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光伏产业大周期下行 聚焦技术路径与政策红利



  “一是现在产业效率要求越来越高,二是国家政策的引导性非常强。”4月18日,在SNEC光伏大会上,中来股份高级副总裁刘勇表示,对于未来光伏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企业一定要围绕度电成本,提高技术含量,用高效率撬动成本降低,想办法将新能源做到跟传统能源一样便宜,而光伏是有这个潜力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2016年我国光伏行业新增和累积装机容量已居全球第一。

  一方面,光伏被认为是不断推进能源变革的巨大潜能之一。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在SNEC论坛开幕式上强调:未来能源革命的方向将是构建以数据共享、智能互联为平台的能源共享机制,形成能源市场化和共享经济下的新型能源体系。

  另一方面,近两年来光伏行业崎岖,组件市场产能过剩,竞争持续加剧,缺乏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的企业难以维持自身发展。“以2015年为临界点,中国进入了能源供给长期过剩的转折点,并且是长期趋势,”招商证券董事、首席分析师游家训表示,“未来新能源行业的竞争将从资源转向技术,要尊重对客户体验的提高和改变。”

  而光伏行业长期存在的“补贴不到位、融资困难、单多晶之争、技术趋于同质化”等问题,短期内依然下行共振,不容乐观。

  光伏大国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2016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的通报,强调2020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5%和20%的战略目标。

  截至2016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4.6%,其中水电装机3.32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20.2%;风电装机1.49亿千瓦,占9.0%;光伏发电装机7742万千瓦,占4.7%;生物质发电装机1214万千瓦,占0.7%。

  根据上一年度全球光伏行业各企业全年光伏相关项目、产品及服务等营业收入、全球出货量、全球并网装机量等财务数据的高低,4月16日,365光伏发布“2017全球光伏20强排行榜”中,全球光伏企业20强前五分别为协鑫集团、天合光能、晶科能源、FIRST SOLAR,INC.、阿特斯等,中国企业占了20强中的14席。

  “中国的光伏产业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但中国的光伏品牌对行业外的传播仍显不足。”世纪新能源网主编张松认为,有品牌才有辨识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光伏行业市场供需现状调研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目前已将背膜业务做到市场占有率25%的中来股份,在两三年前开始找寻新的业务增长点。“做核心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电池环节,根据此前的研发思路,我们聚焦并选择N型单晶双面电池,这是目前市面上能够量产的效率最高的产品。”刘勇表示,由于有技术难点和壁垒,此细分市场的供应链还未培养起来,以后还要面临降低成本的挑战,“方法是将硅片往薄的方向做,同时降低银浆的耗量。”

  新技术无疑是各家争夺市场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认为,“对于电站开发者而言,保证项目较高的收益率意味着降低项目总成本,提升项目发电总量。组件成本占项目初始投资的45%,项目开发中如何选择组件尤为重要。”

  如目前市场上争论不休的“单多晶”,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多晶组件的发电量衰减低于单晶组件,而单晶组件的弱光性能优于多晶组件。根据PHOTON户外长期跟踪报告,单晶组件和多晶组件每瓦发电量无明显差别,差别主要来源于组件的封装质量、封装材料、衰减等因素。

  “假如大环境在短时期内没有可预见的大上升周期,我们可能把希望寄托在改革政策的红利释放。”申万宏源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慧勇表示,一方面要警惕中国经济的假复苏,企业误判导致产能过剩,打破国家通过光伏补贴维持的经济平衡局面。另一方面,“要通过真正的产业集中度提高或个体成本的下降来发现行业的春天。”

  在构建未来新能源体系方面,不少企业亦寄希望于“一带一路”、加强国际合作、分布式光伏、光伏扶贫等领域。

  4月18日,法国能源公司ENGIE战略入资联盛新能源,双方表示将在资源丰富地区规划建设大型光伏基地,在其他地区加快布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至2020年计划累计完成开发超过4GW光伏电站项目。

  晶澳太阳能董事长靳保芳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晶澳在产品出口方面,加大了海外发展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为“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30余个光伏项目供货600余MW,约占2016年晶澳总出货量的12%。

  靳保芳同时表示,中企出海容易遇到海外建设融资难问题。“大部分国内银行体系把光伏贷款划分到受限制区域,并且受欧美双反、补贴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对光伏未来发展信心不足,对光伏海外项目心存疑虑。光伏产业海外投资分散,同行之间以及上中下游企业之间缺乏联动性和协同性。对海外投资环境不熟悉,容易出现盲目投资,风险很大。我国海外投资制度不完善,管理部门相对较多,政策分散。”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首例成功开发 我国氢负离子电池行业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成果北京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2025年09月18日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观研天下 ·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募集 我国光伏电池用低温导电铜浆等三项团体标准意见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