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东部沿海省份:谋求领跑纺织产业升级

中国东部沿海省份作为纺织工业密集地区,纺织加工能力在全国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技术水平也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就拿印染产品来说,仅浙江一省的产量就占了全国产量的50%,而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和山东五省产量加起来,占到全国产量的90%以上。所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今后的几年中,做科学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领头羊”,非东部沿海地区莫属。

  不可避免的深刻变化

  今年以来,政府减少外贸顺差的系列举措,如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率降低,使大多数出口型企业的产品结构受到质疑;而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用工成本的增加,原材料、燃料和水的价格上涨,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环保指标的提高,节能减排任务的落实,再加上最近政府对加工贸易作的新规定,都让纺织企业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政策上的改变,对企业的赢利能力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但是,也有人不这样看。东华大学现代纺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俞建勇教授认为,政策层面上的“釜底抽薪”,对纺织企业加快创新步伐是“猛击一掌”,对解决纺织行业在快速发展中积累起来的结构性矛盾是一剂治本的猛药。

  俞建勇认为,多年来,纺织业结构性矛盾表现在过于依靠数量型增长,而在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过程中阻力重重。因为政策环境的约束力不够,每个企业都可以简单地从数量增长模式中得到好处。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自从联合国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来,各国政府对传统工业化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们开始关注产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从根本上否定了生产能力“单兵突进”的模式,认识到生产能力的发展实际上受到了资源承载能力的极大制约。因此,资源的可再生利用、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构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

  俞建勇认为,纺织原材料的拓展和水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是最值得企业关注的事情,因为基本要素条件的改变,可能引发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例如我们现在占纤维总量约70%的化纤用什么取代?目前,就是把全世界的玉米都用来生产聚乳酸纤维(即玉米纤维或PLA纤维)也还是不能取代涤纶;我们发明的少水或无水印染工艺相当不成熟,还不足以取代现有的印染工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太多的难题需要我们去破解,一个新的生产系统的形成,决不是简单的取代过程。

  企业家的反应和探索

  东部发达省份一些有实力的企业的领导者,也在对因环境改变而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在实践中进行着艰难的摸索。

  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忠就被如何在国内培育黄麻资源的难题所困扰。自从紫荆花发明和开发出摩维系列产品以来,国内纺织业对黄麻纤维的需求加大。除了在孟加拉国等地建立原料供应基地外,刘国忠特别希望把已经萎缩了多年的国内黄麻种植恢复起来,在他看来,这不仅能解决企业的原料供应问题,对解决“三农”问题也有极大的帮助。但他也知道,这是一个庞大的系列工程,不是一个企业所能完成的。

  青岛凤凰印染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戴守华最近也有些发愁,他希望行业组织的领导能帮他联系麻和丝绸面料方面的专家,针对国际蜡染产品的高端市场开展产品开发工作。同时,他也希望联系一些标准制订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专家,修订出比国家标准和客户标准更严格的企业标准,并且在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及时进行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报,使公司在地方、行业和国家的科学技术奖项的申报工作上也能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

  在戴守华看来,“产品有特色,技术有绝招,营销有渠道,品牌有名气”只是说明企业上了个台阶,要真正打造一个经得起时间和市场考验的百年品牌企业,凤凰公司眼下急需补上的功课还有很多。戴守华把这种发愁称为“甜蜜的苦恼”。在凤凰产品的交货期已经排到2008年下半年的情况下,戴守华又四处张罗着联系自动化控制、产品设计开发、质量检测等方面的人才,琢磨着如何进一步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上述企业家的诸多烦恼,俞建勇认为,在中国纺织工业发达的东部地区,不少企业已经在经历着重新定位和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的深刻变化。

  俞建勇关注和研究纺织产业结构方式的演变已经多年,在他看来,和比较优势、区域布局、产业集群的变化相比,产业发展模式的改变具有更深刻的意义,也具有更长远的影响。例如在国际上,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已经由单个企业的打拼,转向整体供应链或区域经济整体实力的打拼,这既是比较优势、区域布局和产业集群的突破,更是产业发展模式的改变。

  俞建勇认为,在经济发展模式悄悄改变的条件下,企业必须在从创意设计到加工制造,再到市场营销这一整条产业链中进行重新定位,并在运营模式上进行不断的创新。

  俞建勇说,在产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前提下,依托高新技术实现富足供给是未来纺织业的唯一出路。他举例说,数码成像技术不仅打垮了全球最大的胶卷供应商,还创造出一个比过去胶卷市场大得多的数码技术消费市场。纺织行业今后也将从主要提供衣着产品向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各个领域迈进,比如在居室和环境的装饰材料、户外运动和体育竞技装备等方面,许多高技术含量的纺织产品都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和应用。另外,纺织品也将为各种尖端学科和技术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并要成为这些高新技术的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只有这样,纺织工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足供给,满足全人类不断增加和提升的消费需求。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7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为268亿美元 其中服装出口额同比下降3.6%

2024年7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为268亿美元 其中服装出口额同比下降3.6%

具体来看,7月我国纺织品出口115.4亿美元,同比增长4%,环比下降5.8%,服装出口152.5亿美元,同比下降3.6%,环比增长0.7%。1-7月纺织品出口808.6亿美元,增长3.3%,服装出口889.8亿美元,下降0.8%。

2024年08月09日
防晒服成为服装行业快速增长细分领域 一季度国内防晒服销售业绩暴增

防晒服成为服装行业快速增长细分领域 一季度国内防晒服销售业绩暴增

随着防晒衣热度的增长,品牌服饰加速布局,除蕉下、觅橘、Ohsunny、茉寻等专业国产新锐品牌之外,探路者、安奈儿、稳健医疗、波司登、安踏体育、李宁等在内多家上市公司,已相继布局防晒服这一细分赛道,同时,优衣库、无印良品等快时尚品牌也纷纷步入。

2024年06月19日
纺织服饰行业:2024年一季度深市上市企业合计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增长

纺织服饰行业:2024年一季度深市上市企业合计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增长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业绩表现方面,深市60家纺织服饰领域上市公司在2024年一季度实现稳步发展,前述60家公司2024年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4.13%;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11.47%。

2024年05月27日
汉服行业:春节期间电商平台汉服搜索量暴涨 曹县汉服产业销售额超3亿元

汉服行业:春节期间电商平台汉服搜索量暴涨 曹县汉服产业销售额超3亿元

随着汉服的频繁出圈,同时也带动了相关地区经济发展,比如说山东菏泽市曹县,曹县我国汉服和演出服主要生产销售基地之一,在2023年曹县汉服销售额超70亿元,而根据曹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数据显示,在今年春节期间,曹县汉服产业销售额更是超过了3亿元。

2024年02月27日
横向对比我国滑雪产业渗透率仍旧不足  未来滑雪服行业日常化需求潜力较大

横向对比我国滑雪产业渗透率仍旧不足 未来滑雪服行业日常化需求潜力较大

目前冰雪旅游热度十足,行业发展也迈入了新阶段,而滑雪作为冰雪休闲旅游的一种,目前也是热度暴涨,数据显示,11月以来,全国滑雪场门票销量与2019年相比增长147%。在此背景下,滑雪服市场需求也愈发旺盛。

2024年02月01日
成本被推高后我国羽绒服整体价格上涨 国产羽绒服单价甚至卖到7000元

成本被推高后我国羽绒服整体价格上涨 国产羽绒服单价甚至卖到7000元

冬季已到,寒风呼啸,羽绒服正是售卖的高峰期,但近期,“国产羽绒服买到7000元”话题冲上热搜,成为人们热议话题,那么价格高的原因在哪里?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今年羽绒服的整体价格相比去年同期上涨30%左右。

2023年12月27日
“双十一”服装类出一匹黑马 鲨鱼裤销售量激增

“双十一”服装类出一匹黑马 鲨鱼裤销售量激增

根据SINSIN品牌发布的双11战报,半个月的双11,全渠道累计售出265万条鲨鱼裤,完成了3.2亿销售额,接近去年全年销量,即便销售高,SINSIN品牌也没有懈怠,不断创新裤型,尽量满足多数消费者需求,推出了鲨鱼裤4.0版本。

2023年12月25日
足力健海外第一家门店业绩爆火  国内老人鞋行业标准有待完善

足力健海外第一家门店业绩爆火 国内老人鞋行业标准有待完善

2023年10月,足力健海外第一家门店“ZULIZ”正式在新加坡开业。据悉,开业当天门店就取得日销售量超100双,销售额近5万,店铺日坪效达1319元。

2023年11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