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能源材料行业动态速览:我国新型稀土储氢合金生产线运转 大同打造光伏+储能试点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我国首条自主新型稀土储氢合金生产线正式运转

        在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孵化的一家新能源科技企业采访时了解到,该企业新型稀土镁镍基储氢合金电极生产线已经开始正常运转。据了解,该生产线产能为200吨,目前生产的280公斤电极成品已经进入市场。稀土镁镍基储氢合金电极材料具有高容量和低自放电等优点,被认为是替代传统AB5型稀土基储氢合金,这一新电极产品制备的镍氢动力电池,具有出色的低温稳定性能。

        山西省大同市着力打造光伏+储能联合系统试点项目

        山西省大同市将在现有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基础上,着力打造光伏+储能联合系统试点项目,开启光伏应用的新格局。根据《大同市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要求,2020年大同市拟建成3座10万千瓦光伏加3兆瓦储能试点项目。充分发挥“新能源+储能”调峰调频、后备电源、电能质量治理、构建微网系统等优势,实现多样性的盈利模式。

        2020年1-2月中国三元材料前驱体出口量约8,538吨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中国三元材料前驱体出口量约8,538吨,同比下滑18.2%,出口均价约在13.7美元/公斤。1-2月国内三元前驱体几乎都出口至韩国;月度出口量则占月度总产量约42.5%。3月份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国内三元前驱体企业复工率达到95%以上,市场开工率逐步恢复到50-60%。海外疫情在3月中旬后开始爆发,自欧美市场开始,下游电池和汽车市场不断出现停产或减产消息;原料方面,钴原料供应因非洲疫情影响有所减少,镍原料供应在4月份也因巴布亚新几内亚疫情控制出口减少。

        中国和韩国已近恢复生产,其他国家还处于部分停工停产状态

        据电池中国,全球主要锂离子电池生产国当中,中国和韩国目前已近恢复生产,但是其他国家还处在部分停工停产的状态当中。除了生产厂家,更重要的是上游的原料供应商很可能无法及时供货。美国锂生产商Albemarle表示,疫情对于公司的财务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原因是物流限制。预计第一季度利润同比去年下降20%至25%,上半年同比下降15%至20%。另外,全球主要的锂生产国澳大利亚已经实施封国,采矿和勘探公司的出境受到限制。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主产国刚果实施隔离政策,加上南非的边境和港口关闭,钴的供应面临中断。智利实施了全国禁令、圣地亚哥部分地区处于隔离状态、阿根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隔离措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

        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在征求意见稿中,氢能被列为能源范畴。这是中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氢能属于能源。南京市在溧水区引入英博路普氢燃料电池项目,这也是南京首个燃料电池项目。在英博路普氢能落户三个月不到,路普能源就宣布与一家领先的公共汽车制造商签订了为期三年的燃料电池订单。据路普能源透露,这笔订单总额达到1500万美元(约合1.06亿人民币),以支持南京市政府用氢电混合汽车部分替代现有的7000辆纯电动公交车队的目标。假如路普能源的这批产品投放在南京市场,这个“先进的公共汽车制造商”很可能就是南京开沃,这批公交的总投资额自然也将远超1亿这个数字。

        《氢能经济展望》显示未来氢能可在全球减少34%的温室气体排放

        BloombergNEF的最新报告《氢能经济展望(HydrogenEconomyOutlook)》显示,未来,清洁的氢能可以在全球减少来自化石燃料和工业部门高达34%的温室气体排放。不过,这项研究同时指出,只有在政策支持下,扩大氢能技术规模,并使其成本降低,这一前景才有可能实现。彭博新能源财经指出,氢能经济需要以成本低、排放量尽可能小的途径大量制取氢气。过去的五年里,在欧洲和北美,电解技术生产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成本下降了40%,而中国制造的系统比西方国家的价格便宜了80%。报告强调,如果电解槽的部署规模进一步扩大,成本还将继续下降。

        特斯拉或将在特斯拉“电池日”上主推Maxwell的干电极技术

        据电池中国,被特斯拉重金收购的Maxwell前高管向财联社记者独家透露,特斯拉或将在4月中举行的特斯拉“电池日”上主推Maxwell的干电极技术,在降低电池成本的同时提高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该前高管同时表示,作为Maxwell多年合作伙伴的新宙邦延续为特斯拉供货“问题不大”。受到特斯拉“超级电容器+干电极”黑科技影响,Maxwell走入公众视野。2019年2月,特斯拉宣布将以2.18亿美元收购超级电容全球龙头Maxwell全部股权,推动Maxwell专有的干电极技术。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新能源材料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2025年09月18日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