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国人的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开始追求个性化的时尚设计,但当前设计交易市场上高品质的产品俨然供不应求。而从设计作品到产品,从设计师到厂商再到投资人,这一流程也往往并非“水到渠成”,如何有效打通设计产业的各个环节成为越来越多业内关注所在。日前,由文化部产业司指导、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具体实施的“2016文化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第一期培训正探索通过走捷径来加快优秀设计人才作品市场转化。
科学利用展交会平台
精准推广 帮助寻找高质量客户
可以说,对于每一位设计师而言,一个恰当的推广平台既可以为其聚拢一定的消费群体,同时也可以帮助其进行宣传推广。14日,在天津未来科技城渤龙湖创意街区举办的第六届天津滨海国际文化创意展交会上,双创人才库近40多件实物作品,包括半百件海报图展成为本届展交会的一大亮点。
在创意设计展区里,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师带着他们的设计作品从义乌文化产业交易会,到苏州创博会,再到深圳文博会,一路披襟斩棘,这一站他们来到津门大地。来自北京的曹小兰带来了她的“玉壶春瓶”,玻璃质感看起来清新雅丽,独具风格;桂蕾则带来了她的《贝斯狸系列卡通形象》系类衍生,卡通化的设计萌趣盎然;宿光跃更是携带了一款高端时尚的指纹密码识别柜等等。可以说,在展设计门类应有尽有,几乎涵盖了文化产品创意设计、民族工艺品创意设计、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设计以及文化创意与信息产业、建筑业、旅游业体育产业等多种领域。而这却也仅仅是他们设计作品的一小部分。基本上每位设计师手上都有不少拿得出手的设计作品,有的设计作品甚至早已成为日常使用的文创爆款。
为了帮助这些作品寻找到更好的市场,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专门在本届展会上设立了“文化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优秀作品展区”。作为2016年首期培训学员,这些来自“2016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库”的优秀设计师受邀参加本届展交会。
每一个作品都走心
每一个好的设计都值得多一点专注
几年前她海外学成归来,先是投身媒体圈,后又转行当老师,这位来自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的教师张玥唯此刻正耐心地向参观者介绍自己设计的《山水贵州 概念银饰》——这是一款采用贵州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刺绣(皱绣和打籽绣)同时结合现代花丝工艺和手工银饰锻造的首饰佳作,其中既饱含了老艺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守望,同时更有新锐设计师对古老技艺的膜拜与纪录。
一旁几个爱美的女孩正在围观一套《夕拾朝荷——鲁迅手摹纹样系列衍生品》,这款来自北京北京鲁信博物馆的文创衍生品充分结合了传统装饰图案的色彩设计,以藏蓝为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鲁迅手绘纹样的轮廓与细节。北京歌华创意设计中心主任曾辉也亲临现场进行指导,并建议设计师刘欣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设计优化,引入植物染这一工艺,进而提升作品的格调和品味。
“我们有很多材料与工艺可以创造出不同于原有版本的表达方式,我们要善于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嫁接到产品的创意设计上。当然,这些设计不仅可以用于艺术装饰,同样也适用于服装设计及其他产品制造等。此外,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行重点突破,通过系列化的产品开发,最终形成自己的研发设计体系”尽管对珠宝设计师王印的编制系列纽扣颇为赞赏,但曾辉还是给出了这样的忠告。
设计师也要学营销
现场路演打通产品设计“最后一公里”
而在一旁不远处,参展设计师的项目路演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天马行空的想法,经过合理化地设计与创意点缀,就成了一个了不起的概念设计,而这样的路演往往更容易吸引好奇者前来围观。浙江工商大学产品设计教师林幸民现场详细介绍了自己此前设计的“Light+多功能救护手电”。这款采用了叶绿素电池发电原理,同时结合绿水功能,以及喇叭发声装置,不仅能让地震中的受困人员既是自救,更能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在巡展过程中,也对此件设计作品大加赞赏。
在此之前,中粮集团产品设计师姚继莉、天津理工大学教师张旭等人也先后就各自的产品做了项目路演,现场不时迎来阵阵好评。众所周知,对于一件设计作品而言,其商业价值的变现必然要依赖于某一平台进行推介,如果仅仅拥有极好的创意,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营销宣传同样也可能出现巷深掩酒香的现实尴尬。所以对于每一个好的设计作品或项目而言,在找到好的创意点位的同时,更需要通过专业化的推介或路演来进一步提高推广效果,精确吸引尽可能多的厂商或投资人。对此,曾辉现场建议每一位学员在路演的过程中,尽量站在产业发展和投资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重点强调产品的市场空间和价值,认清产品核心价值,善用经济数据进行商业分析,进而充分掌握路演技巧,真正把自己和自己的设计作品推销出去。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通过展会这一推介渠道,不仅有效帮助和提升了参展设计师的自我营销与宣传推广能力,同时也让更多业内人士注意到这一优秀的设计群体。据悉,目前相关入库成员作品的市场化转化已起到了初步成效,在去年义乌会展过程中,曹小兰的《玉壶春·宴——餐桌调料瓶》、刘洪波的《卡通系列——妙魅儿形象》、张旌德的《“鸡毛换糖”系列文化用品》、曹鑫渝的《ZODIAC SERIES生肖系列插画》等人分别与义乌、云南、重庆等地的文创公司达成了合作开发意向。而在今年的展览会期间,设计师隋英、陕西这礼广告文化王梅等人也均与相关厂商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为今后开展深入的产品开发合作打下基础。
跨界融合趋势已然
“能设计 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将成刚需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观察发现,在今年的设计作品中,无论是在设计水准还是市场转化方面都有很大提升。作为该扶持计划的专家委员会成员,三年来曾辉一直关注着这些设计人才的发展。曾辉告诉记者,“目前学员在作品上已经开始自动往产品方向进行发展,今天我们看到了很多实物设计,有的作品离市场已经不是一公里,甚至已经是0公里。这充分反映出我们的设计师已不再向从前那样单单停留在概念设计阶段,而是开始越来越具有强烈的市场化意识”。
当前,文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已成趋势,而这势必对设计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能设计,懂市场”的专业人才开始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作为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当有足够多的创意设计复合型人才时,中国设计力量才会真正崛起,中国设计大环境也将获得巨大改善。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