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外向型优势为创新型优势——不断提升轻工产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陈士能:轻工业是我国消费品工业的主体,也是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的主要工业产业。轻工产品是我国工业产品出口的一个大户,而进口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因而轻工产业是创汇和实现顺差的大户。据海关统计,今年1-8月份,我国轻工产品累计出口为1737.33亿美元,累计进口443.69亿美元,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293.64亿美元;轻工出口占全国的22.70%,进口占全国的7.35%,顺差占全国的79.98%。轻工出口靠的是比较优势,外向型优势,而缺乏竞争优势和创新型优势。由此可以看出在新形势下,轻工产业在“调整”、“转变”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面临严峻的任务,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一、改革开放以来轻工行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轻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增强,进一步确立了世界轻工生产大国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轻工业经过近30年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近1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十一五”开局轻工业继续保持持续增长,2006年,工业总产值58890亿元,同比增长23.22%;工业增加值16589亿元,增长25.22%;利税完成4534.58亿元,增长24.80%;利润总额完成2716.40亿元,增长28.98%;出口实现2279.7亿美元,增长18.6%,出口额占全国23.5%;进口572.4亿美元,增长12.46%;进出口贸易总额2852.1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16.2%,占世界进出口贸易的1.23%。今年1-8月份,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7.71%,90%以上的主要产品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其中大部分累计增幅达两位数;实现利税比上年同期增长31.0%,其中利润增长36.9%,并呈现出效益增长幅度高于产值增长幅度的新特点;进出口总值增长20.66%,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293.6亿美元。从2005年至今年8月份,轻工业出口增速减缓,进口增速加快。随着国家调控外贸平衡政策的实施,轻工部分行业外贸出口出现了产品单价上升,进口逐步增加,贸易顺差占全国顺差比重下降的局面。
——一大批轻工产业向国际化迈进,轻工产品逐步融入世界。轻工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之一,轻工行业以市场为导向,得到快速发展。家电、皮革、家具、自行车、五金制品、电池、羽绒等行业成为中国在全球具有比较优势、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钟表、自行车、缝纫机、家具、塑料加工机械、日用陶瓷、灯具、电池、啤酒、钢琴、塑料农、地膜、羽绒制品及皮鞋等很多产品的产量都居世界第一。其出口额也名列世界前茅。工业缝纫机、自行车出口总量占世界贸易量70%,日用陶瓷出口总量占世界贸易量的65%,家用电器行业电冰箱、洗衣机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40%以上,空调器、微波炉占世界贸易量70%,小家电为90%以上,产品目前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轻工产品的生产大国,出口大国,成为很多轻工商品的国际制造中心和采购中心,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集散地和供应地。如每年的广交会、
义乌小商品博览会、温州轻工产品博览会等及我轻工行业皮革、家电、自行车等800多个国际国内展会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采购商。特别是随着我国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战略,已有越来越多的轻工产品走向世界。
——轻工产业集群发展迅速,成为新的增长点。近十年来,在我国轻工业发展中逐渐呈现出以区域经济为格局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了从原材料加工生产到销售服务一条龙的生产、销售、配套完整体系,具有同类产业高度集中、专业化强、分工明确、特色突出的特点,具有相当强的竞争优势。截至目前,轻工行业有近100个在全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涉及27个行业,分布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
——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造纸、家用电器、塑料制品、皮革、照明电器、陶瓷、日用化工、电池等行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关键设备和成套装备并进行了消化吸收,形成了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使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家电行业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成为品种全、质量好、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居世界第一的家电大国。轻工科技工作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科技研发和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密切结合,促进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产业化,形成了科技成果加快转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轻工产品的品种从过去几万种发展到目前的几十万种,产品转向多样化和系列化,大批企业实施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创造出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名牌产品。由飞亚达公司研制的航天手表,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伴随航天员圆满完成飞行任务,使我国成为继瑞士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生产航天表的国家。目前,轻工行业已经形成一支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研发队伍,建立了相应科研机构,配有一定的科研基础设施,不少行业还拥有国家级、省级重点研究所。在2006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的167个项目,其中发明奖均获中国发明专利,技术进步奖在技术开发中有重大突破及实质性创新,有的项目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对陶瓷、日用玻璃等耗能较多的行业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窑炉的技术改造,延长窑炉炉龄,使综合能耗有所降低。通过实施绿色照明工程、能耗标识管理和节能产品认证等措施促使企业生产绿色节能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专家测算,1996--2005年,实施绿色照明工程累计节电590亿千瓦时,消减大量电网峰荷,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碳计)排放1700万吨,“十一五”期间将形成节电能力290亿千瓦时。造纸行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提升行业技术水平,调整产品结构,使部分大型造纸企业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生产吨纸用水消耗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超过总生产能力1/3的企业的污染治理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对造纸、皮革、酿造、家用电器、塑料制品、电池、照明电器、玻璃、陶瓷等行业主要制造业生产过程、产品销售使用、废物排放及产品回收过程等不同层面,运用循环经济原理对其生产过程“减量化”、产品使用后“再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为连接轻工主要行业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和社会消费系统内部及其与生产系统之间的资源循环链,为开拓轻工系统循环经济发展领域奠定基础。在发酵行业废水回收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节水、减排指标到达国内最好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自“十五”以来,轻工行业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参与广泛的国际合作。据不完全统计,中轻联和各个行业协会每年约有100多个团组出国考察、交流、洽谈合作、出席国际会议、参观、参加展览会、接受技术和管理培训等等。每年邀请和接待外国和港澳台地区的大量团组和专业人士。在与有关国际组织和企业进行了深入探讨的基础上,达成了许多共识。中轻联领导分别率团访问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宣传我国轻工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扩大我国轻工业的国际影响,增加彼此的了解,推进交流与合作,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拓展了渠道。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国门,到境外办厂,以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提高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海尔在海外建工业园,格力在巴西建生产厂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轻联与家电协会、皮革协会一道支持以海尔集团、康奈集团为龙头的轻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巴基斯坦海尔工业园和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基地建设等。广泛地国际交流促进了在我国举办轻工行业大型国际会议的增多。近年来成功举办国际五金大会、国际乳品大会、国际糖业大会、国际照明大会、国际家具大会等世界权威性行业大会。
——积极应对“两反一保”。由于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轻工业面临国际贸易摩擦多发期。我们与兄弟部门的大力合作,组织行业协会认真研究和积极应对反倾销、反补贴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贸易摩擦和纠纷,努力维护产业安全。近年来,各相关协会不断提高认识,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并积累了初步经验。电池协会认真组织行业的力量共同应对美国利用337反侵权条款提起的电池侵权诉讼,取得了胜诉。家具协会组织各企业积极应对美国对我国木制卧房家具的反倾销诉讼,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罐头、自行车、五金、家电、造纸等许多行业协会经受了反倾销诉讼或其他贸易纠纷的考验。此外,还有应对欧盟对节能灯反倾销到期复审、美国对铜板纸进行反补贴制裁、欧盟对蜡烛的反倾销、日本农药残留检测规定对罐头出口日本的影响等等。我们在应对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维护产业安全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一些经验。
——在技术、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话语权”增强。随着我国轻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轻工行业在世界的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在技术领域方面,家电等行业已经拥有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具有整合全球的有效资源为我研发产品的能力;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检测方式和检测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手段逐步同国际接轨;在标准执行方面,大量采用国际标准,部分行业的国内标准还高于国际标准。家电标委会派员参加国际电工委员会,环境顾问咨询委员会。钟表标委会已成为以前只有瑞士、法国、日本参加的ISO/TC114主席顾问委员会成员。在很多行业的国际交流中,世界已经开始重视倾听来自中国轻工行业的声音。
——展会经济促进产业提升。近十年轻工的展会实现了较大地发展,2006年轻工业展览约为860个,占全国经济类展览的45%;轻工专业展览约为650个,占经济类展览的32%。家居展、礼品展、缝制设备展、家具展、五金展、眼镜展、皮革展、家电展、自行车展、食品添加剂展、焙烤食品展、陶瓷展、乐器展、橡胶塑料展、制笔展、文体用品展、文房四宝展等国内外知名展会保持国内领先的地位。一些展会还上升到国际同类专业展前三名的位次,缝制设备展、皮革展、五金展、眼镜展等已成为国际同行业第一大展,成为世界同业交流的平台。目前“轻工行业十大品牌展会”代表了轻工展会最高水平。轻工展会正向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向发挥服务平台、交流平台、行业自律平台作用的方向发展。起到了对轻工产业提升促进作用、对集群经济培育作用、对产业链形成拓宽作用、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对国内外市场拓展作用。
在我们看到轻工行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仍然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从整体上讲,我国是世界轻工的生产大国,但还不是世界轻工强国,轻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虽有提高,但总体上还不强。目前还处在“比较优势”和 “外向型优势”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还处于主要依靠大量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来供给国际市场;二是主要靠由劳动力、土地、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较低形成的比较优势和贴牌产品来占领市场,缺乏知名品牌和自主创新;三是缺乏自己的营销网络和跨国经营优势;四是长期以来轻工业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五是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老路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六是多数企业存在着制造能力比较强,研发设计能力和品牌与市场开发能力比较弱的问题,目前大部分行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弱势地位。所以,看起来市场占有率在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而实际上企业经济效益并没有提高,有的还在下降。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轻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由世界轻工大国向世界轻工强国迈进的步伐,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轻工业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无论是在改革开放方面,还是在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都要有新的作为和新的突破,要切切实实地努力把“比较优势”转变为多方面的竞争优势,把“外向型优势”转变为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优势,不断增强依靠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现阶段我国是世界轻工业生产大国,主要体现在许多行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占有世界市场的较大份额,但产品附加值较低,销售额所占比重较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比重更小。要成为世界轻工业强国,应当具备的能力和条件。首先,要有走向高端的战略和为之服务的高端人才,从而生产的高端产品要占有世界市场相当份额;其次,要有在全球有一定影响的知名自主品牌产品和知名企业,并具有整合资源和引领消费潮流的能力;第三,要有以先进技术、先进设计、先进管理为基础,以先进理念为指引的创新能力,并在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方面达到先进水平;第四,要有在技术、标准、知识产权、贸易规则等方面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第五,要有跨出国门到世界市场进行较大规模经营的能力和相应的跨国营销网络;第六,要有相应的经济环境、经济政策和配套服务支持。从目前我国轻工业发展水平看,要成为世界轻工业强国,我们还不具备这些条件和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必须加紧努力
进一步提升轻工行业国际竞争力,总体思路是:
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努力打造世界轻工业强国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技术、管理创新为主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包括引进设备、引进技术、引进人才,消化吸收再创新,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加强行业基础性研究,促进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完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国际竞争力;三是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艺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提高服务水平和营销国际化水平,加大实施品牌战略的步伐,争创世界名牌;四是培育产业集群优势,推进企业向经济规模和世界级水平前进;五是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轻工业为目标,降低物耗、能耗,实现清洁生产,增大治污力度,推进循环经济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六是注重行业的拓展和延伸,在行业内,形成从科技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到对国际、国内市场开发、营销、服务的完整体系,在行业间形成良好的上下游配套支持的合作共赢机制;七是进一步学会与国际竞争对手和伙伴以及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在共同规则下“共舞”,共同分享“共舞”带来的“溢出”效益并尽力防止风险;八是重视内需,多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消费需求。
提升轻工产业国际竞争力,近五年的目标设想是:
——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推动一批在总量和生产技术水平上已经处于世界大国水平的轻工行业,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以争取在“十一五”末或稍长一点时间内率先实现“世界强国”为目标,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水平。标志是拥有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拥有知名的产品品牌,拥有国际经营的良好渠道和服务网络,拥有国际竞争中的一定话语权。家电、皮革、家具、自行车、电池、羽绒和口腔清洁护理用品等行业,要通过采用高新技术推动科技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开发新品种,开拓国内外市场新领域,扩大占有率,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使这些行业与国际市场需求保持同步发展,积极引领国际市场新潮流。
——形成团队,促进一批产量和生产技术水平已经接近世界大国的行业,经过整合、创新、不断努力,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以实现 “世界强国”为目标,奠定行业竞争力基础。造纸、食品、塑料、五金制品、缝制机械、照明电器、钟表、眼镜、文体用品、日用陶瓷、日用玻璃、日用搪瓷、室内装饰、乐器、玩具、制笔等轻工行业,要加快调整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步伐,通过自主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抓住发展机遇,积聚势能,加快提高竞争能力。
——带动全面,扶持一批具有一定基础和潜能的行业,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通过自主创新,以努力缩小与世界强国之间的差距为目标,增强行业竞争整体实力。轻工机械(13.95,-0.05,-0.36%)装备、日化、洗涤、 化妆品、衡器等行业,要探索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自主开发、自主研制、自主创新的新模式。向高新技术化、高精度化、高质量化、高档次化方向发展,逐步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知名品牌数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环境保护和能耗等方面接近世界强国的目标。
提升轻工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措施:
——建立轻工特色的创新体系,培育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对于我们轻工业来讲,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行业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轻工行业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行业实际出发,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行业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的增长点,引领未来轻工行业发展方向。要不断提升轻工产品的档次,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创新之路;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生产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作用,整体提升轻工行业的科技水平;要支持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行业和地方科技力量的有机结合。在轻工各行业协会的引导下,由轻工各行业的重点企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的产学研三结合的创新体系,引领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
——加强行业科技队伍建设,提升产业竞争水平。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就是人才竞争。各国都把科技人力资源看作战略资源,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同样,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具有创造精神的科技人才,是直接关系到我们轻工行业发展的未来。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效率。企业也要通过创新活动培养人才,中型以上企业,“十一五”后期科技人员所占企业人员的比例不低于6%。
——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扩大产业竞争影响力。品牌是国际竞争力的具体量化形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跨国公司倚仗的不仅仅是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品牌优势。正是依靠品牌影响力,跨国公司才能将自己的势力扩张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中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企业的真正竞争力是品牌的号召力,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要充分发挥轻工业“中国名牌”的优势,组织各行业协会认真做好名牌、品牌的培育和战略研究推进工作,推动企业制定名牌产品培育计划。截止到目前,轻工行业在有效期内的中国名牌产品662个,占全国总数近30%,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每年培育中国名牌产品200个。在国家质检总局和名推委先后评出海尔冰箱、洗衣机,格力空调,波司登羽绒服4个中国世界名牌的基础上,争取在“十一五”时期缝制机械、皮革、家具、制笔等行业争创世界名牌取得突破,从产品输出逐步发展到技术输出、品牌输出。
——加大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为产业竞争提供重要支撑。在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方面,要在节能降耗等清洁生产技术上取得突破,促进轻工行业生产方式优化,重点加强水污染的控制、治理技术,在轻工重点行业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轻工一些主要行业,如:家电、陶瓷、日用玻璃、照明电器等行业注重研发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在制浆造纸、皮革、酿造等行业,要大力研发和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技术;在食品发酵、洗涤剂、化妆品等行业要积极研发节能、减排的生物技术等。加大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淘汰力度,“十一五”期间实现减排化学需氧量(COD)138万吨,2007年实现减排COD62万吨。在造纸、制糖行业都有较成功的循环经济样板模式的基础上,将宣传、倡导这些先进企业经验,组织造纸、发酵行业关键技术攻关工作,推广成功经验与先进技术。大力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在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以此促进实现全行业的节能降耗、节水减排目标和任务。
——实施国际化战略,增强产业竞争实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要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要创新轻工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鼓励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轻工行业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目前,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莫过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企业规模化虽然不直接等同于企业竞争力,但是由于大型跨国集团实力雄厚,技术发达,管理先进,成本较低,生产和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因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有强大优势。轻工行业虽然已出现了大型企业,但总体来说仍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要在规模效益显著的行业着力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把企业做大做强,要通过调整和优化企业结构, 扶持行业龙头企业发展成为大型企业集团。鼓励企业通过兼并、改造等方式组建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跨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切实做好已有大型企业集团的内涵提升、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搞好协调配套,做好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促进行业的协调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夯实产业竞争基础。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条件,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竞争力的差距,集中表现为企业信息化的差距。以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是轻工企业的必然选择。加快中国轻工业企业信息化的推进步伐,特别是加大轻工业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力度,按照“分类指导、按行业推进”的方针,做好企业信息化的工作,推广企业信息化科技成果,组织好技术交流。进一步加强中国轻工业信息网的建设工作,优化结构,扩大影响,加强与世界同行的联系。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拓展产业竞争整体优势。行业组织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政府与企业互动的桥梁,是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中轻联和各个行业协会作为行业组织,其宗旨就是为企业、为政府、为社会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几年来我们积极创建和逐步完善的“十大服务平台”,拓展服务的空间和提升服务的水平。在维护行业和企业的根本利益,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树立守法诚信市场经济道德观念,组织与推动企业和行业之间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国际国内展览会、交易会,参与有关国际组织的活动,促进行业国内外交流与发展,增强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正在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提升我国轻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努力实现贸易平衡,我们想特别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一是加大对轻工业品进口的支持,特别是鼓励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和人才的引进;二是鼓励轻工自主创新,在创新投入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引导;三是支持轻工行业的优势企业走出去投资办厂,支持轻工优势展会更多地走出去办展,支持名牌产品扩大品牌宣传力度;四是支持鼓励与国外先进企业、机构加强技术合作,共同研发、设计和培养人才;五是引导国内相关行业合作研制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实现共享共赢;六是学习一些国家对本国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扶持政策和经验等,及时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
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七大”为我国今后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国轻工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我们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朝着建设世界轻工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自主创新、奋发图强,开拓进取,我国轻工业国际竞争力一定会不断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