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救市政策接二连三 无一机构做多

基金节前加仓节后反手做空

我们从两种分类的方式来统计从10月6日到10月8日前三天的机构交易情况(见表1)。节后三天,券商和基金账户买卖净额为-68亿元。结合G字头席位买卖净额为-50亿元的表现,可以看出,券商自营盘卖出了18亿元,而基金一改节前做多的态势,三日合计卖出50亿元。

从法人账户和T席保险资金席位来分析,分别卖出17亿元和11亿元,可见,保险资金依然在做空,对后市仍然不看好。而大小非依然在卖出,只是三天中共6个亿的卖出量并不算大。通过这个分析,我们可以看到,9月18日后做多的基金,已经开始反手做空,成为市场最大的空头主力。

QFII抽逃资金双管齐下

我们统计的10月6日到10月8日,资金净买入和净卖出的前10大席位(见表2)。从单席位对比,可以看到,卖出席位单席位金额远远大于买入席位,买入前10大席位合计12.79亿元,而卖出前10大席位合计卖出29.99亿元;卖出席位的集中度远远高于买入席位,可见市场中空头强势。

从卖出前10大席位分析,QFII资金活跃的中国国际金融上海淮海中路、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都出现在卖出前10大席位中,可见QFII资金在节后还是在继续减仓,而且从上海市场节后的大宗交易和深圳市场的大宗交易分析,QFII资金活跃的中国国际金融上海淮海中路、中金公司交易单元大量的出现在大宗交易的卖出方,不排除其中有QFII资金利用大宗交易抽逃资金。

我们再通过席位分析来揭示QFII资金的做空路线,我们选取了QFII资金非常活跃的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和申银万国上海新昌路两个席位抛售前三位的个股分析(见表4)。中信证券都出现在两个席位的抛售前三位个股中;同为银行股的浦发银行、交通银行也出现在这两个席位的主要抛售个股中;其他两只个股王府井、海螺水泥则分别是消费和水泥行业的龙头股。可见QFII资金继续做空金融股,并且对一些行业的龙头股也开始抛售,QFII资金连续两个月来撤离的步伐并未停止。

保险资金、券商自营继续做空

保险资金活跃的其他席位有四个出现在卖出前10大席位中,可见保险资金卖出依然非常积极。

从买入席位分析,中银国际北京宣外大街是中国石油增持的席位,中石油的增持没有选择价格更低的H股,而是远远高于H股的A股,因此该席位的上榜和做多更多考虑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政治意义。卖出金额最大的平安证券深圳八卦三路,前期在银行股中大量出逃,本周再大肆卖出4.56亿元的中国平安,而且从席位分类分析,抛售的是法人账户。

平安证券深圳八卦三路营业部就位于平安总部——平安大厦,其对中国平安投资富通的负面影响,理解恐怕会比一般市场人士深刻。而在买入前10位的上榜席位中,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宏源证券宜兴人民中路、长城证券广州天河北路、银河证券北京月坛、招商证券苏州干将西路这些短线游资活跃的席位大量出现在买入上榜的席位中,这说明A字头席位的大量买入主要是短线游资席位所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外围股市暴跌的情况下,前期做空的保险资金、券商自营和QFII资金依然在不断的出逃;而在9月18日利好后做多的基金则反手做空。 而市场中活跃的资金则多是游资活跃的席位,在众多机构做空的情况下,A股市场本周再度暴跌已是必然。

汇金增持少保险资金卖得多

我们再从板块和个股看看,机构主要在抛售那些个股(见表3)。从基金机构做空的板块分析,主要是煤炭板块、银行板块、证券保险板块。而这三大板块,正好是9月18日利好后基金大量介入的板块,从统计表分析,其中很多的个股都是重合的,节前追涨买入、节后疯狂杀跌。

基金机构在节前、节后出现如此迥异的操作,只能解释为基金机构也在想利用政策利好作短线反弹的操作,可是在国际市场极度恶化的情况下,又开始疯狂抛售。 #p#分页标题#e#

我们再看看卖出最多的保险资金的一个席位的交易状况(见表4)。该席位抛售最大的三只个股都是银行股,并且工商银行、中国银行还是汇金公司宣布将在二级市场增持的个股。由此可见,该保险资金对汇金入市的利好并不感冒。

仔细分析汇金公司和高调入市增持的中国石油的操作情况。汇金公司在9月24日公告,分别在二级市场购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各200万股。从9月23日,三只个股的上榜席位和交易金额分析,汇金公司通过中信证券北京白家庄东里营业部增持的可能性最大,但该席位在9月23日后,都没有出现在上榜席位中,也未见汇金公司的增持公告。

中国石油增持的席位则是通过中银国际北京宣外大街来完成的,该席位在9月18日后,9月22日、9月24日、10月7日、10月8日共计5次上榜,买入金额11亿元,其持续的增持行为恐怕也是本周中国石油走势相对强势的原因。

通过对国庆后3天的数据分析,节前我们还期望在国家强力救市政策的旗帜下,做多的基金机构能维持其做多行为,等待新的同盟军介入。可在外围股市和石油期货大跌的情况,反而自乱阵脚,内部出现分化,在金融股、券商、煤炭个股中大举做空。而8月以来一直做空的QFII资金、保险资金、券商自营依然坚决地进行抛售。

抛售的个股多是市场中蓝筹股,这些股本身在市场中所占权重,以及对市场的影响都较大,而汇金的增持“雷声大、雨点小”,单个央企的增持行为杯水车薪,导致市场再度暴跌。

在指数暴跌了70%的情况下,我们在市场中找不到意志坚定的做多力量,资本市场的严冬寒冷刺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中国对外证券类资产增长 中国香港仍为最大投资市场

2024年中国对外证券类资产增长 中国香港仍为最大投资市场

5月30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不含储备资产)规模达14173亿美元,涵盖股权类及债券类投资。其中,股权类投资8598亿美元,债券类投资5575亿美元。

2025年06月04日
中国外汇市场稳健运行 跨境资金净流入趋势延续

中国外汇市场稳健运行 跨境资金净流入趋势延续

4月22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在介绍2025年一季度外汇收支形势时表示,中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跨境资金呈现净流入态势,银行结售汇差额逐步趋向均衡。

2025年04月25日
全球经济增长下调 贸易紧张加剧经济风险

全球经济增长下调 贸易紧张加剧经济风险

4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5个百分点至2.8%,2026年增长预期下调0.3个百分点至3%。报告指出,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正对全球经济前景构成显著下行风险。

2025年04月24日
中欧贸易持续深化:一季度双边贸易额达1.3万亿元 高技术与消费品领域增长显著

中欧贸易持续深化:一季度双边贸易额达1.3万亿元 高技术与消费品领域增长显著

4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会上介绍,中国和欧盟是互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到了现在的7800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有超1000万元的贸

2025年04月15日
2025年一季度期货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 成交量及成交额均同比增长

2025年一季度期货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 成交量及成交额均同比增长

4月3日,中国期货业协会(中期协)数据显示,以单边计算,2025年3月全国期货交易市场成交量约7.34亿手,成交额约61.5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8%和24%。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3月成交量约1.93亿手,成交额约19.37万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6.32%和31.45%,同比分别增长12.94%和31.91

2025年04月08日
中国独角兽企业达409家位居全球第二 人工智能领域领跑估值榜

中国独角兽企业达409家位居全球第二 人工智能领域领跑估值榜

3月30日,2025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在北京举行,作为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之一,大会发布了《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年)》。《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独角兽企业(估值超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409家,占全球总数的近30%,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约15068亿美元,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

2025年04月03日
2024年全球经贸摩擦高位运行 涉华摩擦指数月均值为135

2024年全球经贸摩擦高位运行 涉华摩擦指数月均值为135

3月28日,中国贸促在北京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数据显示,2025年1月,美国、日本、印度位列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前三国家。

2025年03月31日
需求缩减叠加人工钻石冲击  天然钻石价格暴跌 行业未来何去何从?

需求缩减叠加人工钻石冲击 天然钻石价格暴跌 行业未来何去何从?

后疫情时代,在经历国际供应链危机后,全球经济市场受较大影响,通胀高涨,钻石市场需求也随之缩减,天然钻石价格出现暴跌,行业经济效益下降。根据钻石观察统计的数据,2023年全年戴比尔斯毛坯钻销售总额约为36.25亿美元,比2022年下降了37%左右。

2024年0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