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分类愈加细化、教育追逐国际化、选择倾向多元化的背景下,高中教育如何与其衔接,并为目前在大学里大力开展的通识教育打下一些基础,是很多教育界人士关心的问题。
高中教育的功能兼顾预备性与终结性。预备性是指为学生的升学做准备,强调的是学生需要具有何种知识储备、心智能力、资格要求和心性特征才能迈入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即为应试教育做准备;终结性则要求培养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即除了应试之外,还要为满足这个社会需要应该具备的能力。
近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大学和中学应共同超越目前普遍的功利主义中心的教育心态,教育没有捷径。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所,也不是成功人士训练营,不可一味地谈创新人才培养却忽视道德人格的培育。教育的本质是道德教育,偏离了这个关键目标,培养创新人才也会沦为复制成功人士。针对目前学生缺乏诚信、缺乏科学兴趣等问题,期待论坛中能更多讨论学生的道德成长和道德教育。大学和中学应当通力合作,以最高人格追求和道德理想模型来培养有高尚道德人格的公民。
在自由讨论环节,五位与谈者围绕“素质教育”展开了热烈讨论。首先,李晔校长指出,高中应试教育盛行,“没有升学率就没有今天”,但“只有升学率就没有明天”,需要兼顾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推进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拥有课程智慧和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精神引路人。陈萍校长肯定了素质教育的落实离不开优质的教师队伍,此外还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学生的努力,以及学校领导的家国情怀。她特别指出素质教育需要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对此,林小英副教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她认为素质教育更需要一种朴素的精神,现在大量的精力和资源都投入到了如何培养出创新拔尖人才,但更需要关注的是中层和底层的学生;基础教育必须回应如何让学生追求个体的美好生活,如何让集体追求美好社会。吴刚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分层差距拉开,优势学校凭借优势资源和生源能够进入良性循环,弱势学校反之。因此政策设计不应只考虑良好目标,而应考虑分化型的改革目标,素质教育情境中不同学校应有不同目标。最后,刘维朝校长表示,在社会和学校分层明显的今天,如何在大众公平的前提下促进差异性公平尤为重要。
最后一场论坛探讨的主题是“素质教育的名与实”,关注“素质教育如何平衡基础性与预备性,国家的统一要求与学生个性发展?”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先提出,当我们在说素质教育之“名”时,我们说的是什么?作为一个概念,素质教育是作为一个“批判的武器”出场,它直指“应试教育”,这就形成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二元对立。素质教育在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中建立的思想合法性,素质教育在不断地“破”,改革成为素质教育的内在精神基因,但是,变革不能成为一种行为的习惯,变革的方向究竟在哪里?
当我们在说素质教育之“实”时,我们在做什么?这是一个纷争、歧异,既充满实验主义,又不断回归常识;是站在这个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不同传统的人对培养什么人、选拔什么样的人的种种“想象”,既是一个斗争的博弈,也是一个不断试图取得共识的过程;还是一个教育场域与国家选拔、社会诉求直接对话、碰撞的前沿阵地。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副校长李晔根据自身的办学经验,指出基础教育具有两种特性:一是要一定程度地满足国民的生存需要,依据高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需求,尽可能地提高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业务素养,发挥基础教育的预备性功能,培养学生必备的升学竞争能力,合理地满足国民就业的需求;二是要一定程度地引领国民趋于文明,发挥其引领功能,为民族乃至人类更文明的美好未来立德树人。教育有传承大道的天职,有育化心灵的使命。
浙江学军中学校长陈萍认为,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的品质,应该以德育为先。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但不能忽视学生层次差异大这一事实。对素质教育的评价也应该考虑群体和阶段的差异,对部分学校而言素质教育的确是“奢侈品”。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