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讯:
更多行业市场情报,详情可参考《2013年中国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13年,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及地方跟进措施的逐步出台,白酒行业也随之进入“寒冬”。不过,白酒行业的“寒冬”并没有影响到习酒的野心。张德芹曾经的豪言难掩习酒“十二五”的雄心:“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100亿元。”
事实可能与张德芹的目标显得惨淡一些。在去年四季度“红”了一阵之后,习酒开始陷入怪圈——即使砸了几亿元的广告弄得路人皆知,市场也并未如预期般快速打开。
近日,经观察发现,习酒窖藏1988(500ml)标价是998元,已快赶上普通五粮液的售价。“(去年四季度)后已经涨了两次价了。”专卖店的营业员介绍说。但专卖店里的生意罕有人问津。
采访者随后又去了商超、中国烟草等终端销售渠道调查,发现很多终端销售店里都没有习酒的销售。“我们根本就没有进习酒,根本就没有人认习酒。拿习酒还不如拿茅台呢,价格都差不多。习酒就是广告打出来的名气,但实际上没有人认,没有人买。”店主张女士对采访者说。
采访者又来到北京一些高档消费场所进行调查,这些高档消费场所大多只供应茅台和五粮液,没有习酒的销售。在北京望京地区的一家饭店,倒是供应习酒,但当采访者向服务员咨询习酒的销售情况时,服务员秦女士表示,很多消费者称习酒的口感很不好,反映不好喝,后劲太冲,容易上头,所以饭店里的习酒卖得很不好。
有不愿透漏姓名的白酒营销专家向采访者表示,北京、成都、重庆等地的商超、烟酒专卖店等终端渠道大多并无习酒踪影,从而可以断定习酒30亿元的销售业绩可能是渠道压货所致。假若果真如此,那么习酒2013年的40亿目标就无从谈起,2015年的百亿目标更是“水中月镜中花”。
“北京市场太大,销售五个亿基本都看不见,终端有时候都见不到,都通过许多其他渠道销售出去了。”贵州茅台集团习酒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陈庆勇经理就此对采访者表示。不过,对于采访者提到“到底通过哪些渠道销售出去”的提问,陈庆勇并没有正面回答。
针对一些消费场所反馈习酒因口感不好导致销量惨淡的问题,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销售公司企划总监徐郢向采访者表示,有些人之所以觉得习酒口感不好,是因为习酒是酱香型白酒,酱香型是需要口味培养的,可能北方不适应,但一些老年人越喝越好喝的。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