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楼市调控仍需看重长效机制

        导读:楼市调控仍需看重长效机制,此前,已有至少8个城市出台了房价调控新政。其中,早在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就先后收紧了调控措施。11月18日,广州推出了楼市调控的“穗五条”。

        业界曾预期,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限购或退出楼市调控,但从近期各城市密集推出的房产政策来看,短期调控政策仍将持续。

        供需结构难以缓解       

        继厦门、南昌和沈阳之后,昨日,又有南京、长沙和杭州三个城市加入到楼市调控行列。

        此前,已有至少8个城市出台了房价调控新政。其中,早在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就先后收紧了调控措施。11月18日,广州推出了楼市调控的“穗五条”。

        在 四大一线城市出齐楼市新政,部分房价上涨较快的二线城市也在近期密集跟进。22日晚,武汉市房管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七条意见。25 日,厦门、南昌和沈阳三个城市加入调控大军。再加上长沙、南京和杭州,本轮出台楼市调控新政的城市已至少达到11个。这些城市包括了四个一线城市和部分房 价上涨较快的二线城市。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认为,类似南京这种站队的临时调控措施还将在未来几天在很多城市公布,会对市场、特别是年底市场有一定影响,但如果供应没有实质性增加的举措,2014年供需结构依然难以缓解。

        以 南京为例,之所以出台新政,乃是源于其高涨的房价压力。其中,南京10月份新建商品住宅的价格上涨幅度和今年9月份相比上涨了0.9%,和2012年10 月份相比,涨幅更是达到了15.3%。根据这一上涨幅度,南京今年以来的前10个月,新建商品住宅的房价上涨幅度已经累计达到了14.12%。这也远超今 年该市房价控制目标,即不高于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涨幅。

        广州市房协专家委员、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三中全会后,这么多城市密集提出楼市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难以完成房价控制目标的压力。“出个楼市新政,起码责任要小一些,毕竟该做的都做了。”

        深圳综合开发院旅游和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说,由于政府年初制定的目标很难实现,现在要对外有个交代,通过调结构的办法,遏止住均价的上涨,但实质性的降价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很难做到。

        彭澎认为,这些城市要完成年初公布的房控目标已基本没有可能。“除非他们数据造假,或者采取类似把限价房纳入统计的方式,否则根本难以完成。”

        但在张大伟看来,一些城市努力一把还是可以达到控制目标的,比如这两个月通过限制高价房的交易,只允许低价房交易,从而拉低整体的房价水平。

        不 过,这样的举措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住房价。宋丁说,深圳出台的“深八条”对深圳楼市的影响十分有限。在实质性降价方面很难做到,所谓降价更多体现在形式 上。比如在结构上,对开发商约定在剩下两三个月加大对中小户型、关外楼盘的供应,收缩重点地区的高档、豪宅供应,“这种均价的降低不是因为楼价真的下降, 而是楼盘销售主要跑到关外去了。”

        关键在建立长效机制

        张大伟说,之前大家认为三中全会后限购等政策会退出,但现在看来这种短效的调控政策仍将持续。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仍比较快,后续的短效机制仍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明年的走势关键还在于供应,如果加大供应的措施能够得到落实,对明年市场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彭澎也指出,许多城市都提出在供应方面,尤其是增加中低价位商品房的供应,这些措施如果能真正推出,影响会比较大,具有滞后性,至少要到明年以后才可能显现。他认为,一方面确实要抑制不合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加大供应满足真正的刚性需求。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楼市调控关键还是必须建立一个具有稳定预期的长效机制,而这个机制一方面是扩大市场的供应,另一方面是房产信息的联网、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房产税等举措,让房子回归到应有的居住属性上。

        在厦门市政协委员、集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李友华教授看来,房产信息联网和房产税在技术上并没有问题,最大的难点在于触及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改革改到自己的头上来,这就会有很大的困难,动力也就明显不足。”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防盗报警系统市场态势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3-2017)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