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脑电波控制升降的无人机、在水中自由游动的仿生机器鱼、自己会演奏乐曲的钢琴……在2016年全国双创活动周期间,高新技术产品扎堆亮相,令人“脑洞大开”。这些高新技术产品大多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创客们创造,显示出当下创新创业的火爆。
当下,创新创业的火爆得益于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民间活力、催生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引领中国经济走上创新之路的重要举措。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持续推动,全国上下创业创新的热情得到了充分的释放。特别是在稳增长、促就业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相关统计显示,2015年平均每天有1.2万家市场主体诞生,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比上年提高了6.8%,这些创新主体具有很强的市场活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巨大能量。
创新创业火爆 大量优秀企业涌现
《神笔马良》是不少人小时候的回忆,拥有一支神笔是很多人曾经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经可以变为现实。不过,这只神笔不是帮助学生画画,而是充当学生的“家庭教师”。
据了解,这是一支智能笔,通过加载了后台的人工智能系统,学生用智能笔来答题,系统就能对学生答题的数据进行全过程采集,一键传输至云端,后台系统就能对学生在这一学科的学习力进行画像。
这支笔由成都准星云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改变了老师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在传统模式下,从学生写作业、老师批改到学生改错的过程,一般需要2-3天,使用准星系统评测作业,可以当天作业当天改,完全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和认知规律。
可以说,准星是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的颠覆。该公司CEO林辉表示,手写识别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是运用平台进行评测的重要前提,现在准星云学在实际场景中的手写公式识别率已经超过世界排名第一的法国VO公司,目前拥有十几种语言的识别技术储备。2015年,该公司已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10余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近期又将申请专利百余项,其中不少专利技术属于全球首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像准星云学这样的科技企业正在异军突起。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2015年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2.4万家,目前中关村拥有上市企业28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358家。今年1-8月,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1万多家,平均每天诞生45家,其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90%以上属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
科技型企业在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呈现高成长性特征。以中关村为例,百度、滴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6全球50家最具创新力科技公司”,其中百度位居全球第2;中关村新创办企业占“2016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创新企业100强”一半以上。
目前,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作为创新引领者,正成为各地重点打造和扶持的对象。不少省、市还出台科技型“小巨人”培育计划列入“十三五”重点工作。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带动力,正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高新区成主力担当培育企业成长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创新创业最集中的区域是高新区。”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表示。
据了解,2015年国家高新区新注册的企业超过19万家,同比增长超过20%。科技部火炬中心与长城战略咨询近日联合发布的《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6双创周特刊)》显示,国家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全国70%以上;全国4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在国家高新区。
在科技型企业中有一批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企业被称作“瞪羚企业”。目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州高新区、西安高新区等国家高新区都出台了“瞪羚计划”。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报告》显示,高新区瞪羚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这期报告遴选出2085家“瞪羚企业”,较上期报告的“瞪羚企业”数量增加了近200家。“瞪羚企业”发展质量优异,高新区“瞪羚企业”业绩表现全面大幅高于高新区平均水平,80%以上“瞪羚企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瞪羚企业”的突出表现,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下国家高新区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结果。
“高新区是科技与经济结合最好的实践。”张志宏表示,高新区在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三个做法:一是持续不断地聚集创新创业要素;二是持续不断地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三是持续不断地培育一些创新型小企业。
通过上述做法,创新要素不断聚集,使得高新区成为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区块。据了解,146+1家国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753所最优秀的高校,还有超过2400多家科研机构。截至2015年年底,146+1家国家高新区拥有创业服务机构1764家,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1376家,包含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47家,分别占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2533家)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33家)的54.3%和51%。
政策助力“双创”引领中国经济阔步前行
创业创新要素的聚集、创业服务载体建设水平的提高,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培育作用十分明显。统计数据显示,高新区14%的“瞪羚企业”入驻或毕业于孵化器或加速器。
因此,国家近年来完善创业环境,在加快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业平台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引导。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2500余家,全国上报众创空间名单2345家。创新创业技术平台不断完善,培育和认定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4000多家。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创业导师达1.3万名,累计辅导企业3.4万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小微企业服务活动15.84万次,服务企业183.58万家(次)。
为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促进众创空间专业化发展,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服务,更大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7月,科技部印发《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工作指引》,公布首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名单,鼓励依托主体结合自身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专业化众创空间在资源开放共享、细分领域的创新创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与转化、人才创新创业活力释放方面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
比如,依托TCL集团建立的智能硬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全面开放共享TCL集团技术研发、供应链、制造能力、市场推广等资源,成长为深圳市最大的智能硬件、互联网电视、产业互联网领域的众创空间,支撑了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依托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建立的光电子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向创客开放创新资源,使产学研紧密结合,累计孵化高科技企业89家。
针对备受关注的创业投资问题,今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扩大创业投资规模,促进创业投资做大做强做优,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创业投资品牌,推动我国创业投资行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从效果来说,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激发了全民创业创新的热情。市场主体大量涌现,大学生、留学归国人员等群体大量投身到创业中,包括很多农民工返乡后就地开展创业。从数字来看,去年我国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同比增长20%以上,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同比增加61.9%。
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已经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效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引领中国经济阔步前行。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