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环保成本推高钢铁门槛中小企业难以为继

      导读:环保成本推高钢铁门槛中小企业难以为继,对钢铁业而言,环境保护问题,仅次于资金链这把刀,是钢铁业头上的另一把刀。目前,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问题严重。85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有30多家,80%以上的有20多家,还有一些企业资产负债率在90%以上。

      “中国钢铁产量是超常的,淘汰落后产能至少还需要5到10年。”9月15日,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在2013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上表示。

      而近日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采取经济、技术、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前1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21个重点行业的“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2015年再淘汰炼铁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该计划同时提出: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

      但今年钢铁业已开工项目达510个,加上规划、在建的,未来粗钢产能将达到10.2亿吨。显然,徐匡迪的看法显得更为客观。

      环保部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刘炳江曾表示,“为防止再次大面积出现雾霾天气,‘十二五’节能减排要‘死磕’钢铁行业。”

      环保问题仅次于资金链

      对钢铁业而言,环境保护问题,仅次于资金链这把刀,是钢铁业头上的另一把刀。
      目前,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问题严重。85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有30多家,80%以上的有20多家,还有一些企业资产负债率在90%以上。

      目前整个钢铁行业还没到最低迷的时期,钢铁行业现在仅仅是进入到“深秋”季节,真正的“寒冬”还没有到来。

      环保问题不过关,在“寒冬”来临时,将有大批企业倒在“环保门槛”前。

      专家表示:必须把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作为企业自觉行动,在环保方面不能心存侥幸,否则我们部分企业很可能不是因为经营不善,而是因为环保违规而被淘汰出局。

 前段时间,政府对环保的核查很严格,似乎有点动真格的架势。但有一定规模的钢厂基本都会没事。地方政府不愿意和GDP过不去。

      以脱硫工作为例,钢企上脱硫技术并不积极,其原因还是因为“钱”荒。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核查紧。在资金与核查的两面夹击下,钢企匆匆上马脱硫技术,效果如何,也就只能且行且看了。

      专家建议,中国钢铁业“去产能化”应行政手段和市场化手段并用。首先,应依据国家环保标准建立钢铁产能绿色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不再将高炉和电炉容积、钢材品种、企业规模作为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其次,在严格监管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指标的基础上,根据排放的高低征收阶梯环境税。环保不达标的大多是中小钢铁企业,可考虑将环保税全部列为省级财政收入,强化省级政府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主体作用。

      高环保成本或压垮中小钢企

      宝钢等国内先进的钢铁企业吨钢环保成本在100多元。另据不完全测算,中国钢铁行业环保设施平均吨钢运行成本约55元,宝钢等先进企业环保设施吨钢运行成本约100元,而落后产能通常在20元左右。而钢厂进行环保设备升级,花费巨大,钢厂吨钢环保成本高,只要没到撑不下去的地步,因此钢厂的积极性要打折扣。

      据计算:要满足国家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1000万吨钢的环保投入为10亿元。按此推算,中国钢铁行业年产量为7.2亿吨,环保投入就要达到720亿元,而且这仅仅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治理成本。


      但国家对钢铁业环保问题的治理力度却正在加码,意图加快钢铁行业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除了已经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外,环保部近日还发布了《钢铁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专家指出,钢铁业已经到了结构性调整时期,环保和节能是解决钢铁业产能过剩的好办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周宏春认为,钢厂有能力处理好污染问题。并且,钢铁节能环保有着良好的政策环境,既可以节能减排,又可以服务社会,很有发展潜力。企业可联合地方政府,在节能环保领域共建、共赢。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