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最艰难的一年。”这是珠三角出口企业的普遍共识。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扬、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出口退税降低、人民币升值加速、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中外贸易战频频……层层乌云笼罩在上空,广东出口企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
一度被称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到底怎么了?
内忧外患下,企业饱受煎熬
“珠三角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就如同一张越来越紧的网。”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区域经济学专家丁力形容道。珠三角生产成本的上升,已经让企业连呼“难以承受”。大同金威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炎威算了一笔账:5年前,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是600~700元/月,现在已经提高到1600元。即便如此,招工难的问题日渐凸显。去年春节过后,有30%的工人没有回来上班。显然,廉价劳动力在珠三角已经不再容易找到。
对企业来说,除了缺工,压力还来自于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水电费用、厂房租金等等。以中山玩具为例,大部分产品属于塑胶玩具,受国际油价影响,玩具的原材料成本平均上升40%左右,其中塑胶原料上升40%至100%不等。尽管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但产品价格却没有水涨船高。
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也“吃掉了”出口企业相当一部分利润。中山市一家玩具企业的负责人说:公司年出口额约400万美元左右。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公司直接收益便减少了250多万元人民币。“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将近200万元的收益缩水,简直是难以承受的打击。”
珠三角出口企业似乎已经进入一个怪圈:出口量越做越大,利润却越来越少。林峰(化名)是珠三角一家塑胶制品生产商。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他便开始从事塑胶制品行业,其90%以上的产品出口海外。在他的记忆里,那时出口产品的利润能轻松达到10%以上。让他失落的是,现在的产品出口量已是原来的10多倍,可是利润却锐减到可怜巴巴的2%~3%。“企业稍不留神,就可能会出现亏损。”林峰忧心忡忡。
雪上加霜的是,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拖累,珠三角出口企业拿到的订单也在急剧缩水。佛山市南海芭芭拉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詹永瑞说,该企业生产的鞋主要是出口到欧美市场,今年以来,美国的订单少了30%。以前美国采购商会提前计划好,每三个月下一次订单。现在有时四五个月才下一次单,并且订单量少。
在内忧外患夹击下,出口企业饱受煎熬。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占全国出口近三成的外贸大省广东,开始出现出口回落的迹象:上半年广东省出口1878。3亿美元,增长13%,低于全国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达13。5个百分点。
“以前的老路为何走不通了”
“没有谁愿意倒闭,但是能否撑下去仍是个未知数。”与珠三角大多制造商一样,林峰早已习惯了低成本运行。当“低成本时代”渐行渐远,他下意识地觉得“日子不好过了”。事实上,林峰的担忧,也是珠三角大多数出口企业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毫无疑问,一直顺风顺水的“广东制造”正面临一场大考。刚刚出炉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东莞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出现30年来首次负增长,签订投资合同减少57宗,负增长幅度为13%~14%;1至5月全市关停转移外资企业共405家,同比上升36。4%。
“走了十几年的老路,为什么突然就走不通了?”珠三角企业也在苦苦思索。丁力表示,珠三角制造业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底端,大多是以贴牌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低成本、低价格是其生存的基本策略。事实上,珠三角出口产品的真实附加值并不高。珠三角一位灯具制造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支2U的节能灯管,5。8元左右的生产成本,出厂价格是6元,贴上国际品牌后对方的零售价格达到16元。也就是说,对方赚取10元的利润,我方仅仅赚取了2毛钱的加工费。
丁力告诉记者,随着成本与价格这种比较优势逐渐丧失,这类“广东制造”在海外的竞争力正在不断下降。既高度依赖海外市场,又毫无机会和能力主动出击海外市场,这是广东制造最大的软肋。
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也表示了同样的观点,制造业的困境基本是企业自身国际产业链定位的错误所导致。国际产业链包括“6 1”共7个环节,“6”是指制造加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而“1”是指制造,而目前国内很多企业还停留在“1”阶段。而“1”的特点是不但价值创造低,而且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一个简单的事例是在广东地区生产的芭比娃娃,在美国沃尔玛零售市场价格接近10美元。这中间9美元的价值就来源于“6”的各个环节,而这创造9美元的过程,就是郎咸平所讲的产业链竞争。在他看来,中国企业要想突破目前困境,就要从“1”进入“6”,进行产业链整合。
生存考验:迁移,还是升级?
在过去的20多年间,“广东制造”遍布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靠的便是“价廉物美”的通行证。在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下,“广东制造”的提价已成必然。根据东莞市长安海关的统计数据,今年前5个月,珠三角最大的制鞋基地东莞市共出口鞋子2。5亿双,平均价格为4。1美元/双,同比上涨27。3%。
丁力表示,尽管珠三角企业获得了一定的议价空间,但是大多数企业没有掌握定价权。要想按照实际成本上涨幅度增加单价,这在目前很难实现。林峰告诉记者,经过无数轮讨价还价,国外采购商勉强负担了一半生产成本上涨的费用,“比如,我们提出单价加0。5美元,客户只同意加0。25美元”。“只有掌握品牌、市场、销售渠道等等,企业才能真正掌握定价权。”丁力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诸多专家为珠三角企业开出药方——要么迁移,要么升级。
为了应对成本上升的压力,向成本更低的地方转移已成了许多珠三角企业的普遍选择。但事实证明,产业转移并非一劳永逸。早在六年前,全球最大的女鞋生产商之一华坚集团就开始转移到江西求生。出乎意料的是,这家原本打算至少15年不再迁移的企业而今却有可能再次“逐成本洼地居”。 华坚高层意识到,仅仅有转移是不够的,转移只能解决生存问题,而竞争力则来自产业升级。
而行业的洗牌和调整,成为产业升级的前奏。玩具制造业基地东莞,在去年专项整治后玩具出口企业由700多家减少到现在的472家,但今年上半年东莞口岸出口玩具的批次与货值同时增加,货值增长了22%。
“不少原为小企业生产的订单陆续被规范大企业所瓜分,从而使大企业竞争力更强,成长更快,而出口玩具产品的含金量也在提升,这是出口额变化不多的原因所在。”广东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解释。
对于产业升级,丁力提出了“生产型—市场型—创新型”三段论。“广东制造业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坐地经商’,对中间商订单的依赖性太强了!”丁力认为,眼下大部分珠三角制造商仍停留在功能单一的“生产型”阶段,未来如不及时强化面向市场的能力,成为既有生产功能也有销售服务功能的完整企业,难免遭到淘汰。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改变对中间商订单的依赖性,跨过中间商这道槛,从被动接单到主动接单。东莞一位家具制造商深有同感:“假如一张床垫的出厂价是100美元,中间经过进口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以336美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中间有三倍多的价差。如果能够减少中间环节,售价至少下降30%。这样产品就有了价格优势。”
丁力还建议,对于珠三角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没有技术永远受制于人,政府可以通过提供银行贷款、减免税收、优惠土地价格等手段,鼓励企业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