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旅游经济未来三大发展趋向

  今年“十一”、中秋假期正值国庆六十周年,又是首次国庆、中秋双节重合形成的八天长假,有望引发出游井喷,旅游经济令人关注。我国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潜力巨大,展望未来,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表现出三方面的发展趋向。

    被誉为“无烟产业”的旅游业不仅在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更以“朝阳产业”的殊荣表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而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在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就连续发表过五次重要谈话以系统阐述他的旅游经济思想,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便可见一斑。那么,中国的旅游经济在新世纪的发展浪潮下将有何作为?其经济地位又将如何凸显?

    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力军,旅游业便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表现出日趋重要的贡献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1)提供就业机会,扩大就业需求。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作为扩大就业重要渠道的旅游业,到2015年,就业规模将从目前的6000万人增加到1亿人左右。此外,旅游业还具有就业的“乘数效应”,据测算,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中国旅游业在吸收剩余劳动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加快货币回笼,增加有效供给。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业的经济乘数效应远高于其他行业,旅游业每收入l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增加4.3元。旅游业的消费乘数更大,国际上该乘数为7,即旅游者每消费l元钱,可以带动7元社会消费,而在中国该乘数大约为5元。

    3)扩大交流,增加外汇收入。虽然今年上半年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和全球甲型H1N1流感蔓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入境旅游人数仍达6206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1021万人次,香港同胞3807万人次,澳门同胞1167万人次,台湾同胞211万人次。全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上半年)仍达到182亿美元。

    4)拉动区域经济,促进脱贫致富。我国贫困地区多处于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中西部地区,这里虽然经济欠发达,但自然风景独特、民族文化多样、地方特色浓郁,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如四川省阿坝州就是例子。通过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不仅可以加快地区脱贫致富,还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地区间贫富差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经济在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的指导下,二三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1)旅游需求不断增长,三大市场全面开花。入境旅游市场方面,我国入境旅游接待人数稳步增长,2004年已突破1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节节攀升,2007年已达419.19亿美元,相对于2002年,五年间翻了一番,而相对于1978年旅游业起步之时更是将近160倍。国内旅游方面,我国国内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活跃,到90年代走上快车道,21世纪初更是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现在,国内旅游已发展成为广大城乡居民重要的消费领域和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

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数达16.10亿人次,相对于1997年的6.44亿人次已翻了近两倍,而国内旅游收入也达到7770.62亿元。出境旅游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币购买力的不断上升,出境旅游也表现出发展良好的势头。我国的出境旅游可谓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出境探亲游”到“公民自费出国游”的发展过程。2007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次数已达4095.40万人次,是1997年817.54万人次的5倍还多。

 

    2)旅游供给全面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张。基于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旅游业在我国自1980年代初步发展开始已逐渐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末,全国星级饭店共有13583家,比上年末增加832家,增长6.5%;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旅行社共有18943家,比上年末增加986家;旅游交通方面,2007年,铁路、公路、水路及民航的客运总量达2227761.211万人,比上年增加203603.57万人。除了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产品及旅游市场开发建设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旅游景区已跳出单纯游览观光的自然景致、历史古迹,而是更多地融入了体验型、参与型享受;旅游产品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生态旅游、度假旅游、会议旅游、滑雪旅游、“寻根”游等各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旅游产品相继应运而生,并深得消费者的青睐。

    3)综合功能全面发挥,经济贡献率十分可喜。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活动由“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构成,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与旅游业有直接或间接的产业,如公共设施服务业、娱乐服务业、餐饮住宿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租赁服务业、旅行社业及零售与批发贸易业等,进而又带动交通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旅馆建筑装修业、旅游商品生产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其综合功能显著、经济贡献率可喜,可谓是“一业兴则百业兴”。

    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向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使我们看到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展望未来,旅游经济的发展必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乃至变革性影响,表现出以下三方面的发展趋向:

    1)旅游经济关联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在促进社会劳动力就业方面继续大有作为。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旅游直接从业人达100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4900多万人,旅游就业总量近6000万人,约占全国就业总数(7.64亿人)的7.8%。这些数据已使我们看到旅游促进就业不容小觑的作用力,而近年来,旅游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仍进一步增强:一方面,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形式正在蓬勃发展;而沙漠越野、悬崖攀岩、丛林探险、太空旅行等特种旅游形式也正不断迎合人们追求新鲜、刺激的旅游需求,迎来了井喷式增长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旅游产业正在逐渐泛化,并日益向创新产业、文化产业等产业渗透。这种关联带动性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并更有力地促进广大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等富余劳动力的转移。2006年全国已有600多万农村人口通过发展旅游业获得了新的就业岗位,相信在未来,随着我国中西部旅游产品及市场的深度开发,基础设施及综合配套服务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旅游这种独特生活方式的不断追逐,旅游经济的就业创造效应将会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2)旅游总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将持续扩大。

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拉动作用,旅游产业不仅成为第三产业的经济支柱,更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2003-2007年五年间(排除2003、2004年特殊情况),国际旅游收入增长率和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逐年递增,即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呈加速度增长态势,且增长率均大于10%。而旅游收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虽然自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旅游业带来一定的冲击,2009年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给旅游业带来重创,但这种负面作用是暂时的。展望未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渐趋缓和,甲型H1N1流感得到有效防控和消除,以及国家旅游主管部门于今年相继推出“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百万旅游就业援助工程”、“国家旅游线路工程”等重大举措,我国旅游经济将于2009年下半年逐渐趋稳,并在未来持续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

 

    3)旅游经济持续加速发展,将促进我国经济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乃至变革。随着人均GDP的稳步增长和国人旅游休闲意识的不断增强,旅游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与青睐。根据国际成熟旅游市场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旅游方式将由观光游向休闲游转变,而2007年我国人均GDP已达2456美元,这说明我国旅游消费结构已经升级,国人已经把旅游视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十一五”时期,中国旅游业规划发展目标为:2010年,实现国际旅游收入53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8500亿元,旅游总收入12700亿元,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1000万人。截至2007年,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为419.19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为7770.62亿元,也就是2008-2010年国际与国内旅游收入分别有110.81亿美元和729.38亿元的发展空间,对应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13%和3.04%。而根据往年旅游收入增长率来看,排除2003-2004特殊数据,不难看出这个目标不仅能够达到甚至能够超前实现。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总裁吉恩-克劳德·鲍姆加特恩在2003年曾指出:“中国将成为全世界从未有过的旅游经济大国。”2008年,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再次强调:“中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将在2020年超过法国、西班牙、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同时,10年后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型产业,旅游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必将带动第三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变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由量变走向质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家出台节能降碳投资新规 强化长效机制建设 算力基础设施纳入支持范围

国家出台节能降碳投资新规 强化长效机制建设 算力基础设施纳入支持范围

10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规范中央预算内投资在节能降碳领域的管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该办法特别强调通过“软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并明确将算力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纳入支持范围,体现了政策的前瞻性与精准性。

2025年10月16日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9月24日,商务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围绕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四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举措,旨在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激发社会经济活力,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9月15日起,我国住房租赁领域首部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全面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明确出租与承租行为规范,对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提出明确要求,着力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9月12日,金融科技50人论坛正式发布《银行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支付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报告。该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新阶段,支付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发展趋势,实时支付系统和区域性互联互通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2025年09月15日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9月12日,据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自2024年以来,全球旅游业实现全面复苏,正朝着高端化、个性化与可持续化方向快速转型。2024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42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全球旅游总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修复力和增长潜

2025年09月13日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2025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旗下国民应用高德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出行行为,融合AI技术打造而成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该榜单以“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为口号,分为美食、酒店、景区等类别,依托高德覆盖的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和每日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数据,旨在为用户提供动态更新的

2025年09月11日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结构转型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58万亿元,租赁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0.24%,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8月15日,在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亚马逊全球开店正式发布《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首次揭晓“2025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榜单,深度解读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2025年08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