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报道消息,北京市中小学校服研发成果展示活动与12月2日在北京服装学院举行。活动展示了包括节日礼服、制服、常服以及功能服等学生校服80余套,分为“青萱”、“纯真年代”和“安全出‘型’”三个系列。
据了解,本次参加展演的100多名中小学生演职人员来自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北京市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和接受过北京市“高参小”项目指导的学生模特。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校服面料体系发布能推动北京市中小学校服品质的提升,让安全、舒适、美观的靓丽校服陪伴着同学们成长。
现场,静态展示部分是校服中心根据国内面料发展情况且适合北京地区中小学生穿着的常服(夏装、春秋装和冬装)、制服及礼服(春秋装、冬装)和功能服装的实际需求遴选出48种面料进行展示;动态展演部分由校服中心依据北京市中小学校服色彩体系和面料体系为基础研发的80多套校服组成,分为“青·萱”“纯真年代”“安全出‘型’”三个系列。
校服最早起源于欧洲,一般由学校统一规定样式,一般学校校服有该校校徽,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受我国国情影响,此前的“中国校服”主要起到“标志化”作用,既统一形象且注明所属学校。随着消费需求升级,学生服装系统的功能从初期的高辨识性(身份识别)和高可视性(安全警示),越来越开始强化穿着舒适与款式美观。
虽然我国校服很早就已经产生,但是直到21世纪,校服才真正进入到市场化发展阶段。而2015年6月由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四部门联合印发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我国首个针对中小学校服的国家标准GB/T31888-2015《中小学校服》完善了对校服质量、校服征订、选购流程、校服市场等方面的规范管理,进一步推动了校服行业的发展,使校服行业正式迈入高速增长期。
目前,全国各地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是校服最主要的购买者,小中高在校生数量直接决定了校服行业市场需求现有规模的大小。2017年,我国普通小学、普通中学、普通高中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合计为2.05亿人,按照每人每年购置春夏和秋冬两套校服计算,2017年的校服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00亿元。此外,考虑到还有其他私立学校、贵族学校、国际学校等学校的在校生未统计在内,现有校服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将更大。
一方面,0-6岁孩童这部分群体将成为校服未来几年的新增消费者。2012-2017年,我国新增出生人口数总体呈波动增加的趋势。数据显示,虽然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出生人口仍然多达1723万人。由此可见,尽管近6年新增出生人口增速较慢,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导致新增出生人口总体规模依然庞大,达到1.01亿人,而这部分人将在未来几年内对校服产生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未来国家将大力鼓励生育,优化人口结构;使得将要出生的人口也将对校服产生持续不断的需求。2012年至今,人口出生率始终保持在12‰以上,并在2016年达到顶峰。
此外,完全放开二胎政策对生育的影响,使得新增人口将不断增多。预计未来3-5年内,每年会增加500万左右的二孩。未来大量新生儿的出生,将对校服行业形成长期需求。
根据未来国家0-6岁的孩童以及新生儿对校服新增需求的影响,预测在2020年,我国校服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大关,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