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10月我国外贸吞吐增速放缓

        导读:10月我国外贸吞吐增速放缓,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以下简称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526万吨,同比增长4.5%,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1183万吨,增长6.7%;内河港口完成28343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前10个月累计完成884914万吨,同比增长9.7%。

        10月份,我国工业增加值和外贸进出口增长有所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了回落,总体而言经济增长比较稳定,但存在下行的压力。受宏观经济影响,10月份港口运输生产稳步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

        大宗货物需求回落港口吞吐量增速放缓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以下简称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526万吨,同比增长4.5%,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1183万吨,增长6.7%;内河港口完成28343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前10个月累计完成884914万吨,同比增长9.7%。

        10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4%,增速连续两个月下降;粗钢日均产量自今年2月份以来首次跌破210万吨,环比下降3.73%;原油加工量也仅增长了3.1%;上述三大产业的增速下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港口的原料运输增长速度,特别是煤炭、铁矿石、原油等大宗货物。受此影响,10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继续放缓,增速较上月下滑了2.3个百分点。6-8月份港口吞吐量呈现快速发展,月平均增速达到12%,但自9月份后增速逐月下滑,10月已降至4.5%,为年内最低水平(今年2月春节因素除外),连续两个月的增速下滑,已影响到今年港口吞吐量能否保“十”,1-10个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为9.7%。

        10月份外贸吞吐量增长仍较平稳,增速较内贸高出7个百分点,而内贸增长呈现低速,其主要表现在内河吞吐量上,10月份内河货物吞吐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为“零”,内河货物吞吐量的不振是拖累整个港口吞吐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前10个月全国部分亿吨大港货物吞吐量继续较快增长,其中大连、营口、黄骅、唐山、烟台、青岛、日照、宁波—舟山、福州、厦门等港口增速均超过10%。其中宁波—舟山港突破6.9亿吨,继续领跑全国港口。

        外贸吞吐量增长平稳内贸继续低增长

        10月份,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7594万吨,同比增长9.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5149万吨,增长8.4%;内河港口完成2445万吨,增长19.1%。1至10月份,累计完成276511万吨,同比增长10.0%,

        由于国内经济增长放缓,部分传统进口货物需求下滑,导致外贸吞吐量增速连续两个月减缓,10月份港口外贸吞吐量较上月下降了2个百分点,尽管处于5个月来最低增速,但其环比基本与上月持平,考虑到国庆长假的不利因素影响,外贸增速已不算低了,增速相对平稳。据海关统计,10月份我国煤炭进口2121万吨,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环比下降452万吨,降幅为18%。

        今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近两个月,国内煤价大幅下滑,外贸煤炭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电厂、贸易商开始转向国内采购,降低了进口煤的需求。10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6783万吨,同比增长20.2%,但较上月减少675万吨。由于终端需求不振,钢材价格持续下滑,钢厂亏损面加大,不少钢厂开始“限产保价”,对进口铁矿石需求减弱,再加上冬季矿石储备已进入尾声,库存在不断增高。10月,我国原油进口量2041万吨,同比下降13.8%,环比下降20.5%,在连续四个月出现同比增长后,我国进口原油同比环比出现双降,其主要原因是需求下降,国内成品油已出现三连降,原油加工量开始下滑,10月份原油加工量仅增长了3.1%,处于较低水平。

        受内河港口的拖累,内贸吞吐量呈现低速增长,其增速较上月下滑了1.6个百分点至2.5%,为2012年4月来最低增速,与6-8月份的11%平均增速,下降速度明显。

        1-10月份部分港口外贸吞吐量获得了较快增长,其中,营口、唐山、烟台、宁波-舟山、福州、南京、镇江、南通等港口增速均超过10%。

        外贸回升集装箱量增速反弹

        10月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95万TEU,同比增长5.0%,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432万TEU,增长6.3%;内河港口完成163万TEU,下降4.9%。1-10月份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687万TEU,同比增长7.3%。

        海关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6.5%,其中,出口增长5.6%。继9月份我国外贸3.3%的增速,其中出口更是出现了0.3%的负增长,10月份的外贸数据已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反弹,出口增速也由负转正。受外贸利好提振,10月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反弹,增速较上月加快2.8个百分点,而9月份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为负增长。尽管10月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较9月有所反弹,但其增速仍为去年9月来次低水平,预示全球经济复苏缓慢,部分新兴经济体出现了货币贬值、经济增速下滑,影响了港口集装箱的增长速度。接下来,欧美旺季运输将进入尾声,集装箱吞吐量有望保持平稳。预计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将达到7%左右,增速较去年小幅回落。

        1-10月份,部分集装箱港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大连、营口、烟台、连云港、厦门等港口增速均超过10%;上海港、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以2793万TEU、1926万TEU的绝对优势领先全国港口。(陈弋)

        (以上数据均来自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10月份交通行业统计快报)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铁路货运市场发展态势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3-2017)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