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银行业季报发布不良贷款持续双升

  导读:银行业季报发布不良贷款持续双升,16家上市银 行中,除了兴业、华夏的净利润增速分别达25.57%、21.24%之外,其余14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均低于20%。其中,作为五大行之一的交通银行 201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仅为9.43%,相比去年同期15.87%、2013年上半年12.02%的净利润增速有所下降,其也是16家上市银行中净 利润增速唯一跌至“个位数”的银行。

  16家上市银行的三季报全数出炉。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利率市场化影响显现等因素,银行业盈利增速开始放缓,与此同时,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双升”还在继续。
  中金公司近期发布研报指出,上市银行三季度存贷利差将有所回升,负债端方面,存款重定价基本完成,而资产端贷款收益率则由于经济复苏而有所上升。从三季报情况来看,上市银行受到6月底“钱荒”的影响似乎低于市场预期,仅有部分银行的同业业务息差受到影响。
  盈利增速放缓
  16家上市银行中,除了兴业、华夏的净利润增速分别达25.57%、21.24%之外,其余14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均低于20%。其中,作为五大行之一的交通银行201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仅为9.43%,相比去年同期15.87%、2013年上半年12.02%的净利润增速有所下降,其也是16家上市银行中净利润增速唯一跌至“个位数”的银行。
  交行副行长于亚利称,净利润增速回落是有意为之,事实上,交行净营业收入为1245亿元,增幅为13.05%,高于净利润增速,并且成本管控严格,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增幅3.41个百分点。导致利润增速降低的原因在于前9个月拨备支出较多,共计28.8亿元,增幅为27.52%。
  招商银行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94.98亿元,同比增长13.55%。至9月末,招商银行集团资产总额为38853.72亿元,比年初增长14.00%。对比2010年以来的数据后,不难发现,今年三季报增速表现最差。其中,2010年前三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增速为57.41%,2011年同期为37.91%,2012年为22.55%。这也意味着,虽然招商银行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接近400亿元的高位,但增速却为最近四年同期最低。
  不良贷款“双升”局面难转
  上市银行不良率继续上升、息差收窄等问题,依然受关注最多的热点。中行报告期内的不良贷款总额达720.5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6%。工行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73.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7.8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1%,比上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
  截至2013年9月30日,农行不良贷款余额879.1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68亿元;不良贷款率1.24%,比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
  农行方面认为,资产质量总体基本平稳,新发生不良贷款主要是部分沿海地区的一些低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的中小企业。
  股份制银行中,截至2013年9月末,民生银行集团不良贷款余额119.3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8%,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3.45%和上升0.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0.92%,比上年末的0.88%上升0.0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73.16亿元。北京银行三季末,不良贷款余额34亿元,不良贷款率0.61%。
  从上市银行三季报中可以看出,不良贷款的增加具有一些共性,大部分为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所产生,其中尤以钢贸贷款最为显著。平安银行三季报称,华东区的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但其他区域信贷质量相对稳定,受钢贸行业影响,该行关注类贷款增长较快,但整体风险可控。农行则表示,该行新发生的不良贷款集中在沿海地区的低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的中小企业。
  浦发银行副行长穆矢表示,持续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2013年国内银行业面临不良贷款阶段性的上升压力,由于银行的不良率与宏观经济相比有滞后性,往往会滞后三季左右。
  资本充足率上升压力大
  平安银行三季报显示,三季末资本充足率较二季度有所上升,但仍然逼近红线。截至报告期末,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计算,平安银行资本充足率为8.91%,一级资本充足率7.4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7.43%。这与监管红线8.5%、6.5%和5.5%相距不远,远低于同业水平。平安银行三季报称,各项财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但资本充足率存在较大压力。
  中信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数据显示,根据最新的监管要求,该公司截至报告期末的资本充足率11.77%,比上年末降低0.65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24%,比上年末降低0.05个百分点。
  招商银行前9个月实现营业收入975.31亿元,第三季度,招商银行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环比也分别下降0.13个百分点和0.12个百分点。
  中金方面称,优先股机制可实际降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减轻银行普通股融资压力,并可将每年银行内源性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提升2个百分点。
根据中报数据,若优先股发行后,静态测算上市银行的股权融资缺口将由之前的862亿元降为0,农行、中行、浦发、民生、华夏均将受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