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7月3日,在“2018年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发布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3.1万个海洋天然产物的准确三维结构等重要数据将向全球开放共享。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海洋生物产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药源宝库,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约3万个结构新颖、活性多样的海洋天然产物。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及中国海洋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发了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该数据库约含有3.1万个海洋天然产物的准确三维结构,可直接用于虚拟筛选与智能药物设计。
 
  “打造‘蓝色药库’是人类的共同事业,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参与。我们开放数据库,希望为人类的健康事业造福。”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表示,这个三维结构数据库是“蓝色药库”的基础数据库,将会提升海洋药物开发的速度与效率。
 
  据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主任杨金波介绍,全球范围内海洋药物研究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资源获取问题,如何从数万个天然产物中筛选、开发新药是构建“蓝色药库”的关键。经过两年的时间,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联合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8个团队、100多名专家协同攻关,通过从海洋微生物、矿物、动物当中提取天然产物,构建了精确的三维结构数据库。目前,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已经完成170余个美国FDA批准的肿瘤药物靶点对海洋化合物数据库的精确筛选,发现1000余个具有开发前景的抗肿瘤药物苗头分子,经过有机合成、生物实测、药理药效分析和临床前试验,发现了诸多可开发为海洋药物的先导化合物,海洋药物筛选准确率由20%以下跃升到70%以上。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主任魏志强表示,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的发布体现出几个方面的交叉。第一是平台的交叉。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两个重要的平台——新药筛选平台、超算平台的交叉融合使得三维数据库的建设有了可能。第二个交叉是学科的交叉,药物的研发设计和信息领域的超级计算机的交叉。原来传统的一款新药的研发周期大概要10到15年,成本要10亿美元到15亿美元,通过超算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缩短周期。这些交叉融合也是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平台型效应的集中体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