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人工智能在中国的“绽放”指日可待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AI)已成为全球科技、商业、投资等领域乃至国家战略博弈层面的红人

  令人关注的是,在关乎未来世界秩序与座次的这轮争夺中,背负了一百多年跟随者”“模仿者形象的中国人,从一开始就走在了前面:美国白宫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在深度学习(AI一个分支)领域发表的论文数已经超过美国;咨询公司普华永道预计,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增长到2030年将使全球GDP提升16万亿美元,其中半数归于中国;中国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利数量,在最近几年保持近200%的增长……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强劲有力的起跑,让西方国家备感惊讶。而中国人自己也丝毫不掩饰借助AI实现国家复兴、重返世界舞台领导位置的雄心——最近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提出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30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万事俱备,东风已来……

  人工智能是时代赋予中国的机遇

  从改造世界的角度看,科技是人类历史骨干篇章的主笔。而人工智能就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机器的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

  人工智能赋予了机器一定的视听感知和思考能力,不仅会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也会对经济与社会的运行方式产生积极作用。它会进一步将人类从繁重、危险、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带动多种传统产业的变革,促进产业模式的调整。

  可以说,人工智能完全契合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需求,成为时代赋予中国的一大机遇。

  中国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国,产业大而不强,与美国、日本、德国差距明显,但恰恰是这种深度的不足和体系的不完整,为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的渗透、改造和升级,提供了空间和便利。

  人工智能的出现,重置了国家间竞争的主题,给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带来了颠覆性变革。而与前三次工业革命不同,经过近四十年改革开放力量积累的中国,这次与西方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并且竞争的目的不再是追赶,而是要领先。

  中国有人工智能成长的最佳土壤

  中国有底气让人工智能走在前面,除国家政策支持之外,一是数据,二是需求,三是人才。

  如果把当前的人工智能看作初生的幼狮,那么数据就是它成长为王者的食粮,而中国堪称人工智能的美食天堂

  第40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半年累计新增网民1992万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6.3%

  阿里云、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被称为全球云计算的三驾马车。但中国的阿里云,在单位计算能力和计算性价比上远超同行,具备将世界级的计算能力变成普惠云科技的能力。

  在一带一路沿线,中国云计算已经实现了主要互联市场的覆盖。目前,阿里云在全球14个地域开放了31个可用区,为全球数十亿用户提供可靠的计算支持以及全球独有的混合云体验。这些通过互联网获取、具有精准度、可跟踪的庞大数据产出,是世界绝大部分国家不可想象的。

  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是人工智能在中国迅速产业化的另一个源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34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7.6%

  消费的升级,呼唤了供给侧改革。制造业需要为社会提供日趋个性化的优质产品,无疑给了人工智能广阔的发挥空间。

  在这一过程中,人才是核心基础。作为后发国家,当前中国的AI人才力量明显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但海量的市场需求、优化的就业环境等都将逐步拉近这一差距。阿里的NASA计划就已面向未来20年组建独立研发部门,招募全球顶尖科研人才,且预算不设上限

  自主创新是兑现预期的唯一途径

  科技是一个讲求成果累积和迭代的领域,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也有很多要补。

  腾讯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显示,截至目前,美国融资金额达到978亿元,领先中国54.01%;中国以635亿元,仅次于美国,占全球33.18%。但从创业投资领域角度来看,美国面向全产业投资,投资领域遍及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而中国接受融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应用层。

  作为人工智能的灵魂,芯片是技术要求和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产业价值和战略地位远大于应用层创新。所幸,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我国已经提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加强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衔接,在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集成电路装备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支持人工智能软硬件发展。

  此外,我国正大幅提高国产芯片的自给率,重点扶持并谋求突破与信息安全相关的芯片产业,可以预见,其未来五到十年将走向新的快车道。

 新闻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TC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发展:490余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个人用户注册总数超31亿

7月30日,在国家网信办举办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网络技术管理局副局长张光耀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管理举措。当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呈现四大特点:

2025年08月01日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AI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或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驱动力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算力能耗挑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全球AI产业的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2025年07月29日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出海业务成新增长点

7月24日,2025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8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我国云智算安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云计算风险管理标准已成为ITU-T国际标准

7月4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智算安全论坛暨第三届“SecGo论坛”7月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承办,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智算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

2025年07月07日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工信部推动算力互联互通:2026年建成三级算力平台 2028年形成算力互联网

5月30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底座。该计划旨在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算力互联互通为主线,推动算力资源高效协同,助力数字经济增长。

2025年06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