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石油下发严格执行日供气量计划通知 短期类天然气供应不足局面不会改变

   了解到,1月31日,中石油下发严格执行日供气量计划的通知,通知说明中亚来气由1.2亿立方米进一步降至0.7亿立方米,中石油管网面临崩盘危险。

   同时,自1月30日夜间,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已经开始执行到量关阀,使城市燃气供应再次趋紧,甘肃兰州、河南平顶山等多地城市燃气公司纷纷下发错峰用气通知。

   中石油的一份文件显示,目前中亚来气供应持续不稳定,1月份,土库曼康采恩机组已经停机三次,江苏如东LNG因天气原因无法靠岸。近期大幅降温,中亚哈国、乌国无序下载,中亚来气持续欠计划2000万方/日。日均欠量达3000万方以上,中石油管网已接近临界管存。若不控制销售节奏,管网安全运行存在风险。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天然气产业市场竞争现状调研与未来发展商机战略评估报告

   总体上来看,从去年以来,在环保的高压下,随着“煤改气”的迅速推进,我国天然气需求大增。数据显示,2017年天然气消费量23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3%。

   近年来天然气市场发展迅猛,“十一五”至今,除2015年外,天然气消费量始终维持在10%以上增速。2017年1-9月,天然气累计消费量同比增速13.4%。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我们测算2017-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复合增速在16%左右。

   我国目前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仍以原煤为主,但天然气占比稳步提升,从2000年的2.6%提升至 2016年的5.3%。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产量稳步增长,2015-2016年增速放缓,同比增长仅2-3%。2017年以来天然气产量增速回升,1-10月天然气累计产量121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7%。随着环保监 管和督察力度的加强,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将逐步提高,“十三五”期间下游 需求将拉动上游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国内天然气上游供给主要由“三桶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垄断。三家央企的天然气生产总量占国内天然气产量的 80-90%,其中 中国石油产量占比最高,优势地位明显。

   2017年1-10月,我国天然气产量12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2%;天然气进口量722亿立方米,增长27.5%;天然气消费量1865亿立方米,增长18.7%。2014-2016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分别为1234.10、1271.40、1368.30亿立方米;需求方面,2014-2016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分别为1804.36、1855.40、2086.88亿立方米,国内供给不足造成天然气进口量逐年增加,2014-2016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分别为596.55、616.70、752.63亿立方米,进口量的增加使得我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在不断提升,2016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34.27%,“十三五”期间随着天然气消费量和进口量的增加,我们预计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国内天然气供应相对偏紧,自2007年起出现供需缺口,并逐年扩大。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我国天然气进口量持续增长。2006年起我国天然气进口量逐年增长,对外依存度也相应增加。至2016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达753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34%。

   截至2016年,我国天然气进口资源国18个。我国PNG主要从中亚进口,主要进口国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缅甸和哈萨克斯坦,其中哈萨克斯坦为我国PNG的主要进口国,PNG进口量占比77%。我国LNG主要从海上通道进口,进口国数量众多,以澳大利亚、卡塔尔、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为主,其中澳大利亚为我国LNG的主要进口国,LNG进口量占比46%。

   2017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加快实施“煤改气”,以京津翼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为重点,推进重点城市“煤改气”工程,增加用气450亿立方米,替代燃煤锅炉18.9万蒸吨。2017年3月环保部、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等发布《京津翼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进一步将“2+26”城市列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首批实施范围。全面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散煤处理,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市10月底前完成“禁煤区”建设任务,并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实现冬季清洁取暖。

   2017年5月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取暖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试点示范区3年,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标准根据城市规模分档确定,每年直辖市安排10亿元,省会城市安排7亿元,地级城市安排5亿元。将重点支持京津翼及周边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优先支持工作基础好、资金落实到位、计划目标明确、工作机制创新较为突出的城市 2017年8月,环保部印发《京津翼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强化督查方案》。环保部将于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3月29日,分两个阶段15轮次,对京津翼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任务进行督查。 

   2017年12月16日中央十部委共同发布《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对北方重点地区冬季清洁供暖“煤改气”气源保障总体方案作出了具体安排。规划对未来5年清洁取暖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并专门就重点地区“煤改气”工程的气源保障给出总体方案。清洁取暖涉及能源体系、管网建设、节能装备、区域环境等诸多方面。 

   我们认为煤改气为能源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改善大气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未来煤改气仍将是冬季清洁取暖的主要方式,助推天然气的消费,短期天然气供应不足的局面将不会影响煤改气长期趋势。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占该区域发电总装机比例36.6%

2月1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数据显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中国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作为该区域第一电源地位更加稳固。

2025年02月17日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技术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预计2026年我国煤制烯烃行业产能迎来激增

2月3日,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传出消息,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新疆山能化工有限公司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将分别于2月22日、2月28日全面开工建设。

2025年02月08日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全球锂资源格局已被重塑 中国锂矿储量攀升至全球第二

1月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锂矿找矿实现重大突破,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中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重塑了全球锂资源格局。

2025年01月10日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886亿吨 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12月31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据成交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886亿吨,总成交额181.135亿元。

2025年01月06日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2025年1月1日国内首部能源法正式施行 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首部能源法的正式施行填补了能源领域立法空白。强调规划对能源发展的引领、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创新机制。要求建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制度,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上升为法律制度,强调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

2025年01月04日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2024年前11月我国煤炭进口总量已超2023年全年 创历史新高 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

12月10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1月我国进口煤炭5498.2万吨,较上月增加873.4万吨,环比增长18.89%,同比增长26.38%,创下历年来单月进口量历史新高。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49034.9万吨,同比增长14.8%,进口均价688.4元/吨,同比下跌12.5%。较2023年,我国进口煤

2024年12月14日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国轩高科再次深入海外建厂!未来两三年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海外产能将集中释放

12月12日晚,从事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国轩高科(002074)公布两个海外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公告,投资金额合计不超过25.14亿欧元,约等于人民币191.47亿元。

2024年1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