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互联网企业纷纷谋求金融业务

  导读:互联网企业纷纷谋求金融业务,从其定义来看,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触动了中国传统金融业的奶酪,这种营销推动的产业透明度实际上对消费者而言是有益的,但目前中国传统金融业的人员、透明度、利润构成、利润保护等不会轻易放开,因此动别人奶酪要做好各项准备,包括监管、运营与规范等,可以预见,这种奶酪之争的演变则取决于政策透明度与监管体系的科学性以及对市场经济竞争公平性的尊重
  从目前中国金融行业的经营与发展来看,传统的金融业面临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挑战,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支付宝、活期宝等支付形式,还是最近热门的百度百发理财产品争议,实际上互联网金融的推动已是不争的现实。面对如此影响较大且涉及面广的互联网金融形式,其背后的推动依然是社会发展与利益的一种升级,其又动了谁的奶酪呢?
  互联网金融挑战传统金融业
  从其定义来看,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
  目前来看,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国内阿里巴巴的动向与影响最大。从其公司决策人的表态与实际运作来看,要做千亿的规模实际上正是通过资本平台与网络经营的结合的战略构想。而这一切,阿里巴巴集团正在将其作为重要的经营战略来运营,无论是与平安、腾讯成立保险业务,还是推出天弘基金+支付宝,再到寻求美国上市融资来进行互联网金融战略等,这些都说明中国目前有实力的网络公司涉足金融领域的步伐正在加快,而这一切笔者认为,其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将非常之大。
  我们以天弘基金的规模增长来看网络金融的兴起,据最新市场统计显示:作为互联网金融先行者的天弘基金凭借旗下增利宝货币基金余额宝规模的大幅增长异军突起,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升至全行业第16名,一举挺进“1”字头行列。根据天弘基金三季报,截至9月30日,天弘基金管理总规模达668.29亿元,相比二季度136.47亿元的管理规模,单季增长近4倍,是所有基金公司中规模增长最多的公司。其中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以556.53亿元的总规模“笑傲”货币基金,也顺利跻身全市场资产规模最大的基金。这一营销模式的出现无疑对传统银行、证券公司等销售基金与基金发行带来了严重挑战。
  巨大的利润吸引互联网进入
  从中国金融领域目前情况来看,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大多为国有企业,其垄断经营的特色非常明显,而中国目前企业利润的许多都集中在这些领域,比如在中国A股市场上,16家银行类公司利润总和就能够占据中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一半利润,可谓是巨大的利润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经营机构眼球。从这些企业来看,其透明度或收费方面较难尽如人意,社会呼声较为明显。有社会人士指出,国内银行业掌控着80%的钱,却只服务了20%的客户,收费项目繁杂,单凭这一点,足以让局外者觊觎良久,但不论体制利弊,当今银行、保险、证券相互交叉,商业互联网茁壮成长,中国金融改革已然到了突破瓶颈的良机。
  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实际上,在中国金融领域近年均有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呼声,政府也有支持民营机构开办民营银行的相关政策变化,一些民营企业也在准备申领民营银行开办牌照,而这一切实际上是看重了金融领域的利润或发展机会,其对公平竞争将有较好地促进作用,实际上也反映出涉足互联网金融的公司的某种共同目的。
  互联网金融将动谁的奶酪
  那么作为中国金融业巨大的利润市场,风潮涌动的网络金融领域会否一帆风顺呢?
  笔者认为,其在中国目前现阶段这一动别人奶酪的商业运营,并不会一帆风顺,其监管与传统金融领域的障碍依然会构成多个发展障碍。因为触动别人的奶酪,总会有不同的声音与反对者。那么其将动谁的奶酪呢?
  研究来看,实际上如果传统金融公司能够与相关互联网达成利益共分或风险共担愿景,当然是推动的;但如果分走自己利润过高,则会形成反对声。目前来看,尽管民营银行呼声较高,实际上步伐非常之慢,也可能是利益与奶酪问题引发,互联网公司推动的营销革命与透明度,或将触动传统金融领域中的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利益,因此笔者认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
  会一帆风顺,其间的奶酪之争不会轻易的放手。
  总体来看,互联网金融触动了中国传统金融业的奶酪,无论是阿里的网络金融战略,还是百度目前成立的百度金融理财中心等,在巨大的市场利益面前,这种营销推动的产业透明度实际上对消费者而言是有益的,通过竞争产生的淘汰与生存,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具有较大推动作用的,但目前中国传统金融业的人员、透明度、利润构成、利润保护等不会轻易放开,因此动别人奶酪要做好各项准备,包括监管、运营与规范等,可以预见,这种奶酪之争的演变则取决于政策透明度与监管体系的科学性以及对市场经济竞争公平性的尊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9月24日,商务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围绕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四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举措,旨在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激发社会经济活力,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9月15日起,我国住房租赁领域首部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全面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明确出租与承租行为规范,对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提出明确要求,着力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9月12日,金融科技50人论坛正式发布《银行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支付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报告。该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新阶段,支付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发展趋势,实时支付系统和区域性互联互通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2025年09月15日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9月12日,据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自2024年以来,全球旅游业实现全面复苏,正朝着高端化、个性化与可持续化方向快速转型。2024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42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全球旅游总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修复力和增长潜

2025年09月13日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2025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旗下国民应用高德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出行行为,融合AI技术打造而成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该榜单以“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为口号,分为美食、酒店、景区等类别,依托高德覆盖的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和每日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数据,旨在为用户提供动态更新的

2025年09月11日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结构转型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58万亿元,租赁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0.24%,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8月15日,在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亚马逊全球开店正式发布《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首次揭晓“2025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榜单,深度解读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2025年08月18日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8月14日,京东集团(JD.O;9618.HK)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京东二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并创下近三年来收入增速的新高。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的迅猛发展。

2025年08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