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今年1000万吨以上煤炭行业去产能任务将有望提前完成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近日发布《煤炭行业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报告。该报告称,煤炭去产能成效逐步显现,产业得到优化升级。预计2018年有望提前完成1000万吨以上的去产能任务,但进一步推进去产能难度加大。

 

(资料图片 来源互联网)
 
          自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起,本轮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正式开始,“十三五”期间煤炭行业去产能目标为8亿吨,2016-2017年连续两年超额完成目标,两年已合计退出产能5.4亿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8年煤炭行业去产能目标为1.5亿吨,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由“总量性去产能”转变为“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2018年8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公布,2018年1-7月全国共退出煤炭产能8,000万吨左右,完成全年任务1.5亿吨的50%以上,剩余5个月仍需退出产能7,000万吨,去产能压力仍较大。

        2018年7月1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2018年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讲时指出,目前全国生产煤矿产能约为40亿吨/年,在建和改扩建煤矿产能11亿吨/年左右,进口2.5亿吨左右,与全国每年煤炭消费40亿吨左右相比,煤炭产能过剩态势没有改变,去产能仍是首要任务。2018年1-6月,全国原煤产量16.97亿吨,同比增长3.9%。从产地分布情况来看,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仍是我国原煤最大的产区,2018年上半年原煤产量分别占全国原煤产量的26.11%、24.99%和16.97%,合计占比达68.07%。据上述数据估算,2018年1-6月煤炭行业产能利用率为84.85%左右,整体行业产能利用率仍不高。  

        国家能源局近日披露数据,截至17年12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生产煤矿3907处,产能33.36亿吨/年,分布在26个省区,山西、内蒙、陕西三个省份的在册生产煤矿产能分别为9.05亿吨/年、8.22亿吨/年、3.82亿吨/年,合计占比63.22%。此外,已核准(审批)、开工建设煤矿1156处(含生产煤矿同步改建、改造项目83处)、产能10.19亿吨/年,其中新建煤矿4.42亿吨/年,资源整合煤矿4.14亿吨/年,技术改造煤矿0.85亿吨/年,改扩建煤矿1.21亿吨/年。在建煤矿中已建成、进入联合试运转的煤矿230处,产能3.57亿吨/年,其中新建煤矿2.24亿吨/年,资源整合煤矿0.98亿吨/年,技术改造煤矿0.20亿吨/年,改扩建煤矿0.21亿吨/年。

        去产能已经成功推行了两年时间,对于2018年甚至以后的去产能工作重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谈了如下几点看法:

        2018年,煤炭去产能要从总量去产能向结构去产能转变,把处理僵尸企业作为重要的抓手。科学地把握去产能的力度和节奏,结合资源条件、供需实际、在建项目衔接和电力配置等因素,对“十三五”后三年的去产能任务进行科学认证和统筹安排。

        按照安监局的要求,今年9万吨/年以下的煤矿原则上都要退出。此外,还要适当提高南方煤矿退出的标准,将来要有序退出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严格按照技术、安全、环保、质量、能耗、水耗标准执行。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