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首台智能驾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正式使用 我国就地热再生领域智能绿色化是方向

       根据报道消息,我国国内第一台智能驾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正式投入使用。据了解,由山东高速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智能驾驶系统研制》项目于近日已经顺利验收。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智能驾驶系统研制》是山东高速路桥集团联合山东交通学院,历时三年,自主研发的再生设备智能驾驶控制系统,也是国内就地热再生领域首套智能驾驶系统。


       据了解,该系统由差分 GPS 基站、智能控制中心、工程车辆控制器、遥控器组成,是基于GPS定位的智能联动系统。工作过程中,智能驾驶系统利用GPS定位导航和智能控制中心,实现了对成套就地热再生机组中四台加热机的联动智能驾驶控制和远程操控,并有效解决了车辆智能转向、自动避障、路径规划、车距保持、车辆运行参数、单车遥控等智能驾驶的棘手难题。

       目前,配备智能驾驶系统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性能已在菏关高速和济南绕城高速养护工程中通过验证,共累计安全使用达90天,再生面积35万平米。而首台智能驾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的投入使用,对提高施工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工作效率,节能减排,促进就地热再生行业智能绿色转型,具有标志意义。

       就地热再生是一种预防性养护技术。采用专用的就地热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铣刨,就地掺入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等,经热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对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的技术。

       就地热再生适用于仅存在浅层轻微病害的高速公路及一、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表面层的就地再生利用,再生层可用作上面层或者中面层。可分为复拌再生、加铺再生、整形再生三种。

就地热再生分类

复拌再生

将旧沥青路面加热、铣刨,就地掺加一定数量的再生剂、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经热态拌和、摊铺、压实成型。掺加的新沥青混合料比例一般控制在30%以内。

加铺再生

将旧沥青路面加热、铣刨,就地掺加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拌和形成再生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一熨平板摊铺再生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二熨平板同时将新沥青混合料摊铺于再生混合料之上,两层一起压实成型。

整形再生

将旧沥青路面加热软化、就地添加一定数量的再生剂、翻松、就地熨平,其上再摊铺一层新沥青混合料,一起压实成型的工艺。

资料来源:互联网

就地热再生优点

实现了就地沥青路面再生利用,节省了材料运输费用;

施工时只占用一个车道,对正常交通的影响很小;

修正了旧路面的级配组成,修正了表面破坏;

改善纵断面、路拱和横坡。

实现了旧沥青路面材料100%就地再生利用,不产生废料;

流水线施工,速度快,每天可施工单车道1.5km以上;

施工后的路面可直接作为表面层使用,无需罩面,对路面标高的影响小;

调整或优化了旧路面的级配,提高了路面性能,尤其是高温性能;

添加的新沥青混合料比较少,且要补充旧路面不同程度的变形,可基本不改变旧路面标高;

实现了沥青路面再生层和下承层层间的热黏结,路面结构受力连续,整体性强,使用寿命延长。

资料来源:互联网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2025年09月18日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