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2月初新能源行业主要动态回顾

          3年33万千瓦!深入剖析唐山市2018年分布式光伏发展前景:唐山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指出——2018年唐山市要全力抓实建设生态唐山实现绿色发展,最大限度节能减排降耗。让老百姓享受更多的幸福蓝天。

         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建成并网风电装机1400万千瓦:日前,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有序推进风光电发展。按照“优先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坚持“集中式与分散式并举”,采取竞争性方式配置风、光电项目,实现资源更优配置,促进风光电技术进步和上网电价降低。稳步推进酒泉、通渭等风电基地建设,加快建设风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该《规划》明确,将加快华能瓜州干河口北5万千瓦等3个风电平价上网项目建设。到2020年,全省建成并网风电装机1400万千瓦。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能源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

         全国工商联:建议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比例:发改委、能源局正式印发《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特别提到《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及考核办法》(下称“办法”)另行发布,博弈多年的“配额制”政策随着2018年出台似乎指日可待。

         GE将开发Haliade-X12MW海上风机产品:近日,GE公布将开发功率最大,功能最强的海上风电机组Haliade-X。该机型采用12MW直驱发电机组,能够实现行业领先的容量系数——63%,Haliade-X的年发电量将比目前任何其他海上风机多出45%。GE将在未来3-5年内投资超过4亿美元用于开发和部署Haliade-X。

         河北:三年内光伏电站将累计新增360万千瓦:近日,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2018-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指导意见》,三年内河北风电(集中式)新增建设规模将累计达842.72万千瓦,光伏电站将累计新增360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关于发布2018年度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的通知:为引导风电企业理性投资,督促各地区改善风电开发建设投资环境,促进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将各省(区、市)风电开发投资监测预警结果予以公布,并就落实好风电投资监测预警机制有关事项通知。

         华北能监局公布1月京津唐电网风光并网运行管理情况:58家风电站净收入亏损:华北能监局近日公布2018年1月份京津唐电网光伏、风力发电站并网运行管理情况。2018年1月,京津唐电网风电站并网净收入亏损的有58家,盈利的有36家。

         山东省2018年光伏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75:为促进光伏发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现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规〔2017〕2196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2018年1月1日以后纳入财政补贴年度规模管理的光伏电站,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75元(含税,下同)。

         2017年宁夏新能源发电平稳增长:风力发电量达155亿千瓦时:2017年,宁夏新能源发电装机稳步增长,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弃风弃光问题明显缓解。全区风电和光伏并网装机规模分别达到942万千瓦、620万千瓦,分别位居全国第六、十一位,分别占在全区电力装机的22%和15%;风电、光伏发电量分别为155亿千瓦时、76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区总发电量的11%和5%;风电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分别达到1650、1326小时,同比增长6.2%、2.2%,弃风、弃光率分别为4.8%,6.4%,同比降低8.5、0.7个百分

         浙江杭州2016-2017年分布式光伏成绩单:累计装机475.19MW户用占比27%:《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太阳能光伏推广应用促进光伏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杭政函〔2016〕79号)出台以来,各地进一步加快光伏发电应用,促进光伏产业创新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市累计新增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75.19兆瓦,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能力达4.75亿千瓦时,每年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14.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8.7万吨,环境效益显著。但应看到,各区、县(市)工作进展还不平衡,部分区县非居民领域光伏应用不多,少数区县仍未建立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现将2016-2017年各区、县(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予以通报。

         龙源电力2月总发电量39,21亿千瓦时风电增加26.79%:龙源电力集团股份限公司董事会宣布,根据公司统计,2018年2月公司总发电量39,21亿千瓦时,较2017年同比增加11.32%。其中,风电增加26.79%。

         中国电建签订青海50兆瓦风电项目:近日,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市场拓展再出捷报,成功与青海北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5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EPC总承包合同。

         2017年福建清洁能源发电量1179亿千瓦时占比53.9%:近日,记者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2017年,该公司积极推动福建富余电量跨省外送,外送电量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其中核电外送电量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1%。近年来,我省清洁能源发展步伐持续加快。目前,全省发电装机容量5597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比重54.5%,2017年福建清洁能源发电量1179亿千瓦时,占全省发电量比重53.9%。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T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4月17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实现稳中有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4月19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达585吉瓦,同比增长15.1%,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92.5%,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约六成,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据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5年01月06日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首部能源法的正式施行填补了能源领域立法空白。强调规划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创新机制。要求建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制度,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上升为法律制度,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

2025年01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