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广东佛山五金行业现状分析


    三水西南已有五金制品企业近千家,但多数产品仍在中低档市场打滚。金融风暴袭来,出口退税从13%直降至5%,原材料涨价……这两年,三水的五金行业可谓内忧外患,压力重重,其所受到的困境和考验前所未有。
 

    走马三水五金行业,拉链、建筑等各类五金产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单是西南街道,五金制品企业就有940家。然而,这些产品多数仍在中低档市场打滚,在国内外高端市场上难觅其芳踪,唯有金达五金和合和建筑五金两家企业名声在外。

 

 

 

    在国际市场闯荡时,三水五金也基本上采取贴牌形式,大多数只能扮演着末端加工的角色,能贴上本土制造标签者寥寥无几。

 

    近日,广东省五金制品协会在三水召开2009年度会议,全省近百家五金企业参会。会后,全体会员参观了佛山市三水金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和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省五金制品协会年会在三水召开,使广东五金巨头加深了对三水的了解,对提高三水特别是西南五金制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做大做强三水五金制品行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水乃至佛山、广东五金,到底应如何从小而散的中低档向高端迈进?如何告别贴牌命运、实现自主品牌之路?
 

     ●现状西南已有五金制品企业近千家

 

    近年来,三水五金行业发展迅猛,渐成燎原之势。

 

    而据了解,早在2006年,就有不少有识之士相中三水这块风水宝地,想在西南街道金本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超1.5万亩的五金工业基地,依托三水五金行业现有的发展基础,利用集群优势,进一步扩大发展。

 

    目前,西南街道精心培育的洲边五金辅料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五金制品企业已有940家,预计今年产值151.68亿元,占西南街道工业总产值的25.28%,甚至超过了颇有名气的饮料总产值,并涌现了佛山市三水金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和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在金融危机中,相比广东其他地区的五金行业,三水的形势要好得多:有的工厂增幅减少,有的降幅收窄,大体上顶住了金融风暴的压力。但要真正回暖,业界普遍认为,即使经过努力,五金产品的退税率已从5%提高至9%,但情况仍不乐观。

 

    春江水暖“金”先知。与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五金行业,受经济形势的影响很大。金融危机更成为一个分水岭,使三水五金企业重新洗牌,强者安然度冬,更多的则举步维艰。

 

      ●探因

 

    贴牌生产沦为“加工厂”

 

    近几年,三水五金制品总量、品种、质量虽有了巨大的发展和提高,但五金行业整体上还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产品处于中低端位置,技术含量较低,低附加值商品近距离模仿,基本同质,市场也集中,造成恶性竞争,极大妨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而问题的关键,就是产品工艺设计、加工工艺、材料,特别是热处理技术和表面抛磨技术不高。

 

    三水五金行业,虽在全省也占有一席之地,但目前的整体品牌效应不高,品牌缺失成为“硬伤”。目前仅有三水金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和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大部分属于中低端产品,利润很低,一些企业虽然生产中高端,但大部分为外国贴牌加工,绝大部分利润归外国名牌企业所有。

 

    “我们一件产品卖十几元,顶多几十元,贴上外国商标就被人家卖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这样很不公平。”三水一家企业抱怨说。

 

    广东整个五金行业品牌也如此。

 

    据广东省五金制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钟锦锵介绍,广东省是中国两大五金制品基地之一,拥有众多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省名牌、省著名商标等产品。“即使如此,但整体来说,名牌效应往往只限于本省、本国,在国外还不太理想。”钟锦锵说,很多企业只能隐姓埋名,为外国公司贴牌生产。

 

      ●对策

 

    加大研发培植品牌

 

    著名经济学家朗咸平曾分析,虽然我们有部分名牌产品已达到国际名牌水平,但自主品牌却没有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即没有定价权。

 

    “品牌源于市场的忠诚度,其核心是质量、技术与信用。”专家分析,国际上的名牌,其品质和诚信度往往经历了十几年、几十年的培育和考验,如“可口可乐”经历了124年,“双立人”刀具经历了278年,但广东的虎头牌手电筒目前也只不过80多年。“国外的高端品牌已经不是以量体现价值,而是以时间培育起来的品牌和品质体现价值。所以不能有一步登天的冲动,也不要被漫长的道路吓倒。”业内人士说。

 

    除了时间外,三水一部分知名企业往往满足现状,减少科研、技改、创新的投入。

    “目前我们的企业科技经费投入不到1%,发达国家却是5%以上,要使自己的产品成为世界名牌,科研经费绝不能省。”广东省五金制品协会副会长张小明称:“印度的用工成本是中国的38%,周边国家,特别是印度、越南、泰国等相对落后的国家已经开始与我们争夺中低端产品的订单。”对此,业内人士呼吁,三水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将要让位,五金企业一定要想办法尽早步入高端市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首个再生金属期货品种获批 上期所将推出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中国首个再生金属期货品种获批 上期所将推出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5月23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称“上期所”)发布消息称,中国证监会已正式同意其注册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合约。这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将迎来首个再生金属品种,进一步丰富铝产业链风险管理工具,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2025年05月27日
到2027年再生铝产量1500万吨以上! 十部门联合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到2027年再生铝产量1500万吨以上! 十部门联合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3月28日,据工信部消息显示,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2025年03月29日
工信部等11部门联合发文推动铜产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7年力争国内铜矿资源量增长5%至10%

工信部等11部门联合发文推动铜产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7年力争国内铜矿资源量增长5%至10%

2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中国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铜原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力争国内铜矿资源量增长5%—10%。

2025年02月14日
2024年我国钢铁产品结构持续调整 建筑业用钢占比下降至50% 制造业用钢占比提高至50%

2024年我国钢铁产品结构持续调整 建筑业用钢占比下降至50% 制造业用钢占比提高至50%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累计生产粗钢10.05亿吨,同比下降1.7%,实现了产量下降的预期目标;生产生铁8.52亿吨,同比下降2.3%;生产钢材14.00亿吨,同比增长1.1%;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8.92亿吨,同比下降5.4%。

2025年01月22日
2024年中国18家钢铁企业属于A+级 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2024年中国18家钢铁企业属于A+级 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12月20日,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 “2024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暨发展质量)评级研究成果”显示,2024年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中信泰富特钢集团、首钢集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在内的18家中国钢铁企业属于A+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2024年12月23日
易弗明成功获小米集团投资 计划进一步构建创新钢铁材料技术和专利布局

易弗明成功获小米集团投资 计划进一步构建创新钢铁材料技术和专利布局

11月27日消息,作为极少数聚焦创新钢铁材料的科技公司——易弗明(苏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新一轮战略融资,此次事件由小米产投投资。而本次融资将帮助该新材料科技公司进一步构建创新钢铁材料的技术和专利布局,并加强一体化车身制造的市场开拓。

2024年11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