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作为国内三大油气巨头之一的中石化,此前就已在油品销售业务板块引入了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
8月3日,中国石化公告称,全体董事一致通过关于天然气川气东送管道业务的引资议案。根据认购及市场情况,确定投资者、各投资者持股比例、引资条款和条件方案,并组织实施该引资方案。引资完成后,中石化对管道公司的持股比例为50%。
作为国内三大油气巨头之一的中石化,此前就已在油品销售业务板块引入了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但在当前国内的油气管网里程中,中石油占据主体地位,运营着全国约70%的原油管道及约90%的天然气管道。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中石化将川气东送的天然气管网进行对外引资,其象征意义或大于现实成果。
油气观察人士彭知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石化通过对外引资的方式,可以加快建设中石化在国内的天然气管网,而保留50%的持股比例,仍然可以让中石化将天然气川气东送管道业务的控股权仍掌握在手中。
●未披露募资总额
中石化公告称,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对外引资项目,将以其全资子公司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道公司)为平台进行公开引资。
据了解,管道公司作为川气东送管道业务的实际运营主体,在2016年6月开始承接相应的资产与业务。
北京产权交易所资料显示,中石化川气东送管道工程于2007年8月底正式开工,2009年全线贯通投产运行,管道全长2229公里,包括一条干线、一条专线及五条支线,设计年输气能力120亿立方米。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川气东送管道分别实现输气量75亿立方米、79亿立方米和83亿立方米。
据报道,中石化的管网建设有其自身特点,与消费市场的重合度相对较高,更注重成品油消费市场区域管网建。而中石油的成品油资源和主要消费市场重合度低,更注重成品油长输主干管网的建设。
虽然引资项目提出,拟公开征集投资方数量将不超过15名,但并未披露拟公开募集资金总额和拟新增注册资本。
对此,中石化新闻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中石化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的信息为准,之后其电话便处在无人接听状态。
北京产权交易所相关资料显示,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途经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6省2个直辖市。而中石化对引资项目的投资方资格条件提出的要求为,单个投资人的投资金额不低于10亿元,而且在投资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资产管理规模不少于60亿元,或企业净资产规模不少于40亿元。
彭知军认为,会参与中石化天然气川气东送管道业务引资项目的资本,将会是地方国资委旗下的大型国企,还有部分大型发电企业,而那些民营资本想要深入参与的可能性不大。
记者就此采访四川省发改委办公室相关人士,对方称,目前仍不清楚,应该询问中石化。
●尝试管网混合经营
早在2012年,中石油就开始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管道建设。由社保基金、全国工商联下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金以及宝钢共同组成的合资公司,一起建设“西气东输三线”。
而此次中石化对外引资的用途,不仅是天然气管网的建设,更是开放了天然气管网的运营。
据北京产权交易所的资料,募集资金的主要通途为:1、继续推进天然气管道的建设,用于川气东送扩能工程和储气库的建设;2、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和偿还债务,改善资本结构。
彭知军介绍,在“十二五”期间,虽然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不断上涨,但是油气管网的建设严重滞后于国家预先的规划。中石化的引资方式,有助于促进其在天然气管道领域的建设。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中国油气管网总长度约为12万公里,而美国和俄罗斯的油气管网总里程分别超过68万公里和28万公里。中国的油气管网建设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管道公司的财务状况依旧不错。北京产权交易所的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管道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6.4亿元,营业利润为14.26亿元,净利润为11.9亿元。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管道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好,反倒是可以在引资过程中卖一个好价钱。但是油气管道作为自然垄断性的资产,国家的政策要求,在一条油气管道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其回报要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以内,以防止其垄断所产生的暴利。投资者不能只关注到眼前的现金流和回报率,应更多的关注发改委管道定价的经营期评价定价法。
在即将开始的油气体制改革中,一直被视为油气改革突破口的管网环节,基于其自然垄断的属性,业内认为应当将其剥离进行独立运营。
上述资深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如果要是成立国家管道公司,中石化旗下的管道业务可能被划拨,现在通过对外引资的方式,既可以促进自身管网的建设,也可以减少自身投入,还能从引资中获得一些现金。
彭知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管网独立是大势所趋,也是管网的自然垄断属性使然,而混合经营或许是油气管网独立的一种尝试。但现阶段情况是,油气管网的长输主干管网仍然不够、支干线太少、各主干管网间的互联互通也不成熟,这些都制约了油气管网独立的进程。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