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煤炭产业逐步向晋陕蒙等地区转移集中


  近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发布报告称,煤炭去产能成效逐步显现,产业得到优化升级。预计2018年有望提前完成1000万吨以上的去产能任务,但进一步推进去产能难度加大。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煤炭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这份名为《煤炭行业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报告指出,自2016年煤炭行业贯彻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行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去产能成效逐步显现,经济社会风险缓解、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为我国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来说,2016到2017年煤炭行业累计去产能4.4亿吨,完成“十三五”淘汰8亿吨落后产能目标的55%以上。与2016年“中国煤炭企业科学产能评测排行榜”评测结果相比,2017年参评矿井的科学产能总量占比提高了约10%,安全与绿色得分也均有提高。 

  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全国煤矿数量已从2015年的1.08万处减少到2017年的7000处左右。
 
   根据3月5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将在2018年削减煤炭产能1.5亿吨。

        各省发布的去产能计划:

        山西:2018年退出煤炭产能2300万吨;

        河北:2018年计划淘汰煤炭产能1062万吨;

        贵州:计划淘汰落后煤炭产能1000万吨;

        安徽:计划退出煤炭过剩产能690万吨;

        甘肃:计划退出煤炭产能471万吨;

        山东:计划退出煤炭产能465万吨;

        内蒙古:预计退出煤炭产能405万吨;

        重庆:今计划淘汰煤炭落后产能197万吨;

        云南:2018年力争再退出煤炭产能58万吨。

        2018年6月,中国原煤产量为29801.7万吨,同比增长1.7%。2018年1-6月,全国原煤累计产量达169658.9万吨,同比增长3.9%。从供给端来看,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人曾,为进一步稳定煤炭市场、促进市场煤价回归合理区间,将采取增产量、增产能等九项措施。而发改委也提到,将协调重点产煤地区和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产能利用率,努力增加产量。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数量达4467个,较去年同期的5067个减少600个。其中,亏损企业数量达1196个,较去年同期的1193个增加3个。

  2018年上半年,煤炭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1783.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132.5亿元增长5.8%;主营业务成本达8217.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887.8亿元增长4.2%。

  上半年,煤炭行业利润总额(补贴后)达1576.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18.8亿元增长19.6%。同时,亏损额也有增长。上半年,煤炭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59.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8.9亿元增长7.3%。

        继续推进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用市场化和法治化办法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加快退出违法违规、不达标和安全风险大的煤矿,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引导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等煤矿有序退出,适当提高南方地区煤矿产能退出标准。继续按照减量置换原则有序发展优质产能,倒逼无效低质产能加快退出,提高煤炭先进产能比重,更多发挥北方地区优质先进产能作用。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煤电、煤运、煤化工上下游产业融合,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加强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和建设先进产能的统筹,实现煤炭供需动态平衡,保持价格稳定。

        严格落实煤炭产能减量置换政策,积极发展先进产能,以神东、陕北、黄陇、新疆等大型煤炭基地为重点,有序核准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
 
        在煤炭深加工方面。扎实推进已开工示范项目建设,年内计划建成山西潞安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有序推进具备条件项目的核准建设,年内计划开工建设伊泰伊犁100万吨/年煤制油示范项目、北控京泰40亿标准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做好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项目第二、三条生产线和陕西未来榆林煤间接液化一期后续项目前期工作。

        进入8月,云贵川等长江中上游地区降雨较往年偏大,导致长江来水增加,水电增发预期迅速增强,水电对火电的替代作用将逐渐显现,水电增速将保持在全社会用电增速之上。假设煤电增速达到10%,则全国重点电厂7~8月的需求增量预计在2200万吨。因此,供应增量完全覆盖了需求增量,并且留有较大余地。
 
       随着环保检查对主产地的影响逐渐消除,后期煤炭供应增加将是大趋势,而中转地北方港口在国家多项保供措施保障下,库存总量稳步回升,有效地保障了下游迎峰度夏期间的动力煤供给。因此,短期内国内动力煤价格或仍呈下行趋势。


        煤炭行业方面,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生产经营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收入利润快速增长。下半年,预计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消费方面,有望延续平稳较快的增长,基础设施投资有望保持平稳。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助推煤炭市场继续趋好。下半年,沿海煤炭运输形势将明显好于上半年,预计全年铁路和港口煤炭发运量保持同比增长势头已成定局,煤炭供运需“三高”将继续伴随着下半年煤炭市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