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国服装行业面临新兴国家挑战,相关数据显 示,截至2009年,我国纤维加工量达到3780万吨,占全球的一半,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远远超出其他国家。即使是在金融危机时 期,我国纺织业的领先优势都没有被减弱。但是,近期以来,很多新一季的国外春装品牌产地纷杂,产自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墨西哥等国家的服饰陈列在品牌店 内,而遍寻下来,“中国制造”的服装却不多见。很多国家正在以更低的劳动成本和关税加紧追赶我国。
长期以来,我国凭借密集的劳动力,便利的投资环境和较低的生产成本,吸引了很多国外服装制造商。但是,近年来,很多东南亚新兴经济体国家以更低的劳动成本和关税转移了很多国外制造商,日本等大型服装厂商正在加速将生产重心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
中国报告网行业分析师指出:近期来,越来越多面向百货店的高单价商品的生产开始向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服装制造业的优势并不明显,对国外制造商的吸引力呈现下降趋势。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我国纤维加工量达到3780万吨,占全球的一半,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远远超出其他国家。即使是在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纺织业的领先优势都没有被减弱。但是,近期以来,很多新一季的国外春装品牌产地纷杂,产自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墨西哥等国家的服饰陈列在品牌店内,而遍寻下来,“中国制造”的服装却不多见。很多国家正在以更低的劳动成本和关税加紧追赶我国。
国外服装制造商转移制造基地,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工费暴涨。近年来我国服装制造业工人的劳动费用不断增长,尤其是东南海地区,即使工资很高,都出现了用人荒的现象。而缅甸等国的人工费相比中国却非常低廉,仅为中国的1/5,并且保证人员供应非常容易,此外,缅甸等国可以适用日本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惠关税制度”,所以产品出口日本可免征关税,而这个优势也将体现到售价中。这些都吸引了国外制造商的目光,从而纷纷转移到这些新兴制造国家。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裘皮服装市场发展现状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2013-2017)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