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底开始,聚集台商企业最多的广东省东莞市传来了撤资风波。有人士认为,在竞争残酷、优胜劣汰的背景下,企业面对困难不是急于易地搬迁,而应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的出路。
2008年7月7日上午,正是上班时间,位于东莞市东城区大塘头村的常登鞋业厂区大门紧锁,昔日热火朝天的工厂如今已人去楼空。
这家创立于1995年的台商独资企业,曾经是东莞制鞋业辉煌发展的标志,有着近4000名工人,其生产的各类高、中档运动鞋远销美国、欧洲等地。
8个月前的2007年10月24日,该公司突然宣布,为员工准备了逾4000万元经济补偿,单方面解除与员工的合同,停止鞋业生产。
公司此举留给员工们一个巨大的疑问。
台商撤资是少数
常登鞋业的“闪电”歇业,在东莞制鞋业中掀起轩然大波。随后,因陷入经营困局,台资企业外迁、关闭甚至逃匿的新闻不断,台商撤资的风波在东莞引起了一场“地震”。
单一粗放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缺乏自主创新和品牌竞争力,过分依赖廉价劳动力,使东莞这座“世界工厂”面临着一场危机。
台商丁先生告诉记者,在东莞制鞋业最集中的厚街镇,就有几十家企业相继倒闭或外迁。
丁先生于2007年底关停了在厚街的工厂,转移到越南胡志明市投资设厂。“那边劳动力价格仅为这里的五分之三,有各种优惠措施,目前招了5000多人。”他说,近年来土地、劳动力、能源价格大涨,工厂在东莞的鞋业生产大不如前。
东莞市桥头镇的台商张先生在大陆打拼了十多年,他创办的电子厂经历过几次起落,现在同样受工资、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和制造业低迷等因素影响,他将2/3的厂房转移到了越南和江西。“现在东莞的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了 770元/月,每月一千元的工资还雇不到人。”
2007年6月8日,东莞市凤岗镇一家名为晔盛电子的台资工厂倒闭,拖欠100多家供应商货款,估计金额达到四五个亿,而老板突然消失。
据当地一位该公司的债权人透露,这家企业是台湾奇克科技的生产厂,而奇克科技母公司为全球鼠标键盘行业第二大制造商。此后的9月份,东莞德基电子的老板又悄无声息地离开东莞,位于东莞大朗镇的一批房地产、机器设备和部分存货,全部留在当地。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东莞台企已经有500多家搬离东莞,这两年不断出现了一些台商企业关门倒闭现象,情况特别严重。”东莞市一位台资企业老板在谈及产业升级问题时,向媒体表示。而据广东省情调研中心发布的《2008广东省情调查报告(2007年度)》(经济形势篇)称,东莞约8000家台企中,在2007年有两成消失。
东莞市台商协会秘书长赵维南表示,确实有一些东莞的大型台资企业曾组团去印度、越南和柬埔寨考察,也去了内地的一些城市,但台企并没有大规模离开东莞,终止合同与新进的台企数量基本保持平衡。
“相对于东莞市5600多家台企来说,撤离的只是少数。”赵维南说。关闭的企业数量占东莞企业总数的5%~6 %,属合理范围;而且它们多是非常小的、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这其实是市场经济规律下的一种正常的流动。
转移还是转型
撤资风波的出现,使迷茫与不安情绪在台资老板中蔓延。而生产成本的增加,迫使他们在转移还是转型之间作出抉择。
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认为东莞未来还会是世界制鞋业的中心,东莞鞋业已经站到了新一轮洗牌和发展的“入海口”,必须谋变。东莞目前年产鞋约10亿双,占全球鞋产量1/10以上,其中大部分由台资企业生产,但多以加工贸易为主,中小企业众多,自主品牌缺乏。
张华荣说,东莞是世界知名制鞋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东莞已经形成世界鞋业产业链最完整的地方,而越南等地的制鞋业,都
要从东莞运输鞋材过去加工。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世界潜力最大的鞋类消费市场,这是谁都不愿意放弃的。“对亚洲各国,如缅甸、越南、印尼等我们都有合作,但是最有竞争力和发展空间的,还是东莞。”
鞋业转型做内销,必须提升品质,只有中高档的价位才可以在市场生存。张华荣的华坚集团开始注重设计研发,与裕元的股东宝成集团合作,建成中国最大的鞋业研发中心,目前在东莞的研发设计人员就有2800多人。
主管经贸工作的东莞市副市长江凌认为,从两年前开始,东莞确实有一些企业迁往越南、印尼等地,虽然这些国家在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比珠三角要低不少,但企业的综合成本如物流、配套等经常性成本,珠三角仍占据大的优势,尤其对那些大企业而言。
“简单出走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应进攻中国13亿人口的内销市场,这是东莞台商决定自己是转移还是转型的历史机遇。”一位熟悉东莞台商发展历史的专家告诉《法制周报》记者。
据悉,早期由台湾转迁东莞发家的台资鞋厂兴昂国际,已经作出跨越产业升级新门槛的行动:2007年该公司完成香港挂牌上市,募集港币28.82亿资金后,全面发力,抢攻内销市场。
台企兴昂公司的做法并非孤例,总部设在东莞的徐福记集团就是一个典型。徐福记集团从1999年开始立足东莞扩大国内市场,目前已成功地由一个靠国外订单生存的加工贸易企业,变成了一个在国内消费市场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企业。
“这场风波对台资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是一个市场调节和淘汰的过程,面临重新洗牌。一些具备一定实力的台资企业转型自创品牌,主攻内销市场;一些企业开始注重管理,提升技术,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东莞有十年从商经历的电子厂老板陈先生告诉《法制周报》记者。他说,一些迁往越南等地的台商朋友经常向他抱怨,当地的工人达不到要求,配套设施和产业链的形成还需要时间,加上现在越南爆发金融危机,“有些人投资失败只好又回来了”。
寻找自己的“奶酪”
遇到困境的东莞台商是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困境里,台商和东莞市政府都在积极寻找出路。
《法制周报》记者从东莞市台商协会获得了一份东莞市副市长江凌针对台商产业转型升级的讲话材料。今年2月29 日,他对全市的台商说,与其考虑把企业搬出去,不如考虑在东莞怎样实现积极的升级转型,使企业在东莞扎根,实现快速发展。
他将目前台商面临的困境看作“第二次创业”,“过去20年,台资企业在东莞成功进行了第一次创业,把在台湾的小企业搬到东莞来发展壮大。第二次创业,政府将全力帮助在莞台企实现转型,把企业做大做强。”
他认为,目前确有很多地方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成本比东莞低,但从产业配套关系、物流等方面的成本综合考虑,东莞的投资优势则更加优越。
“到那些地方投资现在具有一些优势,但若干年后企业同样会遇到东莞现在存在的问题,依然要去面对。如果不主动转型,企业就会像候鸟一样,没有固定归宿。”
台升家具公司的财务经理林怡宏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曾向媒体表示,台升也看到了搬迁之后的问题,“如果把企业搬到越南,可能十年后,越南的经营成本也会抬升到今天的东莞水平,企业到时候仍然会受不了,那个时候企业搬到哪里去? ”
“转型和升级并非一日之功,转内销和品牌塑造也需要时间和资金实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台商告诉记者,目前他在东莞已经不准备扩大投资,只维持原有规模,另外着手准备去内地投资,但规模不会太大,以实验性为主。
江凌在演讲中还提到了几项惠及台商的措施:海关将出台一系列有利企业内销的政策,建立保税物流区;正在考虑将相关科技政策和每年10亿元的科
技发展资金帮助台资企业升级转型;尽可能降低对台商的收费标准。东莞还将在台湾事务局设立专门的台资企业升级转型辅导中心。“政府主动让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叶宏灯是20世纪80年代末首批入莞投资的台商之一,曾连任东莞台协第二、三届会长,现在是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董事长。他认为,台企的转型升级更有可能从台商熟悉领域的产品改良、市场开拓入手,但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政府在金融扶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援手,若政府先做好转型升级的基础工程,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台企外迁10年前就有,现在的情形并没有传闻中说的那样可怕。东莞应想办法将留在当地的企业‘扶上马、送一程’。”他告诉《法制周报》记者,台企“孤岛化”是事实,政府与台商心态要都调整。“应利用资本市场把民间资本盘活到制造业。短期内中国中西部地区和越南等国对‘东莞制造’冲击不会太大,东莞应把握今后3~5年的黄金时间,快速转型升级。”
他认为,劳动力和原材料上涨、《劳动合同法》实施、人民币升值……都只是表面因素,台商遇到的最核心问题是全球需求下降与竞争加剧的矛盾,使得竞争优势削弱。“逐步将两头在外的经营模式转变为外销、内销并举,逐步升级、提高竞争力。我们才能在全球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格局中赢得自己的‘奶酪’。”他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