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后的百丽活下去了吗?根据报道消息,去年高瓴集团、鼎晖投资牵头的资本财团,宣布将以531亿港元私有化百丽,百丽的两位创始人最终以套现百亿而离场。而百丽高达531亿港元的收购金额,也刷新了港交所的最高纪录。但2018年双十一期间百丽占据鞋靴行业第一,可见退市后的百丽活的更好。
据了解,百丽退市的动因在于转型失败,业绩连续暴跌,出现了“关店潮”。在2015/2016财年中,百丽关店数目达到了366家。它于 2007 年上市,最高市值曾超过 1400 亿港元。自 2014 年以来,百丽的业绩就在衰退:净利润下跌且幅度变大,鞋类产品同店销售连续 13 个季度下降。主要是因为百丽占优势的百货渠道被电商和购物中心等新生渠道分流;女鞋品牌竞争加剧;另外消费趋势更迭变化快,百丽并没有紧跟潮流。但私有化退市并不就是企业的末日,并不意味着企业就此沉沦。事实上,退市后的百丽只是在调整自己过去盲目开店的策略,试图找到更加合理的发展模式。百丽私有化的目的,是为了不受资本市场过多的干扰从而实现转型。此次私有化交易完成之后,高瓴资本和鼎晖投资计划向其投入财务和运营资源,合作探索尝试新的零售模式,实践一系列转型及创新举措,并在技术、物流及人才方面投放大量资源。
2018年双十一,百丽集团鞋、体、服三大业务线上销售9.68亿元,仅1小时53分超越去年全天成交,同比增长71%。更难能可贵的是,同期线下销售增长也超过18%,并创下单日销售额新纪录。
在天猫时尚鞋靴行业前10名中,集团旗下品牌占据5席,其中,创始品牌百丽BeLLE荣登榜首,同比增长87%,鞋类业务牢牢占据鞋靴行业第一的宝座;京东耐克(滔搏)品牌授权店勇夺京东运动行业第一,集团整体运动业务更是带来同比大增110%的惊喜。
从2017年双十一取得同比30%增长,到2018年618同比41%增长、双十一同比增长71%,集团保持高质高速增长、实现连连突破,最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聚焦客户”价值观,以大数据为驱动重构人货场,实现新零售全渠道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更佳的服务体验。
靴是一种鞋类,穿着于脚上并最少掩盖脚掌、足踝,可伸展至小腿甚至膝盖。靴可有各种不同的高度、颜色、物料及样式,大部份有明显的鞋跟。
我国鞋类行业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增长率平稳下降,竞争能力较弱,行业已处于成熟期。近年来,中国制鞋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但受人工成本上涨、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同质化竞争等因素影响,我国制鞋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上市公司市场份额分布情况来看,男鞋奥康国际市场份额在 2013 年达到最低点后,因其主营男式皮鞋类,竞争对手较少,叠加公司供应链改革、经营管理有所改善,市场销量逐年上升;女鞋上市公司市场份额处于逐年被压缩的状态,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选择余地更多,海淘、小众品牌、时尚快消服装品牌延伸至鞋类等因素挤占品牌女鞋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数据来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