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政来得太突然 光伏产业遭遇资金链难关


        正是政府补贴创造的“可观收益”,令过去两年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倍受各路资本青睐。除了不少上市公司、大型工商企业纷纷斥巨资布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少设备代理商也加大设备采购销售力度。
        
        “来得太突然了,打了整个光伏产业一个措手不及。”围绕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布《2018中国市场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在6月1日正式实施,一家大型光伏企业户用光伏发电业务总监王景(化名)感慨。
        
        此次光伏新政对行业的最大冲击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在国家未下发文件启动普通电站建设工作前,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国家补贴的普通电站建设;二是在分布式光伏方面,今年仅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规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
        
        “今年分布式新增光伏电站实际装机量早已超过上述政府额度。这意味着新的分布网光伏电站项目无法通过建设审批,在建未并网项目则拿不到政府补贴,项目收益预期骤降一半,投资回本周期拉长一倍。”王景透露。这导致嗅觉敏锐的银行、融资租赁与供应链金融机构资金纷纷抽身离去,迫使不少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设备销售代理商开始低价甩卖产品筹资还债。
        
        “整个光伏行业可能重蹈2012-2013年的严冬季节,在《通知》新政压力下,光伏组件企业可能从数百家缩减至不到10家。”一家大型光伏企业负责人认为。为此不少光伏企业鉴于《通知》将导致大量投资面临违约风险,向相关部门建议能否对削减政府补贴设定“缓冲期”,不过相关部门尚未对此做出回复。
        
        “现在企业只能先勒紧裤子过日子,确保企业不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下。”王景直言。
        
        全产业链资金“撤离”
        
        “别看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年化利润率达到14%-18%,其中一半来自政府补贴款。”王景透露。
        
        正是政府补贴创造的“可观收益”,令过去两年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受各路资本青睐。除了不少上市公司、大型工商企业纷纷斥巨资布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少设备代理商也加大设备采购销售力度。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
        
        在行业发展处于峰值时,两三人就能设立户用光伏设备销售代理机构,向全村农户兜售设备赚取销售佣金。一时间,户用光伏发电设备(户均投资额4-5万元)与房子、汽车一度成为农村乡镇居民的“新三大件”。
        
        这也吸引大量银行、融资租赁公司、供应链金融机构纷纷涉足这个领域。毕竟,户用光伏发电项目年化回报率在14%-18%,即便贷款利率在8%-10%,也能给用户创造至少8%利差收益。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户用光伏发电项目增多,政府补贴压力也日益增加,市场传闻去年底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的补贴资金缺口接近千亿元。这也是相关部门决定出台《通知》挤破分布式光伏产业投资过热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通知》面世,这些金融机构迅速变脸——不少银行闻风而动,悄悄暂缓了针对用户的“光伏贷”业务。
        
        一位国有银行江浙地区分行信贷部门人士透露,周一起,他所在城市的多数银行都暂缓光伏贷业务审批,原因是银行内部核算发现,随着政府补贴取消,不少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年化回报率骤降至7%-8%,低于银行贷款利息,导致项目投资亏损与还贷压力骤增。与其坐等坏账飙涨,不如尽早离场。
        
        一家光伏产业融资租赁机构负责人介绍,这也引发多米诺效应,他们已经向不少光伏设备代理商发函要求暂停了新的设备采购融资贷款。究其原因,光伏项目不赚钱将导致用户投资意愿下降,销售代理商库存积压同样容易引爆供应链金融贷款坏账风险。
        
        王景直言,周一起他就接到不少销售代理商电话,希望企业能否回购一批设备库存,否则他们只能低价甩卖设备套现还款。甚至个别代理商已经做好最坏准备——以物抵债,将套现压力转嫁给融资租赁与供应链金融机构。
        
        “其实他们还不是最惨的。”王景表示,现在遭遇资金压力最大的,是已投资开工但尚未并网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
        
        6月5日,广东省太阳能协会发布报告指出,当地已经签订合同具备开工条件,或已开工未并网的工商业分布式项目共有273个,装机量达到631.74MW。由于这些项目补贴无保障,导致项目投资面临亏损。尤其是前期已经开展工作(采购、租赁屋顶)的项目将面临投资款付诸东流,经济损失相当巨大。此外,不少已签合同未开工项目由于项目收益率太差,已不具备开工条件,企业面临巨大违约赔偿。
        
        王景也称,“据我所知,各地不少已开工未并网项目的银行贷款占比约在30%,这还不包括项目方通过供应链金融贷款采购大量设备,如今他们一面遭遇投资亏损,一面还得想办法筹资还款。”
        
        光伏产业遭遇资金链难关
        
        《通知》也令众多户用光伏发电设备生产商遭遇巨大资金压力。
        
        “鉴于前两年户用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猛,公司至少投入了逾6亿元用于产能扩张与产品技术升级,其中40%来自银行贷款。”一家江苏地区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财务总监向记者直言。如今随着《通知》导致下游代理商与用户采购热情骤降,相关银行已采取紧急风控措施。除了叫停产能扩张项目后续贷款发放,银行内部人士暗示相关信贷将难以续贷。
        
        “这两天公司内部连续召开了几次会议,讨论如何尽快消化库存回笼资金,但多数销售代理商基本持观望态度,没人愿意囤货。”这位财务总监直言。若产品库存销售回款周期较以往慢了3-4个月,企业资金链将迅速吃紧。
        
        这种状况在行业并不鲜见。
        
        一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机构透露,目前他们内部也紧急叫停了2个正准备投资开工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原因是机构内部测算,在取消光伏补贴后,这些项目年化收益预期从原先15%降至7.5%,甚至覆盖杠杆融资的8%贷款利息开支。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2025年09月18日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