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三部委调整天然气进口税,我国天然气产消量持续增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根据2017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情况,现对《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2011-2020年期间进口天然气及2010年底前“中亚气”项目进口天然气按比例返还进口环节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关税〔2011〕39号)和《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进口天然气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关税〔2016〕16号)有关事项进行调整,具体通知如下:

        一、自2017年10月1日起,将液化天然气销售定价调整为26.64元/GJ,将管道天然气销售定价调整为0.94元/立方米。

        二、2017年7-9月期间,液化天然气销售定价适用27.49元/GJ,管道天然气销售定价适用0.97元/立方米。

        三、本文印发前已办理退库手续的,准予按本文规定调整。

        特此通知。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

        2017年12月22日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天然气产业市场竞争现状调研与未来发展商机战略评估报告

        1、中国天然气概况

        (1)我国天然气储量


        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在世界范围内占比不高,2016年占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的比例为2.89%,但是我国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增长稳定,在1996年仅为1.20万亿立方米,2016年上升至5.40万亿立方米,20年增长350%,年复合增速为7.81%。

        (2)我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

        我国天然气的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增长,并且消费量的增长率高于产量。2016年,我国的天然气产量为1,384亿立方米,消费量为2,103亿立方米。2006-2016年间,我国的天然气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8.61%,而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50%。在改变我国一次能源(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又称“天然能源”)消费结构的同时,我国的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我国2016年天然气净进口达到721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36.54%。

图:天然气产量及消费量
 

        (3)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对天然气行业的影响

        我国作为“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一次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为主,2015年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为63.72%,其他能源按消费比例由大到小排序分别为石油水电、天然气、再生能源和核能,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分别为18.57%、8.46%、5.89%、2.08%和1.28%。与其他化石燃料相比,天然气在燃烧热值、低价格、清洁环保性等综合性能方面占据优势。近年来,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自2010年至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占比从4.03%上升至5.89%,并且仍有持续增长的趋势。《能源发展战略行动(2014-2020)》(国发办[2014]31号)指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在持续深化能源结构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天然气勘探和开采任重道远。

        2、我国天然气管道概况

        自20世纪60年代我国建设了第一条输气管道巴渝线以来,经过50余年的建设,我国天然气管道行业有了很大发展。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建成天然气管道8.5万公里,初步形成了以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川气东送、陕京线一线、陕京二线、陕京三线、中缅天然气管道等天然气管道为主干线,以兰银线、淮武线、冀宁线为联络线的国家基干管网,同时川渝、华北、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区域管网,“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就近供应”的供气格局基本形成。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技术和管理水平也有了飞速发展。

        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在过去的10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未来10年仍将有较大发展。到2020年,我国需配套建设大量主干线、支干线、支线天然气管道。

        未来我国将新建喀什-瓜达尔港油气管线、中俄天然气管线西线、中亚D线、陕京四线、新粤浙天然气管道等国内外天然气干线管道及配套支干线管道。

        新疆的天然气管道建设也经历了很快的增长,从2005年到2014年这十年间,新疆的天然气管道长度增长了将近5倍,达到1.37万公里。随着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的建成和中俄天然气管道西线建设的规划,新疆已经不只是我国天然气重要的生产基地,更是进口天然气输往内地的陆上大通道。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GSL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