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ww.chinabaogao.com)讯:
我国钢铁产行业市场现状,我国钢铁产市场调查分析,钢铁产行业市场战略咨询报告请参考《 2013年中国钢铁产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
重化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发改委、工信部纷纷制定、出台措施去产能化。我国已经把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制造等行业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第一批对象,将出台重大措施予以解决。目前我国钢铁业的产能过剩情况十分严重。
当前我国钢铁业产能过剩不仅表现在现有产能超出当前的钢铁消费水平,更是超出了未来5-10年钢铁消费预期;钢铁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民营钢铁企业的产能大幅增加,比如2000年民营钢铁产量只占全国的7.7%,经过十多年的发展,2012年达到了48.4%,民营钢铁产能增量占了现有钢铁过剩产能的主要份额。应该说,这种观点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相似的看法,在电解铝、建材、造船的部分国有大企业中也存在。
相反地,民营钢铁企业对于产能过剩并不“感冒”。当前钢铁行业的确存在一些产能过剩,但并不严重,在中国整个城镇化、工业化的历史和趋势中,应该属于基本合理的范围。
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钢铁工业协会所属的80多家重点大型钢铁企业利润只有15.8亿元,同比下降98%,销售利润率只有0.04%,亏损面23%。2012年,中国钢铁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2024亿元,同比下降31.4%,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1026亿元,下降1%;钢铁冶炼及加工行业利润855亿元,下降48.1%。钢铁行业的全行业利润2024亿元,整整比80多家大型钢铁企业多出2000亿元。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钢铁行业的企业规模结构中,大企业在钢铁产业政策引导下是主要的板带材生产商,而中小企业主要是传统长材、建筑用材生产商。从整个2012年情况看,传统的低端产能即长材、建筑用材销售稳定,甚至有的民营特钢企业还出现了工业用地不足的情况;而所谓的高端板带材大企业的领域则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由此看,当前我国钢铁业的产能过剩,用总量过剩来概括并不真实,真实情况应该是结构性过剩,即所谓“高端产能过剩”。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