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人工智能在中国的“绽放”指日可待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AI)已成为全球科技、商业、投资等领域乃至国家战略博弈层面的红人

  令人关注的是,在关乎未来世界秩序与座次的这轮争夺中,背负了一百多年跟随者”“模仿者形象的中国人,从一开始就走在了前面:美国白宫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在深度学习(AI一个分支)领域发表的论文数已经超过美国;咨询公司普华永道预计,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增长到2030年将使全球GDP提升16万亿美元,其中半数归于中国;中国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利数量,在最近几年保持近200%的增长……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强劲有力的起跑,让西方国家备感惊讶。而中国人自己也丝毫不掩饰借助AI实现国家复兴、重返世界舞台领导位置的雄心——最近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提出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30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万事俱备,东风已来……

  人工智能是时代赋予中国的机遇

  从改造世界的角度看,科技是人类历史骨干篇章的主笔。而人工智能就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机器的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

  人工智能赋予了机器一定的视听感知和思考能力,不仅会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也会对经济与社会的运行方式产生积极作用。它会进一步将人类从繁重、危险、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带动多种传统产业的变革,促进产业模式的调整。

  可以说,人工智能完全契合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需求,成为时代赋予中国的一大机遇。

  中国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国,产业大而不强,与美国、日本、德国差距明显,但恰恰是这种深度的不足和体系的不完整,为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的渗透、改造和升级,提供了空间和便利。

  人工智能的出现,重置了国家间竞争的主题,给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带来了颠覆性变革。而与前三次工业革命不同,经过近四十年改革开放力量积累的中国,这次与西方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并且竞争的目的不再是追赶,而是要领先。

  中国有人工智能成长的最佳土壤

  中国有底气让人工智能走在前面,除国家政策支持之外,一是数据,二是需求,三是人才。

  如果把当前的人工智能看作初生的幼狮,那么数据就是它成长为王者的食粮,而中国堪称人工智能的美食天堂

  第40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半年累计新增网民1992万人,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6.3%

  阿里云、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被称为全球云计算的三驾马车。但中国的阿里云,在单位计算能力和计算性价比上远超同行,具备将世界级的计算能力变成普惠云科技的能力。

  在一带一路沿线,中国云计算已经实现了主要互联市场的覆盖。目前,阿里云在全球14个地域开放了31个可用区,为全球数十亿用户提供可靠的计算支持以及全球独有的混合云体验。这些通过互联网获取、具有精准度、可跟踪的庞大数据产出,是世界绝大部分国家不可想象的。

  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是人工智能在中国迅速产业化的另一个源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34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7.6%

  消费的升级,呼唤了供给侧改革。制造业需要为社会提供日趋个性化的优质产品,无疑给了人工智能广阔的发挥空间。

  在这一过程中,人才是核心基础。作为后发国家,当前中国的AI人才力量明显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但海量的市场需求、优化的就业环境等都将逐步拉近这一差距。阿里的NASA计划就已面向未来20年组建独立研发部门,招募全球顶尖科研人才,且预算不设上限

  自主创新是兑现预期的唯一途径

  科技是一个讲求成果累积和迭代的领域,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也有很多要补。

  腾讯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显示,截至目前,美国融资金额达到978亿元,领先中国54.01%;中国以635亿元,仅次于美国,占全球33.18%。但从创业投资领域角度来看,美国面向全产业投资,投资领域遍及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而中国接受融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应用层。

  作为人工智能的灵魂,芯片是技术要求和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产业价值和战略地位远大于应用层创新。所幸,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我国已经提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加强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衔接,在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集成电路装备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支持人工智能软硬件发展。

  此外,我国正大幅提高国产芯片的自给率,重点扶持并谋求突破与信息安全相关的芯片产业,可以预见,其未来五到十年将走向新的快车道。

 新闻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TC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云计算标准化新蓝图出炉 到2027年制定逾30项新国标行标

云计算标准化新蓝图出炉 到2027年制定逾30项新国标行标

10月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为未来几年云计算产业的标准化发展绘制了清晰路径。《指南》明确提出,到2027年,将新制定云计算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以持续健全产业标准体系,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5年10月13日
国家数据局力推“数据要素×”行动 多地深化实践激活数据价值

国家数据局力推“数据要素×”行动 多地深化实践激活数据价值

9月28日,国家数据局举办第三场“数据要素×”系列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栾婕在会上系统介绍了行动计划启动以来的进展与成效,并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她强调,国家数据局将继续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通过印发数据要素场景指引、深化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实数融合),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其乘数效应,加快形成以数据要素为引

2025年09月30日
首个标准发布!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政策态度支持明确 多家企业已布局

首个标准发布!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政策态度支持明确 多家企业已布局

2025年9月16日,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最新批准发布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为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该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界定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简称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的术语和定义。

2025年09月17日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首部AI纲领性文件发布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将进入系统推进、全面赋能新阶段

8月26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系统性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月30日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球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8月14日,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他表示,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5年08月15日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实施意见》明确我国脑机接口产业两步走发展目标 行业迎来重大机遇

8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两步走发展目标,并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旨在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我国在该领域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08月09日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总收入破127亿元 自研赛事海外表现亮眼 国际化进程加速

8月1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在2025全球电竞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1-6月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产业在市场收入、新品研发、赛事出海等方面均呈现增长趋势,产业链日趋完善,正朝着规范化、主流化、国际化方向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4日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升温!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用户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7月31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发布《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