士透露。
而存款付息率较高的股份行包括广发、光大和平安,三者2014年的存款付息率分别为3.24%、2.73%和2.65%,同比上升38、22和26个BP。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