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经济下滑和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受阻等影响,最近一段时期,我国棉纺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并进一步传导到棉花加工、收购、生产环节,形成棉花产业链一系列价格倒挂,下滑势头明显,全行业面临巨大亏损风险。
棉价不涨反跌棉农入不敷出
10月中下旬,正值棉花采收高峰期,在全国著名的棉产区江汉平原采访发现,今年这里的棉花产量大幅下降,棉花收购价格却不涨反跌,棉农辛辛苦苦忙一年,大都入不敷出,不赚反赔。
地处江汉平原的天门市、潜江市,是全国第一批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市,两市棉花年产量都曾突破100万担。天门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农艺师杨启悦说,今年8月中下旬,在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天门连续两次遭受低温连雨天气,棉花产量平均下降20%以上,多的达40%。而今年农资价格大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棉农投入猛增。但棉花减产并没有带来相应的价格上涨,相反今年棉花收购价格大大低于去年,棉农两头遭受挤压,叫苦不迭。
天门市岳口镇张越村村民余首臣是远近闻名的种棉能手,今年种了8亩棉花。他说,今年遭了天灾,村里籽棉亩产平均只有300多斤,多的只有400多斤,比去年的五六百斤少了一截。还有农资涨价厉害,有的价格翻了一番,他每亩投入成本超过800元,比去年平均多投入两三百元。
余首臣算了一笔账,今年一斤棉花收购价格最高只有2.70元,不算投工投劳,每亩还有两三百元收入;算上每亩30多个投工的话,就赔了。村里一般棉农比他产量低,赔的更多。
湖北省农业厅调查显示,今年全省棉花普遍减产,单产籽棉仅为320斤/亩,比去年同期减少90斤,减幅达21%。
同时,全省棉花收购价格却一路走低,开秤价基本上就是最高价。10月下旬时,天门、潜江两地收购均价最高为每斤2.78元,低的只有2.40元左右,而去年均价达2.95元。
进价高于销价棉企亏损收购
一方面,棉花种植成本大幅增加,而棉花收购价格持续下跌,棉农普遍观望、惜售;另一方面,受全球经济下滑等因素影响,国际国内市场棉花需求下降,销价低于进价,收购加工企业收得越多亏得越多,纷纷慎收或停收,陷入两难。
位于天门市的昌丰棉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水平说,今年棉花市场行情不好,沿海一些棉纺企业纷纷倒闭,棉花需求不旺。天门市今年棉花收购直到9月28日才开秤,比往年推迟了近一个月。目前,公司仅收购皮棉10万担左右,不足去年收购量的一半。
湖北银海棉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北省最大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总经理吕仁伦说,今年感觉棉花收购可能是建国以来最难的。去年棉花收购均价为每斤2.95元,今年因成本上升测算应为3.0元以上,但农发行给出的是2.60元的指导价,按这个价根本就收不了棉花。即使前段时间均价达2.78元,农民交售也不积极。目前公司只完成收购皮棉50万担,不到收购计划的1/3。
同样,农发行也是陷入了“放贷不行,不放贷也不行”的窘境。农发行潜江市分行行长许良东说,为控制资金风险,今年农发行实行了贷款上线和收购价格警戒线“双线”政策,制定了每斤2.60元棉花收购指导价。然而,即使按这一价格收购,企业的收购成本也达1.15万元/吨(皮棉),再加上财务、加工、运输、保管成本,以及每吨200元的利润,售价需达1.29万元/吨。而目前市场价格为1.22万元/吨左右,刨去利润,每吨净亏500元。象银海公司,按2.75元的收购价计算,只有销价达到1.3347万元/吨才能保本,目前都是亏损收购。
产业凸显亏损风险棉花稳定面临挑战
棉花产业涉及到种植、收储、纺织、印染及服装等多个环节,产业链长,产业规模庞大,且是我国外贸出口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专家表示,面对当前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和复杂的国内外棉花市场形势,棉花产业出现一系列价格倒挂,凸显了巨大亏损风险,将对棉花市场稳定和明年棉花生产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尽管价格倒挂导致一部分收购企业慎收直至停收,但仍有一部分收购企业还在维持收购,“赌”的心态较浓,寄希望于棉花市场价格止跌回升。
潜江市熊口农场所属的江汉棉纺厂全部使用自有资金收购棉花,由于没有贷款利息负担,前期收购均价每斤达2.95元。10月18日开始,工厂开始将收购价降为每斤2.8元。尽管如此,这一价格仍然普通高于周边地区,每天吸引农场和周边棉农在工厂收购现场排起了售棉长队。
厂长曾祥华说,目前,国际棉花价格已跌至8400元/吨,进口中国到岸价也仅为9500元/吨左右,大大低于国内棉花收购成本。他们之所以继续收购,主要是想“赌”棉花市场价格止跌回升。
农发行潜江市分行行长许良东提醒说,这种心态蕴藏了巨大亏损风险。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没有结束,再加上国际棉花供求的影响,未来棉花市场的走势谁也说不清。
另外,棉农入不敷出将对明年棉花种植产生不利影响,潜江、天门两地官员均表示明年棉花种植面积将面临大幅度萎缩,市场稳定面临挑战。
避免产业大起大落相关政策亟待完善
专家称,我国棉纺产业比重大,棉花需求量也大,1/3左右要靠进口。棉价的暴涨暴跌不仅影响到棉花种植面积、产量的稳定,而且影响棉纺全行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遏制当前棉花产业下滑势头,稳定棉花生产和市场供应,稳定价格,避免产业出现大起大落。
首先,要完善棉花保险、补贴等相关政策。万扩军说,有关部门应对棉花保险进行试点,建立完善棉花保险制度,提高棉农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
其次,完善收购定价机制,实行最低保护价政策。调查了解,目前我国棉花的定价权并没有完全放开,发挥资金主渠道作用的农发行负责制定棉花收购的指导价。
再次,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提高国际市场话语权。吕仁伦说,我国棉花市场放开后,企业一涌而上,门槛低,目前全国有小轧花厂18000家,小的厂一年只轧花四五百吨,规模小,市场棉花少了纷纷抢收,棉花多了反而不愿收,价格暴涨暴跌;再加上缺少规模企业,在国际市场没有发言权,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另外,加强棉产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田水利尤其是小水利“吃老本”问题;适度土地流转,组建棉花专业合作社,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种植水平和规模效益等,也是基层农业部门和有关专家呼吁引起重视的重要内容。
中国农业银行12日公布,该行紧急出台8项信贷服务“三农”措施,落实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关部署。明年新增“三农”和县域信贷投入规模1000亿元以上。
一是以农田水利、清洁能源、化肥农药、水电路气等行业为切入点,加强对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在授信额度内提前投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促进城乡产业融合。
二是立足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构建差异化的县域中小企业信贷制度体系,加大信贷规模倾斜力度,积极推行小企业客户名单制管理。积极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努力研发小企业自助可循环贷款。
三是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和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加大对国家重点建设区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健全农村市场体系,重点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涉农商贸集团;支持农村地区改善交通状况和人居环境。
四是加大惠农卡发卡力度,切实改善农民贷款难的问题。2009年,农行计划发放惠农卡2000万张以上,未来3年力争发行惠农卡1亿张,覆盖全国50%左右的农户。
五是加强对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改造的信贷支持。推进优势粮食产业带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基地建设、技术改造和季节性收购。到2011年,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覆盖面分别达到90%和60%以上。
六是认真做好灾后重建各项金融服务,在灾后重建授信近300亿元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信贷配套资金投入力度。
七是支持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工程、优质粮食工程、粮油棉收购、农民财政补贴、动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等的金融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以及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开发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
八是不断探索服务“三农”的新途径。稳定和发展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和业务;建立和完善县域事业部制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投资组建村镇银行等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组建农村保险公司、农业金融租赁公司和发起设立“三农”发展基金等,多渠道探索服务“三农”新途径。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