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报告显示未来三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保持增长态势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新能源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17》显示,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已由2015年的12.1%增长至2017年的13.8%。未来3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预计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在非化石能源中,核电建设周期延长,投产规模预计无法达到规划预期,将影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0.2个百分点左右。

  5月18日,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发布《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17》。《报告》指出,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已由2015年的12.1%增长至2017年的13.8%。未来3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预计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在非化石能源中,核电建设周期延长,投产规模预计无法达到规划预期,将影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0.2个百分点左右。

  为突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增加了一个关键性原则,即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韩水此前表示,这个目标是硬目标,是必须要完成的。为了体现这一点,《规划》在电源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优先布局清洁能源,在考虑电力电量平衡的时候,首先平衡水电、风电、光伏和核电。

  2017年,我国电力消费持续回暖,电源结构加速优化,非化石电源装机比重接近规划目标。《报告》显示,2017年非化石电源装机比重达到38.6%,接近39%的规划目标。在非化石能源中,风电装机比重较2016年提高0.3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提高2.7个百分点,水电下降0.9个百分点,核电与生物质发电与2016年持平。

  与此相对应,2017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进一步加快,增速达2.9%;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3.8%,发电完成规划目标的60%。在2016年提高1.4个百分点的基础上,2017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仅提高0.3个百分点,增速明显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虽然解决风电消纳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光伏发电装机大超预期,但是光热发电、核电装机以及水电消纳都不及预期。尤其是光热发电示范项目进展缓慢,规划目标实现难度大。2017年,全国光热发电装机2.8万千瓦,不足500万千瓦规划目标的1%。在我国首批20个共135万千瓦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中,4个放弃或退出建设,另有部分项目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核电建设周期延长,装机增速明显放缓。2017年,全国核电装机达3582万千瓦,完成规划目标28.5%。核电投产规模明显减小,2017年仅投产两台共218万千瓦。水电消纳问题虽有所缓解,四川、云南两省弃水电量仍高达139亿千瓦时和290亿千瓦时。
 
  为达成规划目标,未来几年需要进一步加大非化石能源消纳力度。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杜忠明说,未来3年,应继续积极推动水电外送通道规划建设,确保水电开发与外送通道建设的统筹协调。创新市场化交易手段,探索建立大型水电用电权交易市场机制,破解水电跨省区交易难题,促进水电在更大范围内消纳。

  《报告》认为,未来3年,随着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机制不断完善,风电的开发布局将更趋合理。随着可再生能源就地综合应用示范区建设模式不断推广应用,风电就近消纳能力将明显增强。随着平价上网的风电基地开发外送模式不断推广,风电外送消纳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2020年弃风率有望控制在10%以内,风电具备平价上网条件。

  对于光伏发电,《报告》提出需要合理把握光伏发电开发节奏,优化调整规划目标。建议加强宏观调控,合理把握光伏电站开发节奏,新增规模向光伏扶贫等方面倾斜。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不断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仍是电力发展的重要任务。杜忠明建议,进一步扩大煤电灵活性改造规模,抓紧总结试点经验,加快推进华北、西北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化运作。同时,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尽快推动一批调峰气电建设。并结合系统调峰需求进一步优化新开工抽水蓄能电站的布局和建设时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