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此状况,业内企业同时传出不同的声音:“危机存在,虽然无可避免,但其同时又有很好的商机”。记者在采访中国真皮鞋王、中国驰名商标企业――温州吉尔达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进华时,对此得到了验证。
危机中存在商机
余进华对记者说,虽然金融危机给制鞋行业的内外销带来较大影响,但鞋毕竟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万年青产业”。我们认为,金融危机主要影响在高档名牌和质量低劣的消费品,中低档品种若保持在价廉物美,其市场前景应该仍然还是乐观的。因此,我们面对金融危机,一不惊慌、二不麻痹,从去年开始,就在经营与管理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从勤练内功上下工夫,把重点放在优化企业管理上,在管理上不断改善与提高。今年,吉尔达特地支出高额费用聘请上海的一家知名咨询公司的专家在公司进行跟踪指导,把今年确定为“发展耕耘年”,把明年定为“产业提升年”,把后年定为“品牌价值年”,在危机中调整,捕捉发展机遇。余进华介绍说,在目前不少小鞋厂顶不住金融风波的大风大浪情况下,市场便成为重新洗牌的好时机。在这种洗牌的过程中,我们就着重于练内功、拓市场,在营销上,加大团购的营销力量,按我们年初的计划,今年一季度已经完成年度团购任务的一半以上,外贸订单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多。
记者在温州采访时了解到,温州制鞋行业市场总体尚觉乐观,一季度鞋类累计销售收入59.96亿元,同比增长0.59%;累计出口总值5.8亿多美元,同比增长0.48%,其中3月份单月出口总值1.81亿美元,同比增长26.63%。
地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余进华说,金融危机从一个侧面说,不仅国际性的反倾销、技术壁垒等贸易保护主义不断产生,而且国内的地方贸易保护主义也明显抬头。
他举例说,今年初,吉尔达鞋业在某省公安系统参与团购的单鞋、棉鞋和凉鞋的投标中,以单鞋的第一名和棉鞋、凉鞋的第三名中标,本可获得7万双鞋的订单,但由于当地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干预,将订单转给了当地的制鞋企业。仅此一项,吉尔达就失去了逾千万元的销售额。
温州市鞋革协会要求业内企业,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要不等不靠,苦练内功抓研发,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采取与世界名企、国内科研院校合作研发等方式,进行高科技的开发运用,在、创新、功能、科技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同时,要强化品牌意识,积极培育自身品牌。
给企业创造协调宽松环境
在吉尔达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了一些呼声。余进华说,目前,我们不仅面对的是金融危机的压力,而且还面对着国内宏观环境造成的企业负担过重和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的压力。他说,这种压力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劳动法》的过快出台,与目前企业发展现状不协调所造成的被动的压力;二是员工的养老保险,没有实行全国统筹,不能跟随外来员工随身享受,从而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享受,以致员工自缴的部分企业无法收缴过来,造成企业社保工作的被动。他举例说,按规定,员工的社会保险,用工企业承担16%,员工自己应承担8%,应缴103元。员工不愿意在于保险金的企业部分无法跨区域转移。对此,该公司还就“养老、生育、失业、工伤”这四个险在200名员工中作了愿意不愿意参加保险的问卷调查,结果,发了200份问卷,收回的180份,答案全部是不愿意。为此,该公司为解决员工的急难问题,成立了一个“员工互助基金会”,员工每月出2元,企业每年拨一点,实行专款专用,这办法也确实奏效。三是要求政府切实服务、真正引导好企业,为企业搭建好走出金融危机困境的平台,如利用政府的信息、联络等资源,搭建出口、商务的平台,帮助、引导企业走出国门。四是尽量能创造一个让企业能公平竞争的条件与政策。如国家有关部门最近出台的出口折汇的政策,我们也应该可以享受。五是政府要引导国内的大商场、商店,在目前的金融危机下,能否放下一点架子,让国内大中等企业的牌进入销售,以给我们创造一个产品销售的好环境。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