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和化工行业在我国工业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是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化学品生产国和第二大石化产品生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行业大而不强的特性明显。
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期恰逢新一轮工业革命,石化和化工行业须加快转型升级,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加快实现由大变强。
多空交织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转型升级、迈入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行业发展面临的环境严峻复杂,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相互交织,增长潜力和下行压力并存。
国际方面,世界经济复苏步伐艰难缓慢,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美国大规模开发页岩气、页岩油,伊朗重返国际原油市场,化石能源替代技术快速发展给国际油价回升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中东、北美等低成本油气资源产地的石化产能陆续投产,全球石化产品市场重心进一步向东亚和南亚地区转移,部分石化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从国内看,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为石化和化学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的涌现,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消费需求个性化、高端化转变,亟须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和化工产品。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石化和化学工业进入新的增长动力孕育和传统增长动力减弱并存的转型阶段,行业发展的安全环保压力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绿色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
提质增效
作为“十三五”时期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工信部出台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石化和化工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的目标,较“十二五”降低1.4个百分点,行业销售利润率从2015年的4.6%提高到2020年的4.9%。但并未提出相关产值、收入等指标,也未设定主要产品产能和产量目标。
对此,工信部在《规划》解读中提及,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产品短缺已不再是石化和化学工业的主要矛盾。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习惯由“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绿色、安全、高性价比的高端石化和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品。因此在经济发展目标设计上,《规划》以工业增加值增速、销售利润率等体现发展质量的指标替代产值、收入等指标,突出了以提质增效为中心的发展方式,并通过列出主要产品2015年产能、产量以及2020年预测消费量等数据,引导企业科学决策、理性发展。
针对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存在的部分传统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工程化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布局集约化水平不高、安全环保节能水平有待提升这五大突出问题,《规划》提出了产品结构高端化、原料路线多元化、科技创新集成化、产业布局集约化、安全环保生态化的“五化”发展原则。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科研投入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2%左右;传统化工产品产能过剩矛盾将得到有效缓解,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和化工新材料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环境友好型农药产量从2015年60%提高到2020年70%以上,新型肥料的比重从10%提升到30%左右;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信息化综合集成的企业比例达到35%。
同时,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化工围城”“城围化工”问题日益显现,石化和化学工业安全环境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行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凸显,“谈化色变”和“邻避效应”严重制约了行业健康发展。为此,《规划》高度重视行业安全、绿色发展问题,提出了深入实施责任关怀、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智能化改造、推进危险化学品全程追溯、实施城市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转型或搬迁改造、完善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以及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加强重点污染物治理等措施,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并明确提出行业万元GDP能耗下降15%、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用水量下降23%的“十三五”绿色发展目标。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