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电解铝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
回顾2018年上半年,随着3月15日以后采暖季结束,氧化铝产能陆续释放。受采暖季限产的氧化铝产能陆续复产,并且个别企业存在提前复产的情况。整体而言,河南、山东地区的氧化铝厂恢复性增产超出预期,一季度氧化铝价一度由3500元/吨的高位跌至3100元/吨。2017年国内铝市场整体呈现冲高回落的走势,全年铝价走势围绕着供给侧改革、环保、采暖季限产为主题运行。铝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经历了步步深入的过程;市场对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采暖季限产从将信将疑到狂热预期,再到冷静看待、预期落空,这样一个预期心理的变化也对应着铝价的温和上升、狂热上涨和持续回落。2018年,铝市场的核心变量仍是供给侧改革、环保检查、采暖季减产等一系列供应方面限制措施的力度和持续性。需求方面短期变化较为缓和,对价格的影响相对温和。我们对于供给端扰动持乐观看法,认为减产将有效控制产能,随着产业链内库存的持续去化,铝价将经历价格重心再度上移的过程。
预焙阳极企业面临亏损 减产意愿增强
SMM认为限产令的解除将使得预焙阳极供应继续增加,2018年预焙阳极供应过剩问题延续,预焙阳极的价格继续走低。自2018年1月开始,预焙阳极供需端出现反转,由2017年供不应求迅速转变为供应过剩,预焙阳极价格出现了超出市场预期的连续3月大跌。此前市场普遍认为预焙阳极价格大幅下跌时间应在供暖季限产令解除之后,预焙阳极供应大幅增加之时。此时的限产令解除,更是使得预焙阳极供应过剩加剧。
SMM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计划新增预焙阳极产能408万吨,而电解铝新增产能仅480万吨。由于阳极价格下跌,导致阳极企业虽未主动减产,但是已开始延长升温曲线和焙烧时间,减产意向比较强烈,建议观察阳极企业减产动向。
电解铝新增产能不及预期
2018年,中国电解铝计划新增产能约520万吨。新增区域依旧集中在新疆,内蒙古,山西,贵州及广西等区域。电解铝指标置换约478万吨,可置换指标总数约522万吨,剩余指标数量约为43万吨。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中国电解铝合规总产能基本确定,约4300万~4400万吨。随着指标置换的不断进行,2017年因政策因素的在建产能推迟投放数量达279万吨产能已经具备投产条件。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目前电解铝企业建成及在建违法违规建成产能合计停产1034万吨。
截至2018年5月24日,2018年中国电解铝已建成且待投产的新产能295万吨,已投产56.7万吨,新产能待投产238.3万吨,年内在建且准备投产的新产能394.5万吨,预期年内还可投产486.3万吨,预期年度最终实现累计543万吨。
截至2018年5月24日,2018年中国电解铝待复产规模涉及526.7万吨,已复产89.5万吨,待复产437.2万吨,预期年内还可复产67.9万吨,预期年内最终实现累计140.4万吨。由于自备电厂整治落实概率偏大,其次部分项目受制于机组未配套完善、成本过高、地方政策尚未落实、企业资金流紧张等因素投产进度放缓,新增产能将远不及预期。
据调研,2019-2020年年中国电解铝计划新增产能约520万吨,其中2019年新增产能约243万吨,区域依旧集中在广西、云南、内蒙和贵州等地。
2019-2020年新增及复产产能约3180万吨,其中2019年约1200万吨。受环保政策影响,2019年形成产量的产能约1100万吨。2019年中铝防城港,锦江港等项目依旧新增。
出口有望推动淡季铝消费
1~5月,国内铝材累计产量1995.9万吨,同比增加1.7%,1~5月,铝合金累计产量299万吨,同比下滑2.4%。5月份铝材产量较4月下滑,反映下游开工意愿普遍不高,这与我们此前预期有所背离,下游企业并未因为增值税下降因素而选择增加5月份生产订单,可能导致的原因是中间产品铝棒利润较好,因此挤压了部分铝材的数量。
出口方面,由于不断下滑的沪伦比值有利于铝材加工企业进行出口贸易,铝型材及铝板带理论出口盈利大增,根据测算铝材出口盈利由2017年11月启动了高速增长的周期,自此沪伦比值一直处于相对低位,铝材出口利润稳定在较高水平,铝材出口出现明显增长。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为37.2万吨,环比下滑17.5%,同比依然维持43.48%的高增长。1~4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为81.7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5.69%。中美贸易摩擦对铝出口的利空影响在上一轮博弈当中预计已经释放,后期对铝材出口影响预计不大。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